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夢玲 (上海師范大學 200000)
淺談隋唐人物畫和宋元面相學的成熟發(fā)展
唐夢玲 (上海師范大學 200000)
隋唐兩宋人物畫的深入發(fā)展和宋元面相學的相關著作,對于現(xiàn)代研究古代人物繪畫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珍寶。人物畫從唐開始,進入了成熟階段,人物畫達到了更具有表現(xiàn)力的新階段。五代兩宋時期,工筆人物也已經(jīng)全面發(fā)展,由于宮廷畫院的興辦,工筆使得人物畫更加精致、真實。本文將以時間為脈絡,淺析隋唐人物畫中人物形象與面相五官,試探究中國古代人物畫與面相學的關系。
隋唐;人物畫;宋元;面相學
1.吳道子和他畫的鐘馗
對于鐘馗捉鬼的故事,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宋朝沈括的著作《夢溪筆談.補筆談》里有相關的記載,大致為唐明皇李隆基有次身體抱恙,醫(yī)生診治后不見好轉(zhuǎn)。一次做夢夢見一個頭戴皂帽,光著雙腳的大鬼捉住了一個身穿紅色衣服的小鬼,唐明皇問大鬼是何人,大鬼告訴他,自己名叫鐘馗,考武舉落第,立誓要為陛下除去天下妖孽。唐明皇醒后,不久恢復了健康。找到畫工吳道子,把夢境告訴了他。吳道子按皇帝所述,畫了一幅鐘馗像見圖1。唐明皇看到畫后非常高興,對吳道子說:“為什么你畫的和我夢到的一模一樣?”
圖1 鐘馗捉鬼圖 吳道子
圖2 鐘馗像 任伯年
吳道子可以根據(jù)唐明皇描述的一個夢境清楚準確地描繪出唐明皇夢境中的鐘馗像。這就體現(xiàn)出面相學的重要性,運用相學來分析鐘馗的造像(圖2)。
(1)印堂川字紋
面部眉毛之間叫印堂,如果印堂上有
垂直線的皺紋,就是川字紋。擁有這樣額頭的人不多見,一般他們的性格剛毅頑強,有大將之風范。
(2)粗眉
男性擁有較粗且濃密的眉毛并呈螺旋之勢生長,其性情會比較積極而好沖動,脾氣暴躁,同時也具有雄心壯志,為人正直。
(3)鼻子準頭
鼻子準頭有肉的男性,一般多是憨厚有情有義之人。
(4)胡須
胡須長得多且頭發(fā)也濃密,此人多有點粗野的味道,是忠誠有義的好朋友。
(5)眼睛
通過觀察一個人的眼睛眼神等,人們能夠比較直觀準確地了解這個人的脾氣
性格品質(zhì)等。鐘馗的眼睛明顯眼白多,眼珠細小,不論下三白還是上三白,都表明此人個性主觀念強。
書中有記載“寫真一事,須知意在筆先,氣在筆后,分陰陽,定虛實,經(jīng)營慘淡” 。我想?yún)堑雷釉谄鸸P畫鐘馗時,應該也是在心中先以鐘馗的性格構(gòu)思好了其樣貌,才能畫出唐明皇夢中的鐘馗形象。
2.張萱和他的《搗練圖》
由于人們對于美的選擇有所改變,這也導致了畫家在畫面中刻畫人物形象的改變?!稉v練圖》(圖3)中“豐頰秀眉”的人物造型正是盛唐時期仕女畫的典型造型。
圖3 搗練圖(局部)唐 張萱
唐朝時期的美人相,為面部到身材的豐滿圓潤,彎曲的眉毛和細長的眼睛,瞳孔小,紅潤的兩頰和櫻桃小口。圖3搗練仕女的眉形清秀,面貌端莊溫婉,心思細膩。嘴巴小巧而飽滿立體,體現(xiàn)出人物心思縝密,做事細心的特點。
3.閻立本和《歷代帝王圖》1
如今我們看到的《歷代帝王圖》多為后人的摹本,刻畫了從漢代到隋朝間13位帝王的形象。閻立本畫帝王圖,主要是注意刻畫人物面部表情、眉宇氣息和嘴唇間細小的表情,表現(xiàn)出帝王們不同的性格特點。通過分析個性憨厚的劉備、粗野且智慧的宇文邕及外表柔軟內(nèi)心兇殘的楊堅三位帝王的畫像,結(jié)合面相學的知識,來感受這些帝王由畫像體現(xiàn)出來的帝王氣勢。
(1)劉備
劉備是三國時期蜀漢的開國皇帝,為人謙虛和平,對于一般人能夠不計較自己的身份去和別人結(jié)交,一直以來以仁德被世人稱贊。圖4中劉備的面部,眉毛平直眉尾向上挑,這樣的人剛正不阿。眼角上揚,此長相的人具有很強的上進心。劉備最具特色的就是他的耳朵,兩耳垂肩,異于常人,耳朵長又大,這個人的耳根子軟,容易原諒別人。這和劉備憨厚的性格很相符。
圖4 《歷代帝王圖之蜀主劉備》唐 閻立本
(2)宇文邕(yōng)
宇文邕是北周時期的高祖皇帝。宇文邕自己在生活上要求簡單樸素,好勝心強,做很多事都要求自己能超越古人的作為。他對下屬要求更是非常嚴格。但是宇文邕在行軍打仗方面,卻是一等一的人才,常常親自帶兵上戰(zhàn)場。所以宇文邕素來被評價為粗野卻有策略。
圖5為閻立本描繪的宇文邕的造像,可見其兩頰上也長滿了胡須且較長,與其粗野的性格相當,一個人的性情如何,從他的眼睛是最能流露出來的。畫像中,雙眼大而圓,表明其性格豁達開朗,但露出了下眼白,和人們心中粗野卻有策略宇文邕是相符的。
圖5 《歷代帝王圖之北周高祖宇文邕》 唐 閻立本
(3)楊堅
隋文帝楊堅是隋朝的開國皇帝,齊王宇文憲曾經(jīng)對武帝宇文邕說:“普六茹堅相貌非常,臣每見之,不覺自失,恐非人下,請早除之。”
有位隋朝的作家曾在《天命論》中有記載對于隋文帝楊堅外表的描寫。“帝體貌多奇,其面目有日月河海,赤龍自通,天角洪大,雙上顴骨,彎回抱目,口如四字,聲若釧鼓,手內(nèi)有王文,乃受九錫。昊天成命,于是乎在。顧盼閑雅,望之如神,氣調(diào)精靈,擴囊宇宙,威范也可敬,慈愛也可親。”2
正如閻立本筆下的楊堅(圖6),外表看似柔軟,其實細細觀察,此人并非那么簡單。畫中楊堅的眉毛相較于其他幾位帝王,眉毛要彎細很多,新月眉若是長在男性的面部,會使該男子看起來很懦弱。而露出下眼白,通常都是性格好強、嫉妒心強的人。
隋唐時期是相學的興盛時期,也是人物畫與相學相結(jié)合的進一步發(fā)展時期。
圖6 《歷代帝王圖之隋文帝楊堅》 唐 閻立本
宋代的面相學發(fā)展到了鼎盛時期,宋以后有關于相學的書籍有很多,《麻衣相法》所帶來的影響是最大的。它細致地從發(fā)相、額相、眉相、眼相、鼻相、耳相,介紹了每個人面部所蘊藏的秘密。有了觀察人物面貌而知其內(nèi)心的能力,再運用到繪畫中,則所畫形象將更加生動傳神。
繪畫早期嬰戲體裁的人物畫中,被描繪的孩童多為陪襯的角色出現(xiàn)在畫面里,且涉足嬰戲體裁的畫家甚少。
圖7 秋庭戲嬰圖 宋 蘇漢臣
宋代的蘇漢臣由擅嬰孩畫,他畫的《秋庭戲嬰圖》(圖7),畫面中姐弟二人從發(fā)飾、眉目等方面細致刻畫了孩童那天真童趣的本性。兩個專注于研究棗磨的孩子躍然紙上。
從發(fā)型上觀察兩個兒童,男孩頭頂一片頭發(fā),名為“壽桃頭”,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其含義,男孩小時候留這樣的發(fā)型,寄托了家人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的愿望。
鼻子處用白色強調(diào)出來,也正是面相學中所說的“面有五岳”,再加以凹凸設色法,將面部最凸出的部位用白色顏料加以突出。這樣對五官細致的描繪,對孩子微妙神態(tài)和單純稚嫩神韻的掌握,使得畫面氣息生動活潑,異于那些將孩童畫得老氣橫秋,身體小而樣貌壯的嬰戲圖。
可見掌握一定的面相學知識對于抓住人物神態(tài)及表現(xiàn)人物性格有一定的幫助。
隋唐宋元時期人物畫和面相學都發(fā)展到了鼎盛時期,強強結(jié)合,使得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大量的人物畫家及流傳至后代的藝術瑰寶。面相學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很多相學書應運而生,面相學的知識還被收錄在很多畫史畫論中,人物畫與面相學的關系可見一斑。
注釋:
1.閻立本(唐)繪著《閻立本歷代帝王圖》[M].中信出版社,2016
2.2016 丁皋(清).《傳真心領》[M].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55
唐夢玲(1991),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安徽,學歷:研究生,學校:上海師范大學,在讀,研究方向:國畫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