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糧食生產作為中國經濟向前發(fā)展的重要載體,具有維持市場物價平穩(wěn)的作用,糧食的高產對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深入研究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對我國農業(yè)的發(fā)展、國家經濟實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研究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具體方法,為推廣高產栽培技術提供幫助。
關鍵詞:S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03
1 選用優(yōu)質高產良種
四川榮縣主要推廣Q優(yōu)108、川香優(yōu)3203、川香優(yōu)198、蓉優(yōu)188、宜香907、內香2924、泰優(yōu)99、富優(yōu)21、天龍優(yōu)540、Ⅱ優(yōu)498、Z優(yōu)272、 D優(yōu)158,等品種,各地要因地制宜地選用。
2 掌握播期培育壯苗
2.1 播種期
大面積水稻宜于3月上、中旬播種,再生稻區(qū)宜于2月底—3月初播種;水栽秧田宜于4月中、下旬播種;稻菜連作田宜于5月中、下旬旱育壯秧。
2.2 種子處理
播種前曬種2~3d,種子預浸24h后,用強氯精500倍液浸泡12h進行消毒,再用清水洗凈,浸泡48~72h,每天換溫熱水2~3次,種子脹后催芽(旱育保姆不催芽)。
2.3 旱育整地
旱育秧宜于土質肥沃,水源方便的地塊,如菜地、二季干田。播種前7~10d進行整地,2m包溝開廂,溝寬0.4m,深0.2m,按每8m長廂面施農家肥25~30kg,深挖細碎廂面后,用清水飽灌苗床,便可播種。栽種苗秧每667m2需6m長廂面,栽大苗秧苗每667m2需12m長廂面。按每667m2播量1~1.2kg均勻播于苗床內,再噴濕床面后蓋土,拱架蓋膜進行保溫保濕育秧。
2.4 旱育保姆育秧
經過精選、晾曬的種子用清水預浸20min或12h撈起谷種瀝水;浸后的種子倒入塑料盆中,谷種與旱育保姆的量按3:1的比例,充分攪拌至到拌種劑完全包裹在種子上,稍涼干后播種。(其它方法同上)
2.5 苗床管理
水的管理以床土不干白,苗子不卷葉不補水為準,秧齡1.5~2.5葉時用50%的敵克松1000倍液噴苗1次,防治立枯病;秧齡2.5葉時每667m2苗床用尿素300g,過鈣粉0.5kg、氯化鉀200兌清淡糞水30~40kg潑施,施后及時清水潑苗,防灼傷;3葉期進行通風煉苗,4葉期揭膜露育2~3d移栽,起苗前12h苗床澆水,收汗起苗。
3 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當秧苗長到3.0~4.0葉時中苗移栽,以東西行栽培,寬窄行[1.0+0.8]尺條栽,退窩13.2~16.5cm。中等肥力田塊栽足1.5萬窩/667m2,瘦田栽足1.8萬窩/667m2,肥田1.2萬窩/667m2,拋秧每667m2拋1.5萬窩左右。
4 科學配方,合理施肥
每667m2產500kg稻谷的中等肥力田塊,每667m2施用25%養(yǎng)分的水稻專用肥配方肥40~60kg或每667m2用尿素17~27kg(碳銨50~70kg),過鈣30~40kg,氯化鉀8~15kg,硫酸鋅1~2kg。施農家肥2000kg。農家肥、磷、鉀、鋅作底肥施用;氮肥、底肥、分蘗肥、穗肥泥田按7:2:1;沙田按5:3:2分次施用。
5 抓好稻瘟病、紋枯病、螟蟲等病蟲的綜合防治
5.1 稻瘟病
抓好4個防治關鍵環(huán)節(jié)。稻種消毒:用500倍強氯精藥液浸種12h;帶藥移栽,移栽前用20%三環(huán)唑可濕粉劑750倍藥液浸秧1min再堆悶0.5h或噴秧;葉瘟防治,每667m2用75%豐登(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30g兌水60kg噴霧;穗頸瘟預防,水稻破口期每667m2用75%豐登(三環(huán)唑)40g兌水60kg噴霧預防。
5.2 紋枯病
關鍵是抓好2次施藥時期。即在水稻分蘗盛期至拔節(jié)期孕穗和抽穗期,每667m2用20%井崗霉素可濕性粉劑50g兌水60kg噴霧后,間隔5~7d施第2次藥,藥液必須噴到發(fā)病植株的中下部。
5.3 水稻螟蟲
普治1代螟蟲、狠治2代螟蟲、再生稻區(qū)重治3代螟蟲。每667m2用1.8%阿維菌素75~100mL或1.8%阿維菌素50mL加90%殺蟲單原粉60g,兌水60kg噴霧。其它病蟲害防治見縣植保站信息進行適時防治。
參考文獻
[1]黃英.超級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初探[J].農業(yè)與技術2016(4):
113.
作者簡介:劉貴君(1965-),男,四川榮縣人,助理農藝師職稱,中專文化,工作單位:四川自貢市榮縣旭陽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從事農技推廣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