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麗、優(yōu)美的芭蕾舞劇《睡美人》序曲奏響了,可是扮演公主奧羅拉的女A角卻“失蹤”了。
“嘭”,化妝間的小門開了,一名女演員朝回過頭看的導演一聳肩:“找遍了,哪兒也沒有!”導演陰沉著臉,心中緊扣著的一線希望也隨著這聲響繃斷了。突然,他的手指向了坐在一邊的女B角:“你上!”女B角激動地站起身,雙手撫摸著短裙,眼里閃著倔強和自信的光。只見她,踮起腳尖,一個優(yōu)雅的旋轉,輕盈地提著舞裙,飄然來到臺上……
導演余怒未息。女A角有豐富的舞臺經驗,和扮演王子菲利浦的男A角又是老搭檔,今天的匯報演出正是勝敗定局的關鍵,萬一女B角腿一軟……導演禁不住內心打了一個冷戰(zhàn)。
女B角在追光中獨舞。多么雍容的舞步,多么瀟灑翩翩的舞姿,她巧妙地把音樂的顫動和光融會在一整套芭蕾舞的語言里了……英俊的王子出現了,兩人在月光如水的舞臺上跳起了雙人舞。導演緊張地瞇起了眼。這是最令人擔心的,女B角和男A角是第一次同臺演出。奇怪,導演的眼前,女B角分明已被愛情簇擁而起,漂浮在浪花之上,乘著白色雙翼;她手臂的舞姿猶如玫瑰花瓣的開放;她的雙腳和著音樂在踩踏,猶如樹葉飄然落地。她和男A角的配合真是天衣無縫!
導演的拳頭松開了,他暗暗驚訝:我以前怎么沒有發(fā)現呢?是由于她的倔強和頂撞?是由于她的執(zhí)著、自信大于技巧?還是……
女B角彎曲著雙腿,柔軟的身子在向地面傾倒。
哀怨、激昂的主題樂如泣如訴地輕扣著觀眾的心扉。一個個音符,飄墜在導演的心湖上,泛起圈圈漣漪。女B角不是曾經要求和男A角搭檔嗎?而我卻用“A”“B”角這道堅固的厚墻將一對“情人”隔開,導演了一出“悲劇”。唉!
醒了,奧羅拉醒了!安睡了一百年后,由于菲利浦純真的愛情,她死而復生了!而女B角,這位現實生活中的“睡美人”,恰似許多沉睡著的美,她,春花怒放了!
“嘩——”忽然,劇場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女B角噙著淚,微笑著向觀眾躬身回禮;可是,她的目光在某一觀眾席上凝滯了——女A角正微笑著坐在那兒鼓掌……
(選自《睡美人》,有刪改)
[注]《睡美人》是法國童話作家沙爾·貝洛的作品。這一流傳很廣的童話故事,描寫了一位公主被施了魔法,沉睡不醒,最后被忠于愛情的菲利浦王子解救。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 )
A.本文通過一個長時間任B角的演員上臺演出獲得巨大成功的故事,說明了機遇只垂青于有準備的人,同時提出了在發(fā)現和使用人才方面令人深省的問題,贊揚了女A角為別人脫穎而出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的高尚精神。
B.小說的主人公是女A角。女A角是個善于發(fā)現人才的伯樂,她深知B角的實力卻少了一個表現的機會,于是她在關鍵的表演中,故意失蹤成就B角的成功,展現了女A角甘為人梯的偉大、善良的心靈之美。
C.B角一直得不到上臺機會的原因是由于導演對女A角的偏愛所形成的偏見和對B角的不信任。
D.小說結局出人意料。開頭極力給人造成A角“不負責任”“臨陣生事”的印象。在劇場響起熱烈掌聲的時候,人們發(fā)現A角正在觀眾席上熱情地鼓掌。這樣結尾,就使她的大膽鼓勵新人的舉動一下子突顯了出來。
E.B角在舞臺上散發(fā)光彩,獲得了熱烈的掌聲,憑借的完全是自己的高超技術和對機會的把握。
2.請結合原文,簡要分析導演這一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
答:
3.結合原文內容,分析B角這一人物形象。
答:
4.請賞析小說標題的妙處。
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