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qū)白蕉鎮(zhèn)燈籠中心小學地處白蕉鎮(zhèn)“燈籠沙”片區(qū),校名因“燈籠”而來,燈籠原用于照明,照亮他人,奉獻自己;古代燈籠“開燈”,由老師點燈,象征學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燈籠曾用于繪制民間故事來教育子孫,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
以理念引領燈籠主題校園文化建設
白蕉鎮(zhèn)燈籠中心小學承載的使命猶如燈籠薪火相傳,肩負著傳授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祖國未來新型人才的重任。學校以打造“燈籠文化”為主題,構建 “七彩九色燈籠文化”體系。“七彩”是指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彩陽光的顏色,“九色”是指在“七彩”的基礎上再加“金、銀”2色,由此組成五彩繽紛的校園生活、七彩絢麗的校園文化。由此,開展一系列的“燈籠文化”建設活動,讓師生時時處處都感受著燈籠文化校園的魅力,促進學校辦學品位和質量的提升。
學校辦學理念為“點亮七彩燈籠,照亮精彩人生”。辦學理念解讀:“七彩”是指彩虹的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也指學校多方面的建設和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燈籠”是指燈籠中心小學,包括學校和學生。“七彩燈籠”一是指學校的“七彩九色燈籠”的各方面建設;二是指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發(fā)展。“點亮七彩燈籠”是指:全方位建設好燈籠中心小學,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培養(yǎng)健康的身體和心理,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等?!罢樟辆嗜松笔侵福簩W生通過在燈籠中心小學學習和生活,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將來人生豐富多彩,事業(yè)成功,生活幸福。
辦學目標:構建燈籠文化,弘揚燈籠精神,培育燈籠新人。以藝術教育為龍頭,以文學社、舞蹈隊建設為抓手,以鄉(xiāng)村少年宮活動為平臺,以體育節(jié)、藝術節(jié)為載體,深入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品位。
多措并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物質文化建設 一是“紅燈籠”文學社建設。成立文學社,對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表達能力搭建了一個有力的平臺。二是“橙燈籠”運動天地建設。學校堅持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認真落實每日大課間,每周落實教職工文娛體育活動,每年舉辦田徑運動會,提高師生身體素質。三是“黃燈籠”古詩長廊建設。學校注重傳承和弘揚祖國的經(jīng)典文化,把校園東架空層建設成“黃燈籠”古詩長廊,墻壁立柱涂刷一新,營造古色古香的讀古詩環(huán)境,并配有班級背誦古詩展示欄。四是“綠燈籠”人行道建設。從小教育學生遵守道路交通規(guī)則,其意義是重大的。主校道左側添置四組花箱,既富有觀賞性,又起到隔離人行道和車行道的作用。主校道右側根據(jù)學校情況精心設計文化石頭,刻有燈籠?;蘸汀包c燃自己,照亮他人”的標語。五是“青燈籠”繽紛花園建設。四季常綠、環(huán)境優(yōu)雅,花圃小徑錯落有致的植物園,是我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主校道兩側、校園南面新增植樹綠化面積,校園北面新建小花園,花圃小徑優(yōu)雅別致,校園四季常綠。校園花木配置藝術化的植物標牌和人性化的提(警)示語。學校重視學生英語興趣的培養(yǎng)。翻新修建連廊,增設電子廣告牌,裝飾了“登登”“瓏瓏”吉祥娃娃,在二樓設計并裝飾了英語知識長廊。七是“紫燈籠”《三字經(jīng)》長廊建設?!度纸?jīng)》是中國的傳統(tǒng)啟蒙教材。它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短小精悍、瑯瑯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jīng)》,可知千古事”。在教學樓西架空層,在每個柱子上安裝了多幅《三字經(jīng)》內容。八是“金燈籠”書屋建設。孩子們走進書屋,從中養(yǎng)成愛好讀書的習慣,體會讀書的樂趣,學習和掌握一些讀書的方法,這是人生的第一大快事。把學校玻璃室一樓建設成“金燈籠”書屋,為書香校園再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九是“銀燈籠”書吧建設。書屋與書吧,是我校師生課余時間最向往的好去處。教學樓中部的二樓樓梯間增設開放的“愛心書吧”,中午對個人開放,下午對班級開放,實行學生自主管理、文明有序管理。
精神文化建設 一是結合燈籠特點,提煉辦學思想。辦學目標:七彩燈籠、精彩人生;校訓:點燃自己、照亮他人;校風:水晶燈籠、表里如一;教風:開燈啟智、愛他正己;學風:張燈結彩、快樂學習。二是設計?;?、校旗,擬定燈籠文化標語,如:“我是燈籠人,我愛燈籠”“點燃自己,照亮他人”“點亮燈籠,照亮一生”等。設計燈籠卡通人物——“登登”“瓏瓏”。
活動文化建設 一是燈籠主題活動。組織教師“說唱吟誦畫燈籠”評比活動,中秋節(jié)前組織了學生創(chuàng)作燈籠手工制作展示評比活動,國慶節(jié)后組織學生繪畫燈籠比賽,元旦將舉行說燈籠比賽,開展感恩“燈籠”(老師、父母)的演講活動。二是各項評比活動。期末評選各類獎項,學生競賽以“金燈籠獎”和“銀燈籠獎”來命名獎勵,評選優(yōu)秀文明班以“大紅燈籠班級”來命名。期末綜合評選“最美燈籠少年”,在教師中評選“十佳點燈人”。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燈籠活動文化建設成效顯著,由于學校地處水鄉(xiāng),今后計劃將“燈籠水鄉(xiāng)文化”引入校園,傳承好咸水歌、水上婚嫁、水鄉(xiāng)美食等傳統(tǒng)民俗,編寫燈籠主題文化建設校本教材。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qū)白蕉鎮(zhèn)燈籠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