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通
在美國阿肯色州有一個擁有19個孩子的家庭,爸爸叫吉姆,今年49歲,妻子米歇爾,今年47歲。從1988年到現(xiàn)在,這位妻子分娩十七次,生了十九個孩子(兩對雙胞胎),其中十個男孩,九個女孩,最大的孩子25歲,最小的孩子3歲。
據(jù)美國家庭養(yǎng)育嬰兒的開銷里統(tǒng)計的數(shù)字來看,一個嬰兒一個月的開銷大概200美金的話,一個孩子四年保守地統(tǒng)計大概要花54000美金,那如果是19個孩子呢?
來看看現(xiàn)實中超級大家庭的驚人花費如下:家庭每月平均雜物費:3,000美元。每月家人食用48盒殼片,每天食用36只雞蛋,每月超過1,000只,這些都是為了確保每名小孩健康的基本食品。另外,每天食用5磅火雞肉和煙肉,3大條面包,2個西瓜,3磅青豆,2盤蛋糕,1加侖冰淇淋。
但夫妻倆極其勤奮,從未請過一個保姆;生活中精打細算,經(jīng)常到便宜店、舊貨店、典當?shù)暌约懊绹R姷摹败噹炫馁u”購買需要的物品。自己研制的“洗衣液”、“小孩擦手紙”以及食品汽水等配方。
每天,他們夫婦二人要花上3至6小時,為每名小孩檢查功課和溫習。
而且每天的早餐,他們必須要在前一天晚上便開始準備,她說,這也有利于購買食物,提早知道家里缺少什么。然后,每次用餐時,每名小孩就要排隊,以自助餐的形式供應。
他們的家總共有9間浴室,4間臥室。9名女兒共用一個房間,9名兒子共用另一間臥室,全家人一起用一個大衣柜。這個大家庭,真就像管理一個企業(yè)一樣,還建立了郵件中心,分派各人的信件。
最基本的家務似乎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循環(huán),僅是洗衣服,每星期要清洗35機的衣物。
超級母親米歇爾說,除了兩歲的小女兒喬西之外,其他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工作。為了劃分家務,米歇爾和吉姆把小孩分為兩隊,指定一名小孩為隊長,分別輪流洗碗,打掃或做其他的家務。
為什么美國有些家庭越窮這孩子還養(yǎng)得越多?后來才知道,原來是政府對這類家庭政府有資助福利項目,孩子越多,享受的福利越多。不過,今天說的這一家有19個孩子的家庭,卻不在此范圍之內(nèi)。
這家人住197平方米房子,依靠管理商用房地產(chǎn)維持生計,沒有要美國政府經(jīng)濟上的支持。他們還堅持了現(xiàn)代發(fā)達社會人們很難做到的一點:買房不申請抵押貸款,平常購物不用信用卡,只用現(xiàn)金或隨劃即付的銀行卡支付。足以令人驚異的是,直到現(xiàn)在這個家庭從未向政府申請過救濟,也沒有任何債務。
他們對子女的教育有嚴格的要求和一套明確的計劃,基督教信仰是家庭的教育核心,他們的家規(guī)就是:“耶穌第一,別人第二,自己最后”。
他們每早起來有一起禱告和讀圣經(jīng)箴言書的時間,晚上也會與爸爸一起讀圣經(jīng),然后討論經(jīng)文和如何應用。
此外,他們利用美國社會已經(jīng)較成熟的“在家上學”體系,(主要由母親給子女上課,孩子們都沒有到學校上學,要求在家學完中學12個年級的全部課程)每年他們還會參加集合了家中上學的家庭的研討會。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根據(jù)年齡承擔一定的職責,同時按“大幫小”原則自定幫教對象,幫助母親減輕負擔。從日常起居到外出購物,每個孩子從小被培養(yǎng)有禮貌、講道理、知節(jié)約、勤動手的行為習慣。為了豐富他們的生活和培養(yǎng)才藝,孩子們還在四歲左右開始學習樂器(鋼琴、小提琴和豎琴),有技能的鄰居和朋友常自愿過來給他們施教。
摘自《梅花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