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積霞
[摘 要] 近年來,我國玉米生產無論是播種面積,還是單產和總產量,均呈穩(wěn)定增長的趨勢,但由于我國玉米生產規(guī)?;⒓s化程度低,勞動效率低,使得產出的籽粒品質不優(yōu). 本文主要從品種選擇、施肥、播種、灌溉、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介紹了積石山縣地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 地膜玉米 高產栽培 技術 積石山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2-0197-01
積石山縣是以種植業(yè)為主的農業(yè)縣,也是國列省扶的貧困縣之一,人均耕地不到1.3畝。玉米是本縣高產糧食作物之一。縣上歷來重視玉米生產的發(fā)展。特別是近幾年積極調整農業(yè)種植結構,充分利用資源優(yōu)勢,玉米產業(yè)已成為我縣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yè)。實踐證明玉米的高產栽培技術,既能增加產量又能促進增收。我們結合多年的種植經驗,總結出了適合我縣的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1 整地保墑
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耙地,以利秋冬積蓄雨雪,開春解凍后及早耙耱鎮(zhèn)壓,清除雜草。做到地無大土垡,表土疏松,地面平整。
2 測土配方,科學施肥
結合本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進行了土樣采集,養(yǎng)分測定。并按照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底肥與追肥相結合的原則。根據玉米各生育期需肥規(guī)律,參考地力和本地傳統(tǒng)施肥經驗,一次性施足底肥:一般每畝施優(yōu)質腐熟農家肥3000-5000千克,復合肥40千克,鋅肥(硫酸鋅)2千克,尿素20千克。在大喇叭口期每畝施增穗肥尿素20千克。
3 試驗示范,更新品種
根據近幾年本縣玉米雜交種引進試驗示范和篩選。在高產創(chuàng)建項目示范區(qū)。選出了在海拔2000左右地區(qū)適合種植高產優(yōu)質的中晚熟玉米品種以豫玉22號、酒單125、敦玉10號、隆豐9號等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區(qū)種早熟品種如酒單4號、先玉335.均采用包衣種子。徹底淘汰了退化品種。全面實現了新品種的更新。
4 秸稈還田,旋耕深施
經過近幾年的試驗證明,秸稈還田(前茬作物為小麥,油菜,機收后把秸稈深旋耕),既能改善土壤結構,又能使土壤有機質和有益微生物增加,特別是還予土壤急需的鉀肥。這樣使地下形成沃土,土壤疏松,保水 保肥,增強了抗旱能力。
5 起壟覆膜
水澆地用步犁或機械起壟,對坡地要沿等高線開溝起壟,要求壟和壟溝寬窄均勻,壟脊高低一致。一般在3月上中旬耕作層解凍后就可以起壟。起壟后用寬120厘米。厚0.008-0.01毫米的地膜全地膜覆蓋,每畝用量為約6千克。
5.1 改人工播種為機械播種,提高了播種質量,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播種量為每畝4-5斤。節(jié)約了成本。盡量做到一塊地一次播完。達到了“一次播種保全苗”實現了苗齊,苗勻,苗壯目標。本縣一般4月中旬播種。肥力較好的地塊每畝保苗3500-4500株,肥力較低的地塊每畝保苗3000-3500株。
6 田間管理
播種完后要勤查看。一旦發(fā)現玉米幼苗鉆入地膜內,應及時把幼苗從膜孔引出來。還要及時查苗,補苗。當幼苗長到第二,三片葉展開時即可開始間苗,去掉弱苗。幼苗長到四片葉時即可定苗,保留健壯整齊一致的幼苗。若有分蘗產生要及時去掉,以免消耗養(yǎng)分。
7 病蟲害防治
7.1 地下害蟲危害嚴重的地塊,整地起壟時每畝用4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加細沙土30千克拌成毒土撒施。
7.2 玉米出苗后若出現地老虎,金針蟲等蟲害,可用敵殺死800倍夜或90%敵百蟲1000倍液噴施幼苗,效果良好。
7.3 防治玉米螟,在大喇叭口期用3%辛硫磷顆粒2.5千克、畝加細沙6-8千克撒入心葉,每株2-3克或90%晶體敵百蟲1500倍液灌心,或每畝20%康寬5-10ml或克暝丹50g加天豐素8ml兌水30-40kg噴霧。
7.4 防治蚜蟲,紅蜘蛛等害蟲4.5%高效氯氟氰菊酯60ml加1.8%蟲滿克20ml兌水30-40kg噴霧。
7.5 防治玉米褐斑病,大小斑病,注意7-8月份天氣變化情況,若遇高溫髙濕天氣,每畝可用40%克瘟散乳劑15克加水15千克或50%的多菌靈,或50%甲基托布津懸乳劑500-800倍液葉面噴灑。
8 適當延遲收獲
在我縣玉米正常收獲一般9月中下旬進行。但根據近幾年氣候因素等各方面的經驗證明對中晚熟品種可以延遲到10月中下旬進行玉米晚熟期收獲,同比蠟熟期增產5-7.5kg/畝。
參考文獻
[1]薛小花,吳改香,陳寧,亢武俠,王少杰.地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中國種業(yè),2011,08:82-83.
[2]吉米麗姑麗·艾孜則,熱比汗·艾力,麥麥提江·阿布力米提.地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4,22:210+209.
[3]李仙會.地膜玉米的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yè)與技術,2014,06:104.
[4]杜立志,王越人,馬鳳有,王平,康恒,張曉梅,李杰,王曉薔.地膜覆蓋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7,05:104-106.
[5]董文會,謝張軍.地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探討[J].北京農業(yè),2012,2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