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發(fā)展的不懈追求,也是學校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從校長到教師,從學生到家長,無不認為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也是衡量學校工作的重要指標。如何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教育工作者常說常新的話題。在甘肅省武威市教育系統(tǒng)2015年全面開展“教育質量提升年”主題活動以來,筆者立足本校實際,做了深入思考,認為要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提升管理者專業(yè)水平是關鍵
校長強有力的領導是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這主要體現在校長領導的管理團隊專業(yè)水平的高低。如果管理團隊不懂管理,學校工作就難以順利開展,校長的管理意圖就難以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將無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校長的管理思想與專業(yè)水平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領導力量 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其科學管理思想和專業(yè)化管理水平是學校管理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學校管理的優(yōu)劣決定了教學質量的高低。校長管理思想科學,學校各項工作就有條不紊,運行高效,有利于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否則,提升教育質量無從談起。校長以科學思想和專業(yè)化水平來管理領導,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才能穩(wěn)步提升。
學校管理團隊專業(yè)化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推動力量 校長的科學管理思想與專業(yè)化管理水平要想在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必須依靠學校管理團隊的得力執(zhí)行和協調推動,它是落實校長科學管理思想和學校各項工作的關鍵因素。管理團隊專業(yè)化程度高,各項工作的推動就協調有力,效率高,效果好;反之,則難以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僅無助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還會成為“絆腳石”。
落實精細化管理制度是根本
學校要發(fā)展,管理是根本。在和諧化、人性化、精細化的管理中,讓教師鍛煉提高,讓學生健康成長,讓學校持續(xù)發(fā)展,既是管理的出發(fā)點,又是管理的落腳點,也是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所在。
落實領導管理“責任制”,實現條塊化管理無死角 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要逐步推進精細化管理模式,不斷規(guī)范學校日常管理、明確目標、細化單元、改進方式,使各項規(guī)章制度在精細化管理中發(fā)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重要作用,把學校劃分為多個管理條塊,每一位管理者都責任明確,積極協作,共同推動學校整體工作?!皸l塊化”管理模式確保管理高效準確到位,是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
落實教學常規(guī)“五認真”,確保教學過程扎實高效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渠道,課堂管理精細化了,教學質量就會提高。為實現課堂管理的精細化,定期開展課堂教學常規(guī)督查,參與學科集體備課、實行推門聽課制度、進行作業(yè)批閱檢查、做好后進生轉化指導和教學質量分析,落實備課、上課、批閱作業(yè)、輔導學生和教學反思等課堂教學常規(guī)“五認真”,確保教學過程扎實高效,這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
加強教科研工作創(chuàng)新是保證
教育科研是立校之本,通過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不斷加強教師培養(yǎng)力度,特別是中青年骨干教師。引導廣大教師走專業(yè)化之路是學校發(fā)展的基石,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有力保證。
組織教師“走出去”,提升技能 在學校發(fā)展及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影響因素中,教師專業(yè)化水平是決定教育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學校要采取多種途徑,組織教師走出校門,加強學習和交流,豐富知識積累,拓寬教師視野,提升教師專業(yè)化水平,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加強教科研優(yōu)秀成果推廣,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技能水平,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學生的需求,這也是形勢下提升教育質量的師資力量保證。
教研活動注重實效,激發(fā)活力 組織引導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活動是吸納域外優(yōu)秀教科研成果和推廣校本教研成果的有效途徑。學校開展形式多樣、層次各異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引導教師廣泛參與學科研討、專題論壇、教學競賽、技能培訓和課題研究,不斷創(chuàng)新教研內容,采取多種方式激發(fā)教師研究教育教學的興趣。增強教師研究教育教學的積極性,是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的內趨力保證。
“師徒幫扶結對子”,實現多贏 實施“師徒幫扶結對子”工程,在有經驗的優(yōu)秀教師的幫扶指導下,開展青年教師間的磨課、賽課、看課等多形式的活動,在磨課中總結得失,在賽課中展現風采,在看課中對照檢查,不斷提高青年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水平。學校領導分工到人,定期談話、聽課、召開座談會,不斷關心青年教師的生活、工作與成長,取得成績及時表彰,出現問題及時提醒糾偏,為新教師順利成長提供保障。以老帶新,共同進步,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均受益,這是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持久力保證。
集體備課制度化,資源共享 推行集體備課制度化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網絡云教學的實現,集體備課將會有更多樣的形式和更靈活的方式走進日常教學。集體備課的內容將超越傳統(tǒng),方式將顛覆過去,集體備課的制度化、信息化、廣域化已成為新的備課模式,注重實效、注重質量、協作創(chuàng)新已成廣大教師進行集體備課的內在需求,集體備課制度化是教育質量提升的技術保證。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大問題,它涉及千家萬戶,事關人才強國,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根本所在,更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的常新命題和永續(xù)奮斗的終極目標。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威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