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燕
16年前,2001年的10月15日,是習仲勛同志的88歲生日。這一天,習家四代人聚集一堂為老人祝壽,而唯獨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因公務在身無法趕回。于是,他抱愧給老父親寫了一封拜壽信,信中從學習父親做人做事、堅定對共產主義信仰執(zhí)著追求、對人民赤子情懷以及勤儉持家傳統美德等方面,講述了那些抹不去的紅色記憶。
在中組部干部一局副巡視員宿彥看來,這正是習近平干部觀形成的紅色基因。
宿彥將習近平的干部觀形成路徑歸結為“啟蒙于黨的優(yōu)良傳統”“發(fā)端于延安插隊”“形成于地方領導工作時期”“豐富發(fā)展于進入中央領導層特別是擔任黨的總書記以來”。
那么,什么樣的人,才是總書記心中的好干部?他對此是如何思考和踐行的?古往今來,又有哪些好官走進了他的內心深處?梳理習近平歷次相關活動和講話,及其先后出版的書籍,我們不難發(fā)現總書記推崇的好干部身上所具有的特質。
《習近平推崇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一文中說:“在習近平的從政歷程中,他曾多次表達對堅持‘初心的優(yōu)秀黨員干部的稱贊和推崇,并多次號召廣大領導干部要積極向這些典型人物學習?!?/p>
這篇報道中提到了習近平多年來屢次提及的領導干部學習的榜樣焦裕祿。
1990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深夜填詞《念奴嬌·追思焦裕祿》,這樣評價了焦裕祿的一生:“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p>
2004年,在《執(zhí)政意識和執(zhí)政素質至關重要》一文中,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提出要求:“像領導干部的好榜樣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樣,做一個親民愛民的公仆,做一個忠誠正直的黨員,做一個靠得住、有本事、過得硬、不變質的領導干部。”
2009年4月1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焦裕祿生前工作的蘭考縣考察時說,焦裕祿“塑造了一個優(yōu)秀共產黨員和優(yōu)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使人“見賢思齊”,并用“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概括焦裕祿精神。
2014年3月17日,習近平再次來到蘭考,他表示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在焦裕祿紀念館,習近平說:“雖然焦裕祿離開我們50年了,但焦裕祿精神是永恒的?!?/p>
2015年1月12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交流時強調,“做縣委書記就要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边@“四有”也被媒體總結為習近平評價優(yōu)秀黨員干部的標準。
在同一場座談會上,習近平也提到了一個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福建東山縣縣委書記谷文昌,并且說當地老百姓逢年過節(jié)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
收錄在《之江新語》的一篇文章中,習近平稱贊谷文昌說:“福建東山縣的縣委書記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敬仰,是因為他在任時不追求轟轟烈烈的‘顯績,而是默默無聞地奉獻,帶領當地干部群眾通過十幾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孫后代的防護林,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p>
除了焦裕祿和谷文昌,還有一位縣委書記也受到過習近平點名表揚。
1986年到1991年,王伯祥在山東壽光當了五年半縣委書記。有人如此概括他的縣委書記生涯:他是一個改變了全國蔬菜市場格局的人,他是一個改寫了壽光歷史的人,他是一個把山東有名的窮縣打造成全國百強縣的人。
2010年12月31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會見王伯祥先進事跡報告團時指出,“王伯祥同志是新時期縣委書記的榜樣?!彼髲V大干部學習這位縣委書記,要“像他那樣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嚴于律己,秉公辦事,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2014年,《廉政瞭望》曾刊文《習近平“點贊”過的干部》,文中寫道:“從焦裕以及這些年習近平‘點贊過的干部身上,能大致勾勒出,進入‘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什么樣的干部將承擔更大的責任?!辈⑶艺f:“從見諸媒體的公開資料來看,近年來,習近平‘點贊過的干部大概有20名左右?!?/p>
“不過總體來看,這些干部雖大多級別不高,卻都具備實干、實績、廉潔的特點。在一線實干,耐得住寂寞,一步一個腳印,是這些被‘點贊干部的共同之處?!薄读暯健包c贊”過的干部》一文做了這樣的總結。
對于不同的干部,習近平“點贊”之處也各不相同。僅以2006年寫就的《要善于學典型》一文,習近平就提到了多個典型:“學習牛玉儒,就要學習他廉潔奉公、清正無私的革命本色”“學習鄭九萬,就要學習他‘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的為民情懷”……
對于與自己共事過的同事,習近平也不吝“點贊”。由于對這些干部的事跡更為了解,其“點贊”的方式通常是直接寫文章懷戀。
1998年,習近平在《憶大山》一文中,就稱贊了原河北正定縣文化局長賈大山的為人為官:“雖說他的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可當起領導來卻不含糊。上任伊始,他就下基層、訪群眾、查問題、定制度,幾個月下來,便把原來比較混亂的文化系統整治得井井有條?!?/p>
在此之前,習近平還曾撰文紀念前正定縣委副書記“呂玉蘭大姐”。在她逝世一年后,習近平寫下《高風亮節(jié)、一代楷模》作為懷念,文中寫道:“有幸和她一起共事,耳聞目睹了她的高風亮節(jié)、公仆風范,對她更加敬佩和尊重”“我們建立了深厚的同志姐弟情誼”“她的品德和風范,將永遠激勵我們?yōu)辄h和人民的事業(yè)努力奮斗!”
在習近平“點贊”過的官員中,既有當代干部,也有古代官員,比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的于謙、“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的鄭板橋等,都被他看作是以關心百姓疾苦為己任的人。
而在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上刊發(fā)的《習近平談為官之道 哪些人的事例曾被提到?》一文中,還梳理了初唐名臣裴矩和春秋時期宋國大夫正考父的故事。
《古文輯要》上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初唐名臣裴矩在隋朝做官時,曾經阿諛逢迎,溜須拍馬,想方設法滿足隋煬帝的要求;可到了唐朝,他卻一反故態(tài),敢于當面跟唐太宗爭論,成了忠直敢諫的諍臣。
2012年5月,習近平在中央黨校春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引述了裴矩的故事,并且說:“我們的領導干部一定要本著‘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原則,歡迎和鼓勵別人講真話。”
春秋時期宋國大夫正考父是幾朝元老,但他對自己要求很嚴,他在家廟的鼎上鑄下銘訓:“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p>
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講話時說:“我看了這個故事之后,很有感觸。我們的干部都是黨的干部,權力都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更應該在工作中敢作敢為、銳意進取,在做人上謙虛謹慎、戒驕戒躁?!?/p>
……
有媒體曾用圖示解讀習近平心中的好干部“標準像”,其中的“五條標準”是:“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