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以來,祥云縣劉廠鎮(zhèn)王家莊村的朱永明一家沒怎么休息。土堿地旁邊的土基房內(nèi),朱永明遵循家傳的時刻表默默看守著熬制土堿的大鐵鍋。他的妻子白仙云則蹲在土堿地上負責(zé)用當(dāng)?shù)厣a(chǎn)出的模具,將一塊塊圓圓的土堿定出型來,并把晾干后的它們輕輕放到挎在身后的籃子里。
這里的土堿曾熱銷
從土地下放時期到如今,朱永明做土堿快四十幾個年頭了。事實上,他家熬土堿的 “熬硝房”工作時間更久,村里人大多都知道那是從朱永明的爺爺朱芹手上傳下來的。
“來我們這里,不是泡溫泉,就是買土堿,其實土堿也是從溫泉水中來的。王家莊做土堿也四百多年了。”朱永明說著,隨即將手指向土地前面的洋房,“你看,這么一大排房子所在的地方原本都是土堿地,但現(xiàn)在洋房多了堿地就少了。”
據(jù)朱永明講述,王家莊土堿的制作工藝始于明朝洪武年間。
當(dāng)時禮部侍郎徐謙的子孫為避政治迫害,輾轉(zhuǎn)來到王家莊,然而這里溫泉水流過的土地含堿量太高而寸草不生,徐家人迫于生計急中生智發(fā)明了 “制堿法”。
從那時起王家莊人便利用“土堿”拿到集市去賣換取糧食。
白仙云說:“我們附近的村子祖祖輩輩一到中秋節(jié)的時候,都有自己制作月餅的習(xí)俗,這些手工月餅少不了放入產(chǎn)自王家莊的土堿。這樣做出來的月餅即便吃得多也不會打嗝,并且口感既酥脆又細膩。三世同堂的一家人過一次節(jié)大概買五片到十片也就夠了。除了過節(jié),我們平時在做包子、饅頭的時候,也都愛摻入土堿?!?/p>
那時不僅僅是王家莊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甚至是大理州及其周邊地區(qū)的人口都知道能夠依靠這灰白色的堿塊解決諸多日常問題。
土堿在當(dāng)時供不應(yīng)求,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家度過了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
時至今日,依舊不難看到奔走各地的祥云人隨身攜帶土堿的場景,他們?nèi)绻錾夏c胃不適,會習(xí)慣性地掰下黃豆大小的土堿泡水服用。用白仙云的話說,老祥云人都會不自覺地認為土堿比目前市面上的化學(xué)制劑更方便和安全。
“現(xiàn)在,街上賣的東西越來越對癥下藥,以往用得到土堿的地方基本都有了更專業(yè)的替代品。所以除了針對本地人使用土堿老方子的需求,我家的土堿也改變銷路了,目前主要銷往大理古城周邊的一些牧場,從大理也一路拉到維西。這些牧場養(yǎng)奶牛,喂了我們的土堿,能夠幫助奶牛消化,奶水隨之更多。村里生產(chǎn)土堿的農(nóng)戶也就四、五家了,我們不直接賣,會有中間商過來家里收了帶出去賣,還算賣得出去吧。” 朱永明略帶嘆息地補充到。
土堿還能走多遠
在王家莊的堿地里逛一圈,不難發(fā)現(xiàn),每一塊堿田旁邊通常都有一個濾臺,濾臺側(cè)一般是堆放沙子和農(nóng)具的土基棚,不遠處就有一間不大的屋子。
走進朱永明家堿地旁的小屋,進門左手邊是熬堿水的大灶臺,上面擺著三口大鍋,灶臺上還放著燒水的壺。里面擺著兩張床,床單被燒煤時飛起的煤灰沾得黑乎乎的。熬堿時,朱永明和白仙云必須住在屋子里,守候住一家人的經(jīng)濟來源。白仙云說:“別看都是簡單的工具和設(shè)備,但做起土堿來很辛苦?!?/p>
雖然年過半百,但朱永明示范著料理起堿沙的動作依舊強健,加上白仙云嫻熟的配合,更讓整個土堿地的活計井然有序地開展著。
因為常年在堿水中勞作,夫妻倆手上的皮膚早已被腐蝕得傷痕累累。
“生產(chǎn)隊的時候,煤炭便宜,還能掙點錢,現(xiàn)在困難了,煤炭太貴了?!?朱永明給我們算了一筆賬,他和老伴白仙云花一天一夜的工夫能熬出一盆60公斤左右濕噠噠的堿泥??蔀榱诉@盆堿泥,他們就要燒掉了100公斤煤。
目前,一小塊土堿的價錢在兩角五分左右,而他家共有三畝多堿地,每次刮沙過濾后用四個鍋熬堿,一個鍋能做出一千五個土堿,也就是說一次能掙六千塊左右。而這整個生產(chǎn)周期大概是二十多天,這是全部收入,扣除了成本,一家人在堿地里眼巴巴地從早到晚守著忙活一個月其實人均收入不過兩千塊錢左右。
制作土堿還得看天氣,夏天堿地干得快,也相對好刮沙一些;而冬季則出堿少,一鍋只能做出一千個出頭一點的土堿,這樣四季平均一下,收入就更少了。
另外, 除了最后階段的曬堿,前期的鋪沙、泡硝、掃硝、刷硝都需要好的太陽光,一曬就得曬上六七天,把土里的堿晶都給曬出來。萬一雨水一來,堿地里的堿就都被沖走了,功夫只能白費,這些不可控的風(fēng)險還得算上。
走出朱永明家的堿地幾步路,就看到了他的大兒子朱繼云和兒媳楊菊花在自家堿地里勞作的身影。
問及朱繼云對土堿繼續(xù)傳承的想法,他和父親一樣,表示并不樂觀:“我對我們這里的土堿制作未來不看好,我覺得最關(guān)鍵的原因是做土堿收入不高,所以不會有太多人想做了。雖然這門手藝列入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但政府沒有補貼,經(jīng)濟上還是很吃緊。除了收入不高,客觀來看,替代土堿的藥物、洗滌用品越來越多,越做越好,到處都在賣,我們的老工藝怎么去競爭?!?/p>
“原本硝地何止劉廠鎮(zhèn)有,就連祥云縣下莊鎮(zhèn)到東甸鄉(xiāng)都有。說起硝地越來越少,我們王家莊人也算感受得深,這里本來有四口溫泉,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這四口溫泉還滋潤著我們村的260畝堿地,而現(xiàn)在,溫泉只剩下了一口,王家莊也只有5戶村民制堿了,很多堿地都拿去建了洋房,平均每戶制作土堿的家庭堿地也不過3畝。雖然我們是農(nóng)民,但也知道土堿畢竟是我們這塊地上的印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