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麗+王磊+田喜敏
[摘 要] 從生產A級綠色食品要求的角度,結合鄭州市的實際,介紹沙地蓮藕的生產技術操作規(guī)程,注重生產性和操作性。
[關鍵詞] 綠色食品 蓮藕 生產技術 規(guī)程
[中圖分類號] S64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2-0194-01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A級綠色食品蓮藕術語及定義、產地環(huán)境質量、栽培技術、施肥技術、病蟲草害防治、采收等技術標準等。本規(guī)程適用于鄭州市綠色A級食品蓮藕的生產。
2 術語及定義
2.1 A級綠色食品蓮藕是指產地環(huán)境符合NY/T391標準要求,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及操作規(guī)程要求進行生產,產品質量經專門機構檢測認定符合綠色食品標準,并許可使用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2.2 淺水藕:適宜栽培在水深為 5~20cm的蓮藕栽培品種。
2.3 母藕:蓮鞭初期節(jié)間較短,以后延長,到結藕期節(jié)間又縮短,先端的幾個節(jié)間積累養(yǎng)分,形成縮短肥大的根狀莖。
2.4 子藕:新藕第二、三節(jié)上抽生的分枝。
2.5 立葉:葉片高大,葉柄粗硬,柄上到生剛刺,挺立出水的荷葉。
2.6 終止葉:最后一片葉,著生于新藕節(jié)上,葉片小而厚,葉色濃綠,葉柄短而細,光滑無刺或少刺。
2.7 藕頭:新藕先端較短的一節(jié)。
2.8 后把:立葉的下部。
2.9 種藕:具有品種特征、藕頭飽滿、頂芽完整、藕身肥大、藕節(jié)細小、后把粗壯、無病蟲害和色澤光亮的母藕,或粗壯、至少有 2 節(jié)充分成熟藕身、頂芽完整的子藕。
3 產地環(huán)境條件
綠色食品蓮藕露地生產產地環(huán)境應符合 NY/T 391 的要求。以土壤酸堿度為 pH 值為 5.6~7.5、含鹽量在 0.2%以下、有機質豐富的沙壤土為宜,具有常年保持 5~20cm 深水層的條件。
4 栽培技術
4.1 藕田的選擇 種植淺水藕應選靠近水源、排水方便且交通便利的地方,要集中連片,便于灌溉、運輸、田間技術指導和管理。
4.2 建節(jié)水蓮池 選好地塊后先測出池址四角水平,然后沿四周下挖50厘米,把挖出的土沿溝外沿壘成高30厘米、寬50厘米的土埂,并夯實。為防止土埂塌方,應稍向外傾斜,然后從一邊下挖深50厘米、寬2米的槽,在槽內和墻體上鋪薄膜,再挖第二槽,將第二槽土堆在第一槽的薄膜上,依次循環(huán),待最后一槽鋪上薄膜后,再把第一槽的土填進去。建造該池的要點是:地基要夯實,薄膜要選0.08~0.1毫米、寬7~8米的優(yōu)質產品,薄膜連接處要重疊20厘米,并用塑料快干膠粘牢。
4.3 平整土地 藕田選定好以后,要及時平整土地,清除雜草和往年的枯葉及藕鞭等殘留物,整平地面,以免灌水后藕田深淺不一。
4.4 種藕選擇
選好種藕,如鄂蓮5號。種藕應適當帶泥,隨挖隨栽,用種量為 400~600kg/畝,或具頂芽1000~2000 個。
4.5 施肥
執(zhí)行NY/T394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底肥為主、追肥為輔。一般每畝施用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 2500~3000 kg,15-15-15三元復合肥 50kg作基肥。多施有機肥可以減少藕身附著的紅褐色銹斑。
4.6 定植
4.6.1 定植時間
藕蓮要求高溫、多濕的環(huán)境,藕蓮栽植過早,水溫、土溫都較低,則不利于其發(fā)芽,種藕易爛;栽植過遲,莖芽過長,栽植時易受損傷。鄭州市定植時間一般在清明至谷雨(4月6日至4月21日)栽植。
4.6.2 定植方法
定植密度為行距為1.6~2.5米,株距為1.0~2.0米,每畝栽 120~400 穴,每穴排放母藕1支或子藕 2~4支。將種藕以與地面呈 20 度角斜插田中,藕頭入土深 5~10 cm,后把節(jié)梢露在水面上。
栽植時原則上一般要求田塊四周留空頭1米,邊行藕頭一律朝向田內,各行種藕位置最好相互錯開成梅花形排列,便于葉片在田間均勻分布。
4.7 田間管理
4.7.1 水位調節(jié)
藕田水位管理原則是:水層深度前期淺,中期深,后期又淺。具體做法是:在藕蓮栽植初期應保持3~5厘米深的淺水,以利發(fā)芽;栽植后15天內水位以不超過7厘米為宜。出現立葉2~3片時,水位加深到10厘米左右,再隨著氣溫的升高,水位可逐漸加深到12~20厘米。后期立葉滿田并開始出現后把葉時,水位落淺到10厘米左右。結藕期以淺水5~10厘米為宜。
4.7.2 追肥
一般追肥2~3 次,第1次在 1~2 片立葉時,每畝撒施硫酸鉀 10 kg、尿素 10 kg 或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 1000 kg;第2次在 5~6 片立葉時,每畝追施 15-15-15 三元復合肥 20~25 kg;第 3 次于終止葉出現時,每畝追施尿素 15~20 kg 或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 1000~1500kg。若7月上中旬采收嫩藕,或植株長勢較旺,則不進行第3次追肥。
4.7.3調整植株 藕蓮的植株調整工作包括轉藕頭、摘老葉、曲折花梗等。
1)轉藕頭 從植株抽出立葉開始,靠近田埂的藕蓮應定期轉梢,每月需轉梢1次。夏至、立秋為植株旺盛生長期,每隔2~3天應轉梢1次。轉梢宜在晴天下午進行。
2)摘浮葉、黃葉、老葉 當藕葉布滿藕田時,須將遮蔽在立葉下層的浮葉,或變黃、衰老的早生立葉和枯葉等及時摘除,以利于藕田通風透光,提高水溫、地溫。
3)曲折花梗 藕蓮現蕾后可將花梗曲折,但不可折斷,以防止雨水自斷處進入底部藕內而造成爛藕。
4.8 病蟲雜草防治
4.8.1 主要病蟲害:腐敗病、褐斑病、蚜蟲、斜紋夜蛾、稗、莎草等。
4.8.2 病蟲草害防治原則
對田間病蟲草害進行防治,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應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優(yōu)先使用物理、生物等防治技術,科學使用農藥,所使用的藥劑符合NY/T 393準則。
5 采收
嫩藕于7月上中旬、終止葉的葉背呈微紅色、基部立葉的葉緣開始枯黃時挖??;老藕,于9月以后至翌年4月、全部葉片枯黃時挖取。采收時,應保持藕節(jié)完整、無明顯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