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3 日上午,首屆云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全球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頒獎儀式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 7 號館順利舉行。此次大賽共收到 1474 件參賽作品,其中 106 件作品突出重圍,入圍決賽。此次大賽的指導單位是云南省文產辦和云南省文化廳,主辦單位是云南日報報業(yè)集團和云南省博物館,由云南報業(yè)文化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大觀周刊》承辦。大賽共收到 1474 件參賽作品,其中 106 件作品成功入圍。6 件作品分獲一二三等獎,獎金總額高達20萬元。除此之外,今年 5 月出臺的《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開發(fā)的若干意見》,成為更加利好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助推器。而云南則是此次《意見》下發(fā)后,國內首個推動文創(chuàng)產品開發(fā)活動的省份。
一位全國性的資深旅游商品銷售商評價:作為設計大賽成果,“近百件打樣出的創(chuàng)意產品中,約 1/4 有市場潛力。”
趙志永 尋找相關性
“云南的文物其實和北方的差別很大,比如北方的鼎、青銅器、瓷器,它的輪廓都是比較簡潔的。但是云南的文物就很形象。我當時看了云南省博物館的一些文物后第一感覺就是這沒法兒做?!北本├砉ご髮W工業(yè)設計在讀研究生趙志永并不是第一次參加博物館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他曾經為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館總館(南京地區(qū)除南京博物院外的博物館聯盟)、蘇州博物館、沈陽博物院等設計過文創(chuàng)作品,最差的成績是二等獎(一等獎空缺)。但當他面對陌生的云南文物時還是感到了略微棘手。
郭亞鑫 我就是不想讓老虎咬到牛
評審會專家認為,郭亞鑫的文創(chuàng)作品《?;⒑拖恪穼⑽奈镌椭械膬x式感用于設計,彰顯典雅的同時,創(chuàng)意十足,雅實結合,實用性強,最終摘得首屆云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全球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桂冠。
王婷婷 95后少女化“虎”為萌
觀察入微的王婷婷從貓咪伸懶腰時滑稽的動作找到了“喵呼呼醬”名片夾的靈感?!坝羞@樣一個名片夾似乎就可以想象到作為名片夾的這只貓,它的尾巴在不停地搖晃,還發(fā)出‘喵喵’的叫聲?!蓖蹑面谜f。
北京、臺北:兩宮文創(chuàng)致勝秘密
2016 年,注定是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業(yè)不平凡的一年。目前,全國有 2500 多家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正研發(fā)文創(chuàng)產品,其中北京、臺北兩“宮”的文創(chuàng)產品是當仁不讓的領跑者。北京故宮博物院著名的文創(chuàng)品牌——“故宮淘寶”商店,2015 年的收入達到近10 億元。臺北故宮博物院自 2000 年開始征集博物館衍生品,僅 2013 年一年,文創(chuàng)品收入就達到了 9 億新臺幣?,F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綜合能力在世界博物館中高居第四位,僅次于法國盧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文創(chuàng)30年
上海博物館 1996 年便成立專門的設計公司來研發(fā)文創(chuàng)產品,這在國內博物館中極為罕見。近些年,上海博物館又通過重新定位、升級,實現了博物館文創(chuàng)衍生品的合理開發(fā),推出家居潮品、時尚服飾、收藏禮品、文化用品、專題書籍等百余類、14000 多種文創(chuàng)產品,在全國探索出了一條創(chuàng)新、轉型之路,總結出一套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業(yè)發(fā)展的“上博經驗”。
浙博:探索靈活合作模式
創(chuàng)意云南 2016 文博會開幕當日上午,浙江省博物館的文創(chuàng)產品銷售額達五六千元,所銷售產品的種類多為扇子、書簽、杯墊、文房四寶、行李牌等物件,售價低則一二十元,高則百元?!瓣P于文創(chuàng)產品的設計研發(fā),我們很看中產品的材質和具有代表浙江文化的元素。除研發(fā)常規(guī)文創(chuàng)產品外,嘗試開發(fā)臨展文創(chuàng)產品也不可忽視?!闭憬〔┪镳^經營管理部主任吳越宇表示:“同時,我們嘗試采取靈活的合作方式,積極吸引社會力量加入博物館文創(chuàng)事業(yè),開展了與企業(yè)互惠合作、藝術授權等有效模式?!?/p>
山西博物院:瞄準市場 激活“最后一個展廳”
2011 年 4 月,一張青銅器的圖片在網上被熱轉,因其外形酷似“憤怒的小鳥”,被網友稱為最“萌”文物。這件最“萌”文物是山西博物院館藏的商代青銅器鸮卣 (xiāo yǒu),鸮是貓頭鷹,鸮卣是一種酒器,是商代晚期精美的藝術品。專家認為,這種現代、新潮的文物解讀方式頗受網友熱捧,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青年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2013 年,山西博物院開設屬于自己的商品部,第一代鸮卣系列文創(chuàng)衍生品應運而生。
河北博物院:重視設計研發(fā)
河北博物院展館內,文創(chuàng)作品《孩兒垂釣熏香盤》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的目光。它的靈感來源于北宋白釉黑彩孩兒垂釣紋枕。曹雪以女設計師特有的細膩,對每一個細節(jié)精雕細琢。孩童的雙眼皮、服飾、手握香的姿勢,盤中游弋的魚兒,都透著一絲不茍,禁得住細細端詳?!拔仪扒昂蠛笞鲞^近 20 個樣稿,包括小孩穿的豆包鞋、小劉海、要不要露出另一只手,頭頂的頭發(fā)是一撮還是兩撮,都進行了長時間推敲,幾經修改,最后定了現在的樣子?!辈苎┱f。整個熏香盤瓷質細膩,釉色溫潤,禪意十足,意境悠遠。
唐圣瀚
博物館文創(chuàng)的風口到了
唐圣瀚先生來到云南文博會7 號館,看到首屆云南館藏文物全球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的諸多入圍作品,他用略萌的臺灣口音問:“為什么都是牛?”答:“古滇青銅器許多都是反映大自然食物鏈的?!碧葡壬f:“那非常好,其實你們(的館藏)已經有特點,都講得出故事來。”在唐先生看來,博物館開發(fā)文創(chuàng)產品,首要的便是通過通俗化創(chuàng)意,讓博物館在人們心中能夠形成一個完整明確的印象。就像提到臺北故宮,人們首先想到“翠玉白菜”、“肉形石”一樣。
余微
云南文創(chuàng)產業(yè)發(fā)展的兩個方向
洛可可設計集團副總裁徐微認為,文創(chuàng)產品的設計應具備四大基本要素:內容性和趣味性;在品類上拓展、創(chuàng)新;注重實用性和應用性,可落地性。此外,她提出,目前,旅游文創(chuàng)產品還是一片藍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就云南而言,它的特色是旅游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做文創(chuàng)產品,可以將其作為發(fā)展的兩個方向。徐微表示:“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是一個長期的事情,需要不斷探索和嘗試?!?/p>
馬克
博物館文創(chuàng)是復雜的產業(yè)鏈條
近兩年,北京故宮博物院“萌系”文創(chuàng)產品迅速躥紅,成為年輕人的“潮物”,甚至連故宮紫禁書院收養(yǎng)的貓也一時間成為“網紅”。北京凝一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簡稱凝一文化)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綜合的文創(chuàng)產品服務商,“俑士相伴晴雨傘”等多種故宮博物院文創(chuàng)爆款產品都由雙方合作開發(fā)。
戴宗品
從文物寶庫到創(chuàng)意試驗場
與國內博物館發(fā)展步伐一致,云南省博物館最早的“把博物館帶回家”是通過文物復仿制品、紀念品實現的?!拔幕瘎?chuàng)意從來沒有像這幾年一樣,在全國成為一個持續(xù)升溫的熱詞?!痹颇鲜〔┪镳^館長戴宗品坦言,首屆云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全球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的成功舉辦,是對政策的最好落地。
有關博物館文創(chuàng)的前沿討論
8 月 12 日上午,一場有關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巔峰討論在中國國際(云南)文化旅游投資洽談會上舉行。云南省博物館館長戴宗品,故宮吉祥物項目負責人王化,旺旺集團大中華區(qū)總裁林淑黛,北京文投集團文化租賃公司副總裁柴明慧,臺北故宮文創(chuàng)品設計師、臺灣文創(chuàng)領軍人物、臺灣設計師入口網站黑秀網創(chuàng)辦人唐圣瀚,北京凝一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故宮綜合文創(chuàng)產品服務商)董事長馬克,洛可可設計集團副總裁徐微,北京工藝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申文廣,北京市文投集團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發(fā)展服務公司文創(chuàng)部經理王杰星齊聚一堂,共同就《下一個風口的文博產業(yè)》主題展開了一場對話。
創(chuàng)意無限:云南館藏文創(chuàng)產品上線
我們從首屆云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全球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入圍的 106 件作品中,精選出 40 件文創(chuàng)作品,請你跟著腦洞大開的設計者揭開千年文物的神秘面紗,了解作品背后的創(chuàng)意故事吧。
2016
激情
文博會
首屆“云南民族民間刺繡高手”評選圓滿落幕
8 月 13 日上午,入圍首屆“云南民族民間刺繡高手”大賽的40位選手,在 7 號館內展開了一場針尖上的“巔峰對決”。在現場,他們以云南文化產業(yè)博覽會的 Logo 為創(chuàng)作元素,設計刺繡作品,運用高超的刺繡技藝,進行限時競技。
第三屆中國國際(云南)
文化旅游投資洽談會舉行
8 月 11 日,第三屆中國國際(云南) 文化旅游投資洽談會暨文化產業(yè)合作簽約儀式在昆明舉行。洽談會上,云南省旅發(fā)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云南旅游產業(yè)發(fā)展情況。會議現場簽約了五個重大項目協議,其中《云南省文化旅游產業(yè)投資戰(zhàn)略合作協議》簽約金額為 100 億元。來自各地的嘉賓還就區(qū)域旅游轉型發(fā)展、創(chuàng)新投融資、旅游行業(yè)供給側改革等話題進行了主題演講和多邊對話。
“布尚云南”T 臺走秀 兼容復古與時尚
8 月 11 日, 作 為 創(chuàng) 意 云 南 2016文化產業(yè)博覽會開幕首日的重磅活動之一,“布尚云南·情侶儷裝”少數民族服飾設計大賽暨模特展演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民族元素作為創(chuàng)意語言進入現代服飾設計領域再放異彩,“民族風”成為越來越多人眼中的新時尚。
“大手牽小手”親子刺繡大賽溫馨收官
8 月 13 日上午,首屆昆明市“大手牽小手”親子刺繡大賽決賽暨頒獎儀式于昆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入圍決賽的 30 位親子選手現場比拼,通過刺繡專家評審打分,評選出 2 對一等獎、5 對二等獎及若干對三等獎。由小朋友和長輩們創(chuàng)作出的刺繡作品,洋溢著孩童世界的稚趣與天真,刺繡技藝此刻成為美育課堂的良好介質,也成為孩子們與傳統文化的鏈接點。
年輕的非遺傳承人
文博會上這些傳承人大多數不到 20歲,有的還是在校大學生,年輕血液的注入,給云南傳統文化的傳承帶來了欣欣向榮的力量和希望。
高科技產品亮眼
虛擬現實(VR)技術帶來的海底漫游,3D 打印做出的樂高模型,會跳舞、能說會道的機器人……在創(chuàng)意云南2016文博會昆明館內,科技含量更加凸顯,文化、科技、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相互融合的特色更為鮮明,各類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的產品令市民應接不暇。
第三屆云南十大刺繡名村出爐
2016 云南文博會,第三屆“云南十大刺繡名村”評選活動秉持前兩屆的評選傳統,對參與評選的村寨進行刺繡產業(yè)基礎、工藝歷史、技藝傳承、生產組織、市場推廣能力、人才培養(yǎng)、技藝創(chuàng)新以及當地刺繡工藝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進行考量,最終經過專家評審,評選出 2016云南文博會第三屆“云南十大刺繡名村”。
宣威著期村:
機杼聲聲刺繡忙
著期村繡品顏色鮮艷,圖案多樣,過去多使用黑白基調,主體顏色單調灰暗,現在則以喜慶的大紅色、藍色為主打。品類包括被套、背帶、座墊、沙發(fā)巾等。當地刺繡技法主要有挑花(撩花)、繡花、插花和奪花四種。挑花就是傳統的十字繡法,它在過去是數著布絲用五彩蠶絲繡線精雕細繡,所用背景布也多是農家自制的土布。插花是一種細膩的針腳,正反兩面都有精美一致的繡紋,色彩獨具鄉(xiāng)土氣息。奪花靠著針尖上穿梭的線,奪繡出花團錦簇,蓬蓬松松,獨具特色。
文山大龍?zhí)洞澹?/p>
鄉(xiāng)街“賽花”走向大市場
文山市永通社區(qū)大龍?zhí)洞逯?,苗族刺繡是當地代代相傳的傳統手藝。過去每逢街天,繡娘們就把自己精心繡制的成品拿到鄉(xiāng)鎮(zhèn)集市上“曬一曬”,花花綠綠的刺繡便構成一道繽紛的風景線。當地人管這個叫做“賽花”,繡娘們賣刺繡品賺些零用錢,更多地是相互之間技藝的切磋交流。
洱源團結村:
白族刺繡的又一個春天
團結村地處洱源縣右所鎮(zhèn)西北部,山清水秀,是一個以白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村。這里的白族刺繡工藝歷史悠久,其中以城西村、包頭村等的白族刺繡最具代表性,白族刺繡藝術在當地流傳廣泛。許多作品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在洱源縣范圍內都有較大的影響力。
廣南太平寨村:
壯家男兒的刺繡事業(yè)
在一幅刺繡作品中,一個小男孩正和父親在耕田,他們身后是綠樹掩映下的成片房屋,壯族農家勞作的場景躍然紙上。這幅繡品的作者叫高永康,是廣南縣太平寨村唯一的“繡男”。在高永康的帶領下,太平寨壯族刺繡協會和洼曼儂民族刺繡商貿有限公司年產值已達 360萬元。
廣南者兔村:
刺繡借花街節(jié)揚名
在者兔鄉(xiāng)一年一度的壯族“三月三”花街節(jié)上,王家才和同伴都會帶著廣南縣老壯族刺繡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繡品在現場展銷——婦女的衣領、頭飾、圍腰、布鞋,兒童的帽子、背帶等,這些色彩艷麗的壯族刺繡和服飾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和追捧。
魯甸桃源村:
民族融合背景下的泡花繡
昭通市魯甸縣桃源回族鄉(xiāng)內居住著回、漢、彝三個民族,其中,回族有 10032 戶共 44690 人,占總人口的86.83%。在長期的民族融合與生產、生活中,桃源村的民族刺繡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既有素凈的回族刺繡,也有典型漢族風格的泡花繡。兩種風格不同的刺繡在這里一代代延續(xù)、傳承。在今天,當地繡娘原來自產自銷的繡品,成了廣銷省內外的暢銷商品。
鶴慶化龍村:
迷人的白族新娘裝
俗話說“人靠衣裝”。漂亮的新娘子最大的“武器”是“新娘裝”?;埓宓陌鬃逍履镅b獨具民族特色,做工考究,頗具晚清宮廷服飾的遺韻,黑與紅的基本色調給人莊重大方的感覺。
姚安新街社區(qū) :
好花才被外人識
2009 年 5 月,姚安縣首家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彝繡企業(yè)——姚安彝繡緣手工藝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經過幾年的發(fā)展,這家集納了全縣 200 名彝繡人才的公司已經成了當地的刺繡龍頭企業(yè)。2015 年,公司實現年產值 180 萬元,共帶動新街社區(qū)周邊 2700 多名婦女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
元陽猛弄村:
土司繡品大放異彩
近年來,得益于哈尼梯田申遺成功,鄉(xiāng)村旅游快速發(fā)展,當地的民族刺繡衍生產品逐漸成為各方游客的新寵。攀枝花鄉(xiāng)黨委、政府瞄準機遇,主動出擊,以“梯田魂、民族情、刺繡美、小康夢”為主題,在猛弄村投資 45 萬元建成猛弄土司繡品坊,指派大學生村官負責,將猛弄村及周邊村寨的優(yōu)秀繡娘組織起來,成立猛弄刺繡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建成民族刺繡傳承實訓基地,加快民族刺繡衍生產品的開發(fā),邁出了刺繡產業(yè)發(fā)展的第一步。
屏邊建設村:
姑娘個個會繡花
“建設村的苗家姑娘個個會繡花。她們從四五歲開始就跟著母親、姐姐和嫂嫂學習繡花,到了七八歲,她們的繡品就可以鑲在自己或別人的衣裙上了。”村里的老人講述。早年,刺繡的線幾乎都是當地村民自紡的,布是自織的,線及布的染料取自一些含有各種色素的物體,多出于植物的根、莖、葉、皮、種子。這些有限的材料,經苗族姑娘巧妙地構思配置,使得當地刺繡在五彩繽紛、雍容富麗之中,透出一種古樸、渾厚的風致來。
自 然
重訪雪山精靈
——滇金絲猴
從“只見皮張不見猴”的19 世紀末到“杳無音訊”的20 世紀 80 年代,近 100 年間,人們都認為滇金絲猴這個珍稀物種已經滅絕。但經過滇金絲猴保護區(qū) 30 多年的管護,滇金絲猴現已逐步發(fā)展到了13 個種群約 2000 余只,其中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就有 8 個種群約 1500 只,占整個種群數量的 70%。
好吃
苗家大塊雞
在距離普者黑機場不遠的文硯公路旁,沿著一排整齊的磚瓦房登坡而上,便到了公路與山脊中間的過渡地帶,這是個叫“響水龍”的小村,居住著近百戶苗族人家。十幾年前,居住在深山里的苗家人從山的那側搬到這里,住進新建的磚瓦房。隨他們一起“出山”的還有苗族的傳統美食——“大塊雞”,這道樸實無華、原汁原味的菜深受食客喜愛,是當地一道必品的特色美食。
藝術
鋼筆淡彩 城市速寫者
插畫師文抑前不久剛體驗了一把做“網紅”的感覺。因為在大理古城拾撿被丟棄的廢紙板作畫,文抑一時間火遍了朋友圈。他說“藝術并不高高在上,它可以生活在人們的腳下,甚至在垃圾堆里,這才是藝術的高尚之處?!?/p>
文抑所畫的畫叫作鋼筆淡彩,這是一種用鋼筆描繪線條再施以水彩的作畫方式,許多畫家以此紀錄下了城市間的變化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