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題目,遲遲沒有下筆。一陣東風從窗戶吹了進來,吹動了我的發(fā)絲,柔柔的,癢癢的,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你——親愛的巧克力。
那是我剛進中學的日子,老爸怕我緊張的學習生活太過孤單,于是把你,可愛的“巧克力”,領進了我們的家。每當我百無聊賴地搖晃著手中的玩具球發(fā)出“丁零丁零”的聲響時,你總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跑到我的身旁,歡悅地搖晃著你的整個腰肢,讓我不得不沖著你的滑稽樣而微笑。而當我生氣地將球扔向遠處時,你又總是不知疲憊、義無反顧地將球叼回,送到我的手中。
八年級是我初中生活中比較灰暗的日子,我進入了急劇的“分化階段”。每當我無精打采地走進家門,你就知道我考試又失利了。但你從不像媽媽那樣責備我,而是溫柔、體貼地依偎在我的身邊,用那雙瑪瑙般明亮的眸子看著我,仿佛在說:“失利是暫時的,明天會更美好!”
特別善解人意的你,給了我滿滿的信任和鼓勵,融化了我心中的冰雪。我的眼前越發(fā)明亮起來,希望的春苗又一次破土而出??吹侥悖揖陀辛饲靶械牧α?,我似乎已經(jīng)無法與你分離。
九年級的學習生活緊張、忙碌。父母擔心你的調(diào)皮會影響我的學習,想把你送走。我知道,他們是怕我因你而分散心力,不能專注于中考沖刺。
還沒有真的要送走你,你就分明地感受到了這一切。你一改往日的狂野,獨自蜷縮在墻角,此情此狀,我滿是愧疚。我感覺到自己是多么的糟糕,于是,和父母商量……
打那之后,每當我開門進屋,你依然如往日一樣迎接我,但分明有了幾分優(yōu)雅。特別是在我學習時,你再也不跳上跳下、逗我擾我,而是安靜地守候在我的腳旁。
窗口的東風再一次拂面而來,我突然有醍醐灌頂之感:親愛的“巧克力”,你不就是我成長路上一直相伴的東風么?
是的,你三年的陪伴,分明是東風送暖。你上躥下跳、東躲西藏的身影,帶給我無窮的樂趣;你瑪瑙般明亮的眼眸,帶給我無窮的智慧;你用那靈巧而紅紅的舌頭舔著我的手心,酥酥的,癢癢的,總給我無比的快活與溫暖。
你是東風,為我而來。
這窗口吹來的東風,幾近神來之筆?!斑t遲沒有下筆”,原來是在“等待”那種“柔柔的,癢癢的”體驗。
背景、“我”與“巧克力”的關系,只用一句敘述的語言便交代得非常清楚。
寫七年級的生活,小作者只抓住兩種特殊情緒下“我”與“巧克力”的不同動作,便讓讀者感受到“巧克力”是給“我”帶來快樂的好伙伴。第一次點題。
雖然用墨很少,但小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方法,將“巧克力”與“我”之間的那種心靈契合表現(xiàn)得非常到位。
一段獨白式的抒情,把前文描寫的意義推到了讀者面前,不僅第二次點題,而且巧妙地扣在引導語上。這是考場寫作的一個智慧。
本來,故事的發(fā)展一帆風順,這里風云突變。這看似生活的事實,其實也是敘事的藝術。不曲不折,故事也就不溫不火,讀者就會提不起閱讀興趣。
“獨自蜷縮在墻角”,寥寥數(shù)字,特別富有張力。這看似是在寫一條狗的可憐,其實,也是對人性的一種拷問,當然,更傳達出了“我”與“巧克力”之間密不可分的情誼。
一條狗,竟能如此,人何以堪!行文至此,突然明白,這條狗何以被命名為“巧克力”?!皟?yōu)雅”“安靜”等詞語的運用非常準確且耐人尋味:“巧克力”與“我”的關系,在如此平靜的狀態(tài)下,恰恰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窗口的東風再次拂來,這不只是呼應,更是為了自然而然地點題,同時表明“我”靈魂的升華。
故事的尾聲也相當有味:三年精彩瞬間的鏡頭回放和小作者強烈情感的抒發(fā)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無法遏制的表達氣勢,與前后文的理性表達形成了完美的互補。
再次點題,斬釘截鐵。
總 評
“東風為我來”,這是一道特別人文與開放的文題,但是,不少考生都會將老師的教誨、親人的關愛或朋友的幫助等作為“東風”,視野不夠開闊。這篇文章卻獨出心裁,小作者把一條狗喻為“東風”,截取初中生活中的片斷連綴成文,較好地表達了題意,而且將記敘與抒情有機結(jié)合。因此,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考場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