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孟玲教授是我國著名的聲樂教育家,為我國培養(yǎng)出了王宏偉、劉和剛等一批優(yōu)秀的歌唱家,為軍隊的文化建設、為我國民族聲樂的繁榮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突出的業(yè)績和崇高的敬業(yè)精神,使她在學生心中有著極高的威信,她親切平和的性格也讓學生對她心懷崇敬、備感親近。她身為我國著名的聲樂教育家,生活簡樸而不奢華,體現(xiàn)出老一輩藝術家的優(yōu)秀品質。
[關鍵詞]孟玲;聲樂教學;民族聲樂
[中圖分類號]J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HTSS]1007-2233(2017)04-0019-03
\[作者簡介\][ZK(]徐敦廣(1964—),男,遼寧本溪人,博士,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聲樂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協(xié)高校音樂聯(lián)盟副主席、《當代音樂》主編;王楠(1989— ),女,遼寧錦州人,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博士研究生。(長春130024)
[ZK)][FQ)]
孟玲教授是我國著名的聲樂教育家,她八歲進入部隊,奔赴過朝鮮戰(zhàn)場,1959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教授。畢業(yè)后工作于西藏歌舞團、成都軍區(qū)戰(zhàn)旗歌舞團,后進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從事聲樂教學工作,從教四十多年來,她勤懇教學,為國家培養(yǎng)出多位優(yōu)秀的青年歌唱家。她是中國聲樂界默默耕耘的一位園丁,以一顆慈母之心愛護她的每一個學生,在她的眼中,學生就是她最寶貴的財富。
一、平易近人,樂為人師
孟玲老師對聲樂藝術有著極大的熱情,早在文工團時期,她年齡最小,嗓音如同名字一樣清脆響亮。她學習認真,當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得到過沈湘、喻宜萱等名家教授的指導。著名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曾評價她比自己還敬業(yè),對她非常佩服。懷著對藝術執(zhí)著的追求,她考入世界著名聲樂教授布倫巴諾夫的大師班,又在畢業(yè)后多次與知名歌唱家出國演出。她曾出演過許多歌劇的主角,積累了豐富的舞臺實踐經(jīng)驗,同時,她還兼任聲樂指導工作,在不斷的學習與教學過程中,她逐漸對聲樂表演和聲樂教學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些經(jīng)歷也是她成為一名優(yōu)秀聲樂教育家的深厚根基。正是因為她對聲樂藝術執(zhí)著的追求,讓她選擇了聲樂教育工作,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那些愛歌唱的學子找到自己的舞臺,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聲樂人才。
孟玲老師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她學習的是純正美聲,但她非常重視民族音樂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她不斷研究美聲歌唱技巧如何與中國民族聲樂相結合,反復思考中國歌曲中的字頭、字腹和字尾的演唱方法,及時解決每個學生歌唱中出現(xiàn)的問題。她不僅注重中國傳統(tǒng)聲樂文化的教學,同時也要求學生練唱一些國外的優(yōu)秀聲樂作品,不斷借鑒吸收美聲唱法中的精華。教學中她遵循聲樂教育規(guī)律,因材施教、循序漸進,重視學生的基本功訓練,針對每個學生自身的問題逐步解決,不斷引導學生進入最佳的歌唱狀態(tài)。她認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的,聲樂訓練中應忌諱“克隆”,要注重發(fā)揮個體的優(yōu)點,揚長避短,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生理構造和演唱心態(tài)找到可行的辦法訓練。她非常注重中國民族民間藝術的學習,對各類戲曲劇種和各地民歌等民間藝術形式都有所研究,并融入到民族聲樂教學中。她認為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是民族聲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寶庫。同時,她對我國各少數(shù)民族語言和地方方言有著很深的了解,使她對不同地區(qū)學生歌唱中的咬字問題有著特殊的認知,對學生演唱地方民歌風味的歌曲教學起到重要作用。她深知聲樂教學的特殊性,教學的過程是老師與學生之間一場心靈的溝通,作為一名聲樂教師,不僅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儲備、豐富的舞臺實踐經(jīng)驗,還要掌握和了解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不同風格的中外聲樂作品,同時教師必須了解每一位學生,重視學生的感覺,要經(jīng)常與學生溝通交流。突出的業(yè)績和崇高的敬業(yè)精神,使她在學生心中有著極高的威信,她親切平和的性格也讓學生對她心懷崇敬、備感親近。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聲樂藝術的海洋里盡情遨游。孟玲老師在生活中忙碌而簡單,學生永遠是她生活軌跡的圓心。她身為我國著名的聲樂教育家,生活簡樸而不奢華,體現(xiàn)出老一輩藝術家的優(yōu)秀品質。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是孔子的名言。相信孟玲老師一定會喜歡這句名言,因為它表達了孟玲老師樂為人師的心愿,她選擇了教師職業(yè),在青青田園里找到了幸福和快樂!她擁有自己最寫意的春天,她是綠的使者,把棵棵小苗辛勤澆灌成枝繁葉茂的常青之樹。光陰荏苒,彈指間孟玲老師已在藝術教育的沃土上辛勤地度過了四十多個春秋。是學生們的淳樸讓她更加熱愛、眷戀這個職業(yè),也是這份最圣潔、最熾熱的感情為她的藝術教學天空撐起了遠航的風帆。
二、嚴慈相濟,甘為奉獻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孟玲老師的“嚴”是出了名的,無論專業(yè)課還是文化課,她都會嚴格要求學生們,這使她的學生在學校內成績突出,屢獲獎學金。她喜歡和學生們共同進步,經(jīng)常帶領學生們參加各種藝術講座,讓學生抓住一切機會提升藝術修養(yǎng),為他們未來的藝術職業(yè)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孟玲老師的嚴還體現(xiàn)在對學生們日常生活的嚴格要求,禁止學生吸煙喝酒,要求學生們心思純正,學習中不受任何干擾。然而,在生活中她卻慈祥可親,對于學生們的學習及日常生活事無巨細、關懷備至,學生們非常愛她,都親切地稱她“孟媽媽”。面對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她為他們提供生活用品,帶他們在家里吃飯。2003年“非典”時期,她把家里的食品、用品帶給學生們,確保了他們正常的學習生活。正所謂“良師益友”,學生們對她也非常信任和依賴,學習生活中的開心與煩惱都愿意和老師分享,她也為他們的開心而感到快樂,盡心竭力消解他們的煩惱,替他們排憂解難。學生們與孟玲老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每逢教師節(jié)和她的生日,學生們都會從各地趕來為老師過節(jié)、祝壽,甚至連兒童節(jié)也不放過,學生們非常珍惜和老師的每一次相聚。
孟玲老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嚴”而不“厲”,“慈”而不“溺”是她的為師準則。在專業(yè)上她近乎苛刻地要求學生們的每一科成績,生活中無微不至地關懷學生們的成長。學生參加比賽她總是一直陪伴在身邊,當學生取得佳績時,她給予鼓勵,當學生失利時,她又及時勸慰,總結經(jīng)驗教訓,爭取下一次的成功。她告誡學生要走正路,不要投機取巧,不要相信“一夜成名”,聲樂這條路沒有捷徑可走,唯有腳踏實地的努力才是通向成功的正道。她身體力行地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為師之道,將傳道授業(yè)解惑視為準則,把每一位學生視如己出,用心培養(yǎng)。難能可貴的是她沒有門戶之見,她認為聲樂教學不能閉門造車,應該多向其他聲樂教育家、歌唱家以及民間藝人學習。她為學生們搭建實踐平臺,鼓勵學生多開音樂會,親自邀請名家前來指導,使學生們開闊了眼界。在孟玲老師心目中,教師的人格魅力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一名老師應該為人師表,有奉獻精神,而她的一言一行真正體現(xiàn)了甘為奉獻的精神,為我國聲樂教育事業(y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人才輩出,群星璀璨
孟玲老師多年來潛心鉆研民族聲樂表演與教學,兢兢業(yè)業(yè),默默無聞。隨著全國觀眾對王宏偉的喜愛,孟玲老師的名字才被大家熟知,然而面對業(yè)界的贊賞及媒體的宣傳報道,她表示更希望大家關注她的學生們,認為自己只是盡到了教書育人的職責。當學生們取得巨大成功后,很多人都想了解她選擇學生的原則,她說:“選學生的標準是四好一愛:人品好,條件好,耳朵好,形象好,酷愛?!彼?jīng)常告誡學生,學藝先做人。她總是說,一撇一捺的“人”字寫起來容易,要做好卻很難。作為一個歌唱演員,如果做人方面有所缺失,永遠無法成為真正的藝術家。她從不考慮學生給予她怎樣的回報,只希望她的學生們成為德藝雙馨的音樂人,她認為一個人的德行是社會立足的根本,萬萬不可有藝無德。而條件好是學習歌唱的基礎,耳朵好決定了唱歌的音準,形象好就是要有臺緣,觀眾看了很喜愛,這些因素一定要基于學生對歌唱的酷愛,只有熱愛才能學有所成。
男高音難教是聲樂界公認的問題,因此有人風趣地將男高音稱為“難高音”,聲樂教育界也盛行一句至理名言:寧教十個女高音,不教一個男高音。而孟玲老師作為一位女高音聲樂教師卻未有過這種疑惑,她樂于挑戰(zhàn)這一世界公認的難題。每次遇到好的男高音苗子,她都堅信自己能把他們培養(yǎng)成才。王宏偉是她的得意門生,在本科至研究生的學習階段,得到孟玲老師的嚴格訓練,可謂十年磨一劍,經(jīng)過七年的辛勤培育,王宏偉不負眾望,在第九屆全國青年歌手大賽中獲得民族組金獎,并以17萬選票贏得觀眾最喜愛的歌手稱號。他演唱的《西部放歌》高亢嘹亮、震撼人心,高音輕松唱到High降E,一夜之間紅遍了中國大江南北。王宏偉擁有優(yōu)越的聲音條件和深厚的音樂素養(yǎng),能準確演繹新疆、西藏、內蒙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及其他各地區(qū)的傳統(tǒng)民歌,對當今創(chuàng)作歌曲的詮釋有獨到的見解。為了更好地詮釋聲樂作品的內涵,他學習各個地區(qū)的方言和民俗。他的歌聲悠揚,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王宏偉學習特別用心刻苦,非常踏實,在學校里每天的生活重心就是琴房,把節(jié)省下的所有錢拿去買書、買磁帶。他認為作為一個歌唱演員,最重要的是如何用你的情感去表達作品,讓觀眾感受到歌聲中的真善美,這也正是孟玲老師期望的歌唱藝術境界。劉和剛也是一位勤奮的學生,在第十一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中獲得民族唱法銀獎,同時也獲得了觀眾最喜愛的歌手獎,并在2006年第十二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中一舉獲得民族唱法金獎,他演唱的作品《父親》感人至深。孟玲老師在西藏軍區(qū)歌舞團工作四年,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瑪一直希望她為藏族培養(yǎng)一位男高音歌唱家。2006年她到四川當評委時,遇到了一邊上學一邊打工的澤旺多吉,孟玲老師眼前一亮,這就是她一直在尋覓的苗子。她說:“你一定要考學,這么好的條件不唱歌天理難容?!泵狭崂蠋煂赏嗉亲o備至、疼愛有加,盡可能為他多上課。澤旺多吉最終沒有辜負老師對他的期望,在2008年第十三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中獲得民族唱法銀獎,演唱的《格桑美朵》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并廣為流傳。
三個男高音的成長,傾注了孟玲老師辛勤的汗水。她要求他們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苦,先立業(yè)后成家。在他們心中,孟玲老師永遠是他們的恩人。除了這三位國內矚目的男高音歌唱家,孟玲老師還有很多出類拔萃的學生。學生哈輝在2000年第九屆青年歌手大獎賽中獲得民族唱法優(yōu)秀獎,2002年第十屆青年歌手大獎賽獲得民族唱法三等獎,是中國新雅樂創(chuàng)始人,中國國學形象大使,以質樸典雅的藝術審美理念,出品高雅、純正、后古典的藝術作品,引導國人的藝術審美,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做出了貢獻。學生宋艷紅、陳小濤、張龍英、魏英俠、董晶晶、孫繼紅、曾勇等多次在全國聲樂比賽中獲得大獎,成為各專業(yè)文藝團體的業(yè)務骨干,可謂是桃李滿天下。孟玲老師多年來以嚴謹?shù)慕虒W方法、嚴肅的教學態(tài)度和慈母般的愛心培養(yǎng)她的學生,她甘為人梯的藝德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孟玲老師常說:“如果沒有部隊,我不能有今天,我當時能夠上大學也是部隊培養(yǎng)的,部隊影響了我的一生,所以我盡微薄之力,把我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學當中,為部隊、為中國多培養(yǎng)幾位男高音?!彼冻隽似D辛的努力,為我國培養(yǎng)出了王宏偉、劉和剛等一批優(yōu)秀的歌唱家,為軍隊的文化建設、為我國民族聲樂的繁榮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孟玲,著名聲樂教育家,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央音樂學院特聘碩士生導師;中國國際聲樂藝術研究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1959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郭淑珍老師,畢業(yè)后先后在西藏歌舞團、成都軍區(qū)戰(zhàn)旗歌舞團工作,后調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從事聲樂教育工作。她聲樂教學成績突出,為國家和部隊培養(yǎng)了多名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學生王宏偉現(xiàn)為總政歌舞團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曾獲第九屆全國青年歌手大賽民族組金獎,并以17萬選票贏得觀眾最喜愛的歌手稱號;劉和剛現(xiàn)為空政歌舞團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曾獲第十一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民族唱法銀獎,同時也獲得了觀眾最喜愛的歌手獎,并在2006年第十二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中一舉獲得民族唱法金獎,他演唱的作品《父親》感人至深;哈輝是我國青年女高音歌唱家,2000年第九屆青年歌手大獎賽中獲得民族唱法優(yōu)秀獎,2002年第十屆青年歌手大獎賽獲得民族唱法三等獎;澤旺多吉現(xiàn)為總政歌舞團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在2008年第十三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中獲得民族唱法銀獎,演唱的《格桑美朵》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并廣為流傳;陳小濤現(xiàn)為空政歌舞團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曾勇現(xiàn)為北京歌舞劇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等。解放軍藝術學院2015級研究生馬佳獲《科索托國際聲樂比賽》北京賽區(qū)銀獎,并參加文化部第十二屆藝術展演,2016年隨中國青年代表團出國演出。她所教授的學生均在各大專業(yè)文藝團體擔任藝術骨干。孟玲教授多次擔任全國全軍聲樂大賽、中央電視臺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金鐘獎的評委;被聘為全國全軍專業(yè)職稱評審評委及研究生考核評委等,為我國軍隊聲樂藝術及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繁榮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責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