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怕胖
肥胖容易引起脂肪肝,嚴重者會引發(fā)肝纖維化,繼而發(fā)展為肝硬化、肝癌。所以人們應避免吃油膩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難以消化,會加重胃腸道負擔,誘使肝炎發(fā)作,還會使難以分解的脂肪在肝臟內堆積,演變?yōu)橹靖巍?/p>
平日里,我們要均衡飲食,少吃油膩、煎炸的食物,每天保證6——8個小時的睡眠,戒除熬夜等陋習;限制飲酒量,提高健康意識,不要拿生命開玩笑。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大多數(shù)藥物都需要經肝臟代謝,由此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害發(fā)生率也很高,所以,使用藥物時應注意其不良反應,不要擅自用藥。
心臟怕累
中青年猝死事件頻頻見諸媒體,過度勞累是心臟的頭號天敵。心源性猝死不是一時造成的,長期作息不規(guī)律以及壓力過大、抑郁或情緒波動、肥胖、大量抽煙喝酒等,都可能引發(fā)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導致血栓形成等急性病變、冠狀動脈痙攣或急性心肌缺血。
為此,每天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心態(tài),飲食宜清淡,戒煙限酒,適量運動。不得不熬夜時,要定時起身運動,熬夜后注意補充果蔬、蛋白質。有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人群,要堅持規(guī)范用藥,定期體檢及做心臟專項檢查,建議30至45歲的人群每年做1次,45歲以上者每年兩次。
胃怕生冷
對于胃來說,“冷”是最難接受的。一旦胃受到冷空氣或冷食的刺激,就容易收縮痙攣,出現(xiàn)胃部絞痛、腹瀉等不適。盛夏時節(jié),不少人喜歡吃雪糕、喝冰鎮(zhèn)飲料來解暑,雖然當時感到涼爽了,胃卻遭了殃。
要想讓胃舒服,就要盡量“討好”它。除了保證三餐規(guī)律、每餐八分飽、細嚼慢咽等健康的飲食習慣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在高溫環(huán)境下,人體代謝速度加快,體內的鈉、鉀等電解質流失較快,所以應保證營養(yǎng)均衡,蛋白質的攝入不可減少。要適當吃些魚類、瘦肉、雞肉、蛋、奶制品、豆制品,同時要多吃新鮮果蔬。夏季出汗較多,胃口不佳時,最好吃些湯粥類食品,如綠豆湯、百合粥等,既能防暑清熱,又能解毒開胃。
腎怕憋尿
熬夜會損傷腎臟,因而一些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大、愛喝濃茶和咖啡的人,腎臟很容易出問題。工作、學習一忙起來,很多人都出現(xiàn)過憋尿情況,其實這對身體健康危害很大。尿液在膀胱內停留時間過長會繁殖細菌,細菌會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這類感染一旦反復發(fā)作,會引發(fā)慢性感染,不易治愈。
為了腎臟的健康,人們應注意休息,若出現(xiàn)一些癥狀,如長期貧血、腰痛等,應及早就醫(yī)。另外,不管有無尿意,都應增加排尿的次數(shù)。
肺怕污染
肺對環(huán)境的要求很高,清新的空氣是它的最愛。在尾氣密集、煙味彌漫的環(huán)境內待太久,肺就會提出抗議。肺本身有一套很完善的自凈體系,即使是直徑小于2微米的顆粒也會被肺泡的巨噬細胞吞噬,并最終經呼吸道隨痰排出體外。但如果持續(xù)大量吸入顆粒物,肺的這道防御屏障會慢慢變得脆弱,排除污染物的能力下降。
養(yǎng)肺最好的一招就是積極補水。每天主動喝6——8杯水,其中晨起一杯水最為重要。因為經過一夜的睡眠,排尿、皮膚蒸發(fā)及口鼻呼吸等,已使不少水分流失,人體已經處于缺水狀態(tài),小支氣管內的痰液已黏稠得不易咳出,清晨飲水可緩解呼吸道缺水情況。另外,戒煙很關鍵,煙性屬“火”,最易灼傷肺之津液。早上起床后可找一處空氣清新的地方做做深呼吸,飲食上,多吃些富含維生素的果蔬,多吃些滋陰清熱的食物,如銀耳和秋梨。中醫(yī)更有“常笑宣肺”一說,笑能讓人心氣平和,對肺好處多多。最后,霧霾天一定不能大意,堅持佩戴口罩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