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雅圖
[摘 要] 口蹄疫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屬于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疾病,不僅是動物身上會發(fā)生,也會傳染給人類,因此,需要相關部門給予高度重視。本文從病例分析、實驗室剖檢、臨床癥狀、防治措施等進行了深度分析,旨在為養(yǎng)殖人員提供有價值的養(yǎng)殖和病害防治建議。
[關鍵詞] 口蹄疫 診斷技術 臨床癥狀 防治
[中圖分類號] S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2-0260-01
1 病例分析
本文以內蒙古烏拉特后旗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收治的一例豬口蹄疫病例為例,當?shù)仞B(yǎng)豬戶房某在2014年攜帶自家病豬到當?shù)胤酪哒?,病豬乳房、口腔黏膜以及蹄部出現(xiàn)了大量水泡,體溫經測量后,一直保持在40攝氏度左右,并且家中已經有2只幼崽死亡。
2 實驗室剖檢
試驗中心取樣2克病豬的水皰皮,加入50%甘油后,進行集中檢驗,并且向其中加入酸堿度為7.6的磷酸鹽緩釋沖液10毫,對其進行血清分離。并將剖檢樣液注射給小白鼠,1-2日齡以及7-9日齡的小白鼠發(fā)生死亡病例,確診為口蹄疫病毒,若是只有1-2日齡小白鼠出現(xiàn)死亡,則需要和豬水皰病進行區(qū)分。
對死豬進行尸體剖檢,發(fā)現(xiàn)在股部、肩腳部以及前臂部位等都會出現(xiàn)嚴重的骨骼變形,病變結構和心肌變化較為相似。在對病變肌肉進行切片觀察時,能發(fā)現(xiàn)灰白色或者是灰黃色條紋斑點,利用鏡檢能見到纖維變性以及壞死問題,有的還會出現(xiàn)鈣鹽的沉著,而鏡檢神經細胞,發(fā)現(xiàn)其出現(xiàn)了嚴重的變性,神經細胞周圍有明顯的水腫問題,淋巴細胞以及膠質細胞甚至出現(xiàn)了血套管問題,噬神經細胞少見。另外,對病體軟腦膜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有明顯的充血和水腫現(xiàn)象,腦干和脊髓灰質也伴有出血點。
目前,較為主流的實驗室血清診斷機制主要包括:補體結合試驗、瓊脂免疫擴散試驗、病毒中和試驗以及間接血凝試驗等[1]。
3 臨床癥狀
病豬若是罹患豬口蹄疫,最明顯也是最直觀的癥狀就是病例中病豬的體態(tài),在口腔黏膜、病豬乳房以及病豬的蹄部都會出現(xiàn)大量的水泡,由于豬口蹄疫的潛伏期能達到18個小時到20個小時,因此,不是十分容易被發(fā)現(xiàn)。病豬的體溫會一直維持在40攝氏度到41攝氏度之間,并且食欲逐漸減退,甚至有些病豬出現(xiàn)了停止進食的情況。對其口腔進行觀察,會發(fā)現(xiàn)有整片水泡,并在病豬的蹄冠、蹄叉以及蹄踵等位置出現(xiàn)紅腫問題,水泡的體積和數(shù)量在逐漸增多。若是水泡破裂,就會出現(xiàn)嚴重的糜爛面,這種感染會在一周自動痊愈。
而對于繼發(fā)性感染較為嚴重的病豬,則會出現(xiàn)蹄殼脫落的問題,病豬的乳房、鼻鏡都會出現(xiàn)嚴重的破損和潰瘍面。另外,對于幼崽,由于自身免疫力較低,會出現(xiàn)心肌炎和急性胃腸炎,最后突然死亡[2]。
4 防治方法或措施
4.1 優(yōu)化疫苗接種
要想從根本上預防豬口蹄疫病,就要從免疫接種開始,集中升級管控工作,建構有效的疫苗接種計劃,確保從根本上減少豬發(fā)生口蹄疫問題的幾率?;镜某绦蛉缦?,母豬要保證每年都要接種相應的高效疫苗3次-4次,并且要在每次進一步加強藥劑的效力。公豬要保證每三個月就接種一次,而后備母豬和年幼公豬需要在配種前進行集中免疫,仔豬在斷奶后的10天到半個月左右,要得到有效免疫,而在一個月后要進行高效加強免疫一次。對于大型養(yǎng)豬場,要保證每三個月到4個月就進行一次免疫,特別是針對疫區(qū)和受到威脅區(qū)域的豬,要采取緊急免疫,一定要保證豬場內部不同的豬都能得到高效免疫。
在第一次接種后要在間隔半個有后,對不同年齡段豬仔進行加強免疫,以免疫情出現(xiàn)反復和擴散,針對受威脅的豬仔也可以使用康復血清進行集中處理[3]。
4.2 強化消毒工作
養(yǎng)殖人員要建立切實有效的消毒防護工作,及時切斷傳播途徑和傳染源,并且保證及時進行消毒工作,只有強化消除病原體,才能從根源提升防治功效??谔阋卟≈饕怯煞悄夷げ《疽鸬?,對于外界因素以及化學消毒有著較強的抗性,對于酸性以及醛類較為敏感,需要相關技術人員進行程序化噴灑。首先要向周圍環(huán)境進行集中噴灑,時間控制在4個小時以上,要對豬舍中的糞便、泥土以及污染物進行集中處理。其次,要對其進行二次噴灑,時間也要在4個小時以上,若是豬舍中是水泥地面,則需要使用自來水進行集中沖洗,在自然曬干后進行三次噴霧。
4.3 集中控制和治療
養(yǎng)殖人員要對疫區(qū)的病毒進行集中防控和隔離,有效封鎖后,對感染病豬進行無害化處理,提高管控和管理意識,針對具體問題進行集中管控,利用1%到2%的福爾馬林對豬舍進行集中消毒后,有效控制并轉移,對于檢驗處的陽性病豬和污染動物要進行集中捕殺,以保證不會出現(xiàn)病情蔓延的問題[4]。而對于病情較輕的病豬,要進行集中治療,主要是的方式就是肌肉注射,能有效緩解病豬的口蹄疫癥狀,治療量為每瓶高科口蹄靈20ml,主要應用于200斤體重的病豬,而對于400斤體重的疑似病豬要注射每瓶20ml的預防量,隨著病情減緩,預防量減半。
結束語
總而言之,針對豬口蹄疫問題,相關治療人員要針對具體病癥進行及時處理,并且提升整體管理效果和管控措施的實效性,減少傳播范圍的同時,進一步提高病情防疫管控措施的切實可行,也提升整個管理系統(tǒng)的控制能力,保證防疫效果的最優(yōu)化,也提升整體管理項目的實際社會價值,減少病豬帶來的經濟損失和社會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厙大亮,李冬.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在口蹄疫診斷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4,27(29):27-32.
[2]劉成山.豬口蹄疫的診斷及防治策略探析[J].北京農業(yè),2015,11(14):213-213.
[3]王燕.試析獸醫(yī)臨床檢查注意事項及豬口蹄疫診斷與治療[J].新農村(黑龍江),2016,14(06):89-89.
[4]曾剛秀,曾玉梅,盛賢均等.口蹄疫診斷和動物體對病毒抗原的免疫反應[J].畜禽業(yè),2016,23(0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