林蕓軒
民國年間,日照縣高興鄉(xiāng)小屯村有一個叫左君程的茶葉商人,經(jīng)常往來于日照和南京、蘇州之間做茶葉生意。
這一年,已經(jīng)到了年底,左君程因為有幾筆賬沒有結(jié)清,還滯留在南京城沒有回家。左君程沒有吃喝嫖賭的惡習(xí),唯一的愛好就是聽戲,尤其是山東本土的呂劇。臘月初八這天,他聽說南京夫子廟附近的梨園春露天大戲院來了山東兗州有名的呂劇戲班子——趙家班,心里歡喜得像三伏天喝了冰水一般,早早買票進了場。
很快,戲就開鑼了。第一場戲是呂劇著名橋段《王小趕腳》,藝人們以扎實的唱功、嫻熟的演技贏得了臺下陣陣喝彩。沒等琴聲落定,左君程就情不自禁地起身鼓起掌來,邊鼓掌邊操著濃重的日照話夸獎:“唱得忒好了,唱得忒好了!”
一場戲演罷,曲終人散,左君程戀戀不舍地往外走。這時,有位唱戲的小生走到他的面前,朝他作個揖,說:“剛才聽得先生的叫好聲,口音很像是魯南一帶的,不知我猜得可對?”左君程點了點頭,說自己是日照人。小生一聽很高興,自我介紹說:“我叫趙青川,先生如若近期回日照,可否幫我送一封信給故人?”左君程答應(yīng)了,他問那信送往何處,趙青川說:“日照城外二十里有一座九泉山,山上有一個山洞,名為吾洞府,先生送到那里即可!”左君程一聽,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左君程的家小屯村離九泉山只有幾里路,他小時候常去那里玩耍,自然知道九泉山吾洞府的大名。要講起吾洞府的來歷,還要從三國時期的神醫(yī)華佗講起。
神醫(yī)華佗一生不求名,不圖利,唯一心愿就是為更多的老百姓治病,深得人民的尊重和愛戴。
當時,魏王曹操患有頭疼病,每次發(fā)作,頭痛欲裂,痛苦不堪,請了許多名醫(yī)都沒治好。華佗治好了曹操的頭疼病,但拒絕了曹操要他當侍醫(yī)的要求。曹操一怒之下殺害了他,還派人追殺他的夫人和女兒。
華佗的夫人聽聞夫君被殺,殉夫而亡。華佗的獨生女兒華君到離日照縣城西三十里的九泉山住了下來。她按照華佗的藥方,在山上采集藥材,調(diào)制成藥,免費為附近百姓治病,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天上的神仙被華君的行為所感動,封她做了九泉山的山神,并在山上給她修建了廟宇,就是吾洞府。附近的村民把華君尊稱為藥師嫲嫲,當有人患了蹊蹺疾病治不好時,都到吾洞府祈求藥師嫲嫲賜藥治病,十分靈驗,因此常年香火不斷。
現(xiàn)在趙青川要左君程帶信去吾洞府,左君程自然奇怪。趙青川就講了事情的由來。
原來,就在這一年的秋天,高興鄉(xiāng)大地主費鄉(xiāng)紳過六十大壽,高價請來趙家班為其唱戲。趙家班這一唱就是五天,轟動了整個高興鄉(xiāng),十里八鄉(xiāng)的百姓都跑去費家的露天大戲臺看戲。
這天晚上,趙青川唱完戲,正在床上休息,忽然房間里進來了一個奴婢打扮的女子,她朝趙青川施了一禮,說:“先生,我家小姐很喜歡您的戲,想請您到我們府上一敘!”趙青川太累了,本不想去,可是不知怎么的,他嘴上說不去,腳卻不聽他的使喚,不由自主地跟著那女子走了。
不知走了多遠,兩個人來到一座高大的府邸前,女子讓趙青川在門前等一下,她進去通稟。不一會兒,一個貌美如花的青年女子迎了出來,說:“貴客臨門,有失遠迎,還望見諒!”
青年女子將趙青川請進客廳,讓座看茶之后,自我介紹說姓華,聽了趙青川的戲,喜歡得不得了,就請他上門一敘了。
華小姐談起對呂劇的見解,竟然頭頭是道,興致來了,還唱了幾段,唱得也有板有眼,趙青川連聲叫好,弄得華小姐臉色緋紅。
趙青川他鄉(xiāng)遇知音,很是興奮,兩個人暢談了很久,眼見天過午夜,華小姐送客說:“太晚了,我不留趙先生了,有緣我們再見吧?!?/p>
趙青川戀戀不舍地說:“我們戲班子明天就要走了,以后我創(chuàng)作出新戲,一定托人捎給你先指教一下。請問小姐家的地址是?”華小姐就找來紙筆,寫了一個地址,遞給趙青川,說:“你讓人給捎到這個地址就行!”
趙青川剛走出華府,就聽見后面轟隆隆一陣響,回頭一看,身后哪有什么府宅,分明是幾塊巨大的石頭。趙青川驚得跌倒在地,一下子醒了,原來是做了一個夢,但是那張寫有地址的紙條卻在自己手上,上面清楚地寫著:九泉山吾洞府。后面還有一行小字,大意是說:如果趙青川寫出了新戲,只要用石頭在那幾塊巨石上敲三下,說,石門開,石門開,某地有人捎信來,即可。
趙青川大感驚奇,出房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本地九泉山吾洞府里住著一位姓華的神仙,叫藥師嫲嫲。
趙家戲班在高興鄉(xiāng)演戲完畢,又去了江蘇演出,在這期間,趙青川創(chuàng)作了一部新的呂劇,想請藥師嫲嫲幫看看??墒悄暇┚嚯x日照千里之遙,他去不了,正在為難的時候,今天聽到有人用日照方言叫好,就想讓左君程把這部呂劇本子帶回日照。左君程連聲感嘆,立即答應(yīng)下來。
左君程回日照時,已經(jīng)是臘月二十五,正是家里忙年的時候,他沒來得及趕去九泉山。轉(zhuǎn)過年的正月初十,左君程早早吃過飯,朝九泉山走去。
九泉山在小屯的正北方向,大約有七八里地,都是山路,前天又下了一場大雪,走起路來要十分小心??斓缴挝鐣r,左君程才爬上九泉山,在山的最高峰,找到了趙青川說的吾洞府。
奇怪的是,山上到處積雪,吾洞府周圍卻一點雪也沒有。左君程按照趙青川的囑咐,撿起一塊石頭,在朝西南的那塊石板上輕輕敲了三下,并對著石門說了三聲:“石門開,石門開,南京有人捎信來?!彼畔率^,石門并沒有開。左君程耐心地倚在石門上抽起了旱煙。過了約莫半個時辰,他突然感到身子往后傾斜,馬上轉(zhuǎn)回頭站起來,見石門真的開了。門口站著一位漂亮的小姐,微笑著看著他。左君程把來意說明,把信從懷里掏出來遞給這位小姐。
左君程轉(zhuǎn)回身剛要走,聽那小姐說:“先生留步,我家藥師嫲嫲有請!”左君程又驚又喜,跟著小姐往里間走。只見洞府內(nèi)到處是奇珍異寶,琳瑯滿目。仙風(fēng)道骨的藥師嫲嫲正微笑著迎接他的到來。
藥師嫲嫲吩咐婢女備宴款待左君程,山珍海味應(yīng)有盡有。席間,藥師嫲嫲問起趙青川的近況,左君程把知道的跟她說了一下。飯后,藥師嫲嫲留左君程在客房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清早,左君程要動身回家了。臨行前,左君程對藥師嫲嫲說:“趙家班在南京很受歡迎,估計年后還會在那一帶演出。我明天也要再啟程去南京做生意,您有什么話要帶給趙青川嗎?”藥師嫲嫲拿出那本呂劇劇本,說:“這劇本昨晚我已經(jīng)詳細看過,修改意見都寫在上面了,麻煩你帶給青川!”左君程滿口答應(yīng),接過劇本,小心翼翼地揣在身上,準備告辭。
這時,藥師嫲嫲讓婢女交給他一個蓋著花布的柳條小筐,讓他帶給趙青川。還說明,完成這件事后,筐里面的物什,他可以留下五個。左君程答應(yīng)后挎著小筐離開了洞府。
往家走的路上,一陣風(fēng)兒刮過,掀起了柳條小筐的蓋布,左君程低頭一看,筐里邊不是金子,也不是珠寶,卻是二十個個頭不小的黃豆芽。左君程心想,這藥師嫲嫲也太小氣了,一個堂堂的神仙,洞里那么多的金銀珠寶不給,要過年了,誰還稀罕一把黃豆芽?
但左君程是一個很講誠信的人,一諾千金??鹄锊还苁鞘裁矗@總歸是藥師嫲嫲所贈。他拿定主意,一定把呂劇劇本和二十顆黃豆芽原封不動地送到趙青川手中。
第二天,左君程收拾了行李,準備上路去南京,因為怕黃豆芽壞掉,他想在走之前給豆芽灑點水。一掀開花布,他就大吃一驚,筐里哪有什么黃豆芽,分明是一堆金戒指!有幾只戒指上還鑲嵌了寶石!數(shù)了數(shù),正好二十個。
左君程的妻子看到了這一幕,驚喜地對左君程說:“君程,我看你還是別去南京了,反正那趙青川也不知道此事。有了這些戒指,咱們可以開一家商行了,省得來回辛苦奔波?!弊缶陶溃骸澳菢幼觯邑M不成了言而無信、貪財忘義的小人!做人不講誠信,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間?”他把金戒指從柳條筐里倒出來,裝進隨身的包袱,朝南京城出發(fā)了。
這批金戒指實在是太貴重了,左君程怕丟了,總會忍不住把手伸進包袱里捏一捏,到贛榆縣城南時,他的舉動引起了一個左臉有胎記的青年男子的注意。
這個人叫朱三,是在夾谷山落草的土匪,近來山寨寨主的老婆得了傷寒,要他下山抓藥,朱三無意間看到左君程的舉動,察覺到他的包袱里肯定有值錢的東西,于是就上前套近乎,聊了一會兒,得知左君程要去南京城。
左君程行到贛榆縣城南一片荒無人煙的地方時,遭到朱三和另一個土匪的劫持。
朱三上前一把就把左君程的包袱搶到了手,左君程苦苦哀求道:“大王,包袱里邊有兩串銅錢,那是我的盤纏,您只管拿走??赡切┙鸾渲福俏沂芘笥阎?,給別人送去的,您給我留下好嗎?”
幸好藥師嫲嫲是怕左君程出意外,用上了障眼法。朱三一看包袱里是一把豆芽,便泄氣地罷了手。
兩個土匪把左君程扒得精光,確認他身上再無財物,才帶上那兩串銅錢罵罵咧咧地走了。
土匪走遠后,左君程趕緊穿上衣服,把那些金戒指放進包袱里,繼續(xù)向南京進發(fā)。沒有路費,他只能一路乞討,天黑了就在破廟或荒廢的房子里棲身,二十天之后,終于到了南京城。此刻的他,已經(jīng)是蓬頭垢面,狼狽不堪了。
左君程第一時間找到趙青川,把劇本和二十個金戒指交給他,卻沒提這里也有自己五個戒指的話頭。趙青川感謝一番,接著數(shù)出了十個金戒指,交給左君程,說道:“我昨晚夢到了藥師嫲嫲,她對我說,左兄是一個一諾千金的君子,要我交給你十只金戒指,算是給你的酬勞。這是藥師嫲嫲的意思,左兄就不要拒絕了?!甭犓@么說,左君程才收下了這份厚禮。
左君程用那十個金戒指做本錢,在日照縣城開了一家商行,主營糧食和茶葉。他誠信經(jīng)營,童叟無欺,生意越做越大,幾年后,在附近好幾個州縣都開設(shè)了分號。他牢記自己這一番富貴的出處,每年都拿出很多錢做善事、設(shè)粥棚、辦義學(xué),一直到現(xiàn)在,日照縣還流傳著很多關(guān)于左君程積德行善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