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背景下,社會各界對農家書屋工程日益關注,在肯定其較好發(fā)揮了公共閱讀服務平臺作用,鞏固和加強了主流思想文化陣地的同時,也有聲音反映,一些農家書屋成了“虛屋”。真實情況到底如何?怎樣更好發(fā)揮農家書屋作用?帶著這些問題,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湖南大學中國全民閱讀研究中心聯合開展了專題調研。
建得怎么樣
湖南省2006年啟動農家書屋建設試點,2008年全面推進,2012年建成農家書屋44058個,提前3年實現“村村有農家書屋”的目標。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表明,絕大多數農家書屋選址合理、面積不小、硬件齊全。農家書屋大多建在周邊人口較多、參與愿望較高的村民家、鄉(xiāng)村中小學或村部,75%的受訪村民的家距離最近的農家書屋不超過1公里。97%的農家書屋面積在20平方米以上、18%超過了100平方米。100%的農家書屋配備了桌椅、最多的有80套,86%的農家書屋上架圖書超過1500冊,87%的農家書屋制度牌、借閱登記手冊比較完備,還有49%的農家書屋安裝了電腦。農家書屋基本解決了農民看書難問題,體現了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和均等性。群眾對此評價較高,99%的村民認為農家書屋的建設有必要。但隨著形勢的發(fā)展,農家書屋建設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是建設有些不平衡,經濟條件好的地區(qū),如長沙縣、寧鄉(xiāng)縣、望城區(qū)等,市縣配套支持力度大,農家書屋建得較好,經濟條件較差的地區(qū),相對落后;農家書屋選址還一些不接“地氣”,群眾閱讀不方便,缺乏合理規(guī)劃和布局。
利用好不好
調查顯示,農家書屋正成為帶動家風、純化民風的重要平臺,留守兒童、農村學生的重要課堂,農民技能提升、脫貧致富的重要依托。比如,長沙縣福臨鎮(zhèn)水產養(yǎng)殖戶王彬杉常到書屋借閱相關書籍,帶動幾十戶農民養(yǎng)殖水產;新晃縣農家書屋月均借閱量達到500冊,寧鄉(xiāng)縣沈家巷書屋經常自費舉辦一些讀書有獎活動,成了農民特別是留守兒童學習成長的好場所;安仁縣毫山書屋創(chuàng)建于1985年,2007年納入全省首批試點農家書屋,現有藏書3.2萬冊,通過廣泛開展活動,引導村民讀書,30多年來,這個3300多人口的村,發(fā)展種植專業(yè)戶200多家、種養(yǎng)大戶幾十家,學生考上大專以上學校100多人;攸縣高橋組書屋主動聯系建成湖南科技大學的教學基地,每年假期大學生來給農民、留守兒童義務講課。群眾反映,舉辦活動后,農家書屋人流量和借閱量會明顯增加。近年來,通過組織開展“對我?guī)椭畲蟮囊槐緯弊x書征文、“我的書屋我的家”閱讀講演和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暑期三湘少年兒童閱讀實踐等活動,農家書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讀者。
農家書屋的利用則有較大差異,建在中小學校的利用率高;建在鄉(xiāng)賢和志愿者家中的開放有保證,利用率較高;建在村部的利用率相對偏低,還有極少數“平時關著門,上級檢查時突擊應付一下”。開放時間,62%的農家書屋每天開放5小時以上。借閱情況,48%的農家書屋全年超過300人次,25%全年借閱圖書超2000冊。開展活動,49%的村干部認為農家書屋有活動但很少,超過64%的村民希望農家書屋多舉辦活動。閱讀氛圍,少數地方存在“讀書無用論”,部分村民將讀書視為年輕人升學務工的“敲門磚”,留守農村的老人、婦女不習慣通過讀書看報獲取信息。31%的村民表示對農家書屋滿意,39%比較滿意。
管理行不行
近年來,湖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連續(xù)下發(fā)關于加強農家書屋管理的意見、進一步發(fā)揮農家書屋作用的通知、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省政府辦公廳下發(fā)關于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農家書屋由黨委政府主導、出版行政部門牽頭、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圖書館業(yè)務指導、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組織協調、管理員日常管理。持續(xù)開展了書屋管理員培訓,實施了圖書補充更新,今年還根據各地特點選配了一定數量的差異化圖書。推廣了新晃縣“書生管書屋”、長沙縣“星級管理”、永興縣讀書吧等經驗做法:“書生管書屋”主要是讓高年級學生在周末或節(jié)假日擔任農家書屋協管員,以評定“讀書之星”等方式,吸引留守兒童來書屋看書自習;“星級管理”主要是針對書屋開放時間、借閱登記、活動推廣、檔案管理等進行考核,對評選出的星級農家書屋動態(tài)管理,獎優(yōu)罰劣;“讀書吧”主要是將農家書屋提質改造為免費休閑讀書吧,連同縣域其他人口集中區(qū)興建的免費休閑讀書吧一同管理和考評。組織宣傳了管書用書典型,引導書屋開展閱讀活動,聘請書屋管理員擔任“掃黃打非”監(jiān)督員。這種管理模式將黨委政府主導和村民自主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基本實現了管人管書管閱讀相統(tǒng)一。
但隨著形勢的發(fā)展,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一是工作機制不夠順暢。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文件要求的落實財政資金、建立崗位責任制、完善運行管理、嚴格考評監(jiān)督等,在有些地方沒有落實。二是監(jiān)督管理不夠到位。上級部門的考核對部分書屋管理員“產生不了任何影響”;一些地區(qū)圖書館、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在農家書屋方面的具體職責未明確,部分基層圖書館人財物短缺,對農家書屋業(yè)務指導難以到位。三是工作經費得不到保障。村干部和農家書屋管理員認為“資金缺乏”是影響農家書屋管理最突出的問題,47%的村干部認為當地對農家書屋資金投入不足。四是農家書屋管理員激勵不夠。71%的管理員由村干部兼任,36%沒有參加過相關培訓,僅15%的村民認為書屋管理員專業(yè)。管理員認為,“工作無報酬,付出的勞動得不到體現”是影響其積極性的主要原因。
發(fā)展何處去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方興未艾,農村各項改革全面鋪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加快推進。農家書屋好比春種時播下的一粒種子,會更加發(fā)揮“文化糧倉”的作用。當然,擔負這項歷史使命,農家書屋運行方式需要更精準。精準補書。圖書補充考慮不同地區(qū)和不同村落差異,根據村民需求有所區(qū)別。比如,環(huán)洞庭湖、大湘南、大湘西農家書屋的圖書,應考慮經濟社會發(fā)展程度和村風民俗的差別;增加少兒類圖書,又統(tǒng)籌考慮城郊(村民對知識需求旺盛多元,可配更多“城里人”愛看的圖書)、鄉(xiāng)鎮(zhèn)(村民大部分從事農業(yè)勞動,可配更多“三農”圖書)、偏遠山區(qū)農民(村民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可配“三農”圖書和文化普及類圖書)的特點。
精準宣傳 通過手機、微信、張貼海報、填寫公示欄等“定向推廣”,讓村民普遍知曉“村里有農家書屋”。
精準服務 結合農民實際特別是留守兒童和老年人生活特點,探索更有效的開放時間,可搜集針對少兒讀者的圖書雜志和針對老年人的大開本、大字體圖書資料,配備放大鏡、老花鏡等輔助閱讀器材,同時舉辦多種閱讀活動。
精準考評 做得好的獎勵,沒做好的督促改進。更全面。推動農家書屋與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黨員電教中心、遠程教育、科學普及、老年活動中心等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延伸功能,為村民提供衣食住行和電商等多方面服務。
更時尚 當下城市實體書店“圖書+文創(chuàng)產品+文化活動+餐飲”模式贏得市民熱捧。農家書屋可借鑒這一做法,既堅持文化情懷“詩意棲居”,又體驗日常休閑“享受生活”,并利用各類移動閱讀平臺進行數字閱讀。
改進怎么辦
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xiāng)、便捷高效、?;敬俟降默F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包含持續(xù)提供基本和均等的閱讀服務,也包含推動閱讀服務從有到優(yōu)。因此,要結合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進一步落實好有關文件精神,發(fā)揮管理的牽引作用,推進農家書屋提檔升級,更好豐富和引導基層文化生活。
一要優(yōu)化農家書屋配置。鄉(xiāng)鎮(zhèn)區(qū)劃調整改革完成后,全省建制村從41595個合并至24099個。要打破過去主要依據建制村配置閱讀資源的模式,堅持加大投入與整合現有投入相結合,打造覆蓋常住人口和較多流動人口、可伸縮的農家書屋體系,著重在每個行政村規(guī)劃配置一家選址合理、有一定規(guī)模的中心書屋,有計劃地將開放不經常的原有村部書屋,搬至轄區(qū)農村中小學校、居家養(yǎng)老中心、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或熱心人士家中,同時在人口較少的邊遠地區(qū)配備流動圖書車,兜底閱讀服務。根據農民需求、農業(yè)生產實際、農村主要讀者群等,完善差異化配書。結合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實現農家書屋與宣傳文化系統(tǒng)內外的基層惠民工程結合,加快農家書屋納入縣區(qū)圖書館總分館體系,統(tǒng)籌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進村入戶”。
二要選好農家書屋管理員。注重選拔有一定業(yè)務素質和工作時間、熱心公益事業(yè)、責任心強的農村“五老”、文化愛好者等“新鄉(xiāng)賢”擔任管理員,引導和激勵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基層干部參與管理農家書屋,探索將農家書屋管理納入村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或村綜合文化專干崗位職責、管理員作為政府購買服務的文化崗位。定期組織管理員培訓,對管理員給予必要的補貼,對優(yōu)秀管理員進行宣傳和獎勵。
三要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鼓勵專家為農村閱讀提供專業(yè)指導。支持出版單位與農家書屋“結對子”,推動“三農”出版,助力農村智力扶貧與產業(yè)扶貧。引入競爭機制,以政府購買服務、活動項目補助、定向資金資助、貸款貼息支持等方式,探索農家書屋管理服務外包文化企業(yè)、行業(yè)協會、志愿組織等機構。
四要豐富活動。進一步推廣“星級管理”“書生協管書屋”“休閑讀書吧”做法。結合當地中心工作,在農家書屋開展形勢政策和法治教育宣傳,經常舉辦“書香湖南”全民閱讀活動、農技培訓、科學普及和返鄉(xiāng)下鄉(xiāng)人員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培訓活動,完善就地辦理就業(yè)社保、養(yǎng)老助殘、婦兒關愛、人口管理服務。
五要強化考核評價。建立權責明確、目標明晰、措施得力的管理體系和考評辦法,“自下而上”開展農家書屋效能評價,“自上而下”加強農家書屋考核驗收。改進督查方式,采取隨機抽查,定期與不定期檢查、明查與暗訪結合等方式,及時發(fā)現問題、推動解決問題。對管理先進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依法依紀依規(guī)對管理不善、問題突出的予以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