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先導性地位,而廣大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農村基礎教育的成效。教師職業(yè)道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體現,當前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職業(yè)道德素質主流是好的,為農村素質教育作出卓越貢獻,但是也存在一定的職業(yè)道德失范現象,影響教師整體形象。對此,必須著眼全局,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把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失范;師德建設
教育的發(fā)展,教師是關鍵,教師的素質,師德是核心。因此,關注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直接關系到成千上萬農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農村中小學的德育工作,關系到我國教育現代化的整體布局,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未來。對此,總書記強調,“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p>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黨中央著眼全局、立足實際,把鄉(xiāng)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農村中小學教師整體素質是提高農村教育質量的關鍵,進而有助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因此,必須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以職業(yè)道德約束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行為。
一、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綜合素質
根據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內因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根本原因。在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失范這個問題上,內因則為教師自身主觀因素,即教師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偏低、教師法觀念淡薄,不能依法執(zhí)教、心理壓力過大。
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綜合素質,首先要提高教師道德修養(yǎng)。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yè)。作為農村教育工作者,要旗幟鮮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斷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廣大農村中小學教師要不斷錘煉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寬容學生的職業(yè)品質,根據不同性格愛好、不同家庭狀況、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給予不同的關心與幫助。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同學。在處理同事與領導的關系時,要積極關心學校事務,增強協(xié)作能力。
其次,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農村中小學教師專業(yè)水平是影響農村中小學教師整體素質的因素之一。為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專業(yè)水平:第一,不斷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教育,減輕教師的心理壓力。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和關心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合理需求,關心教師的物質、精神需求,為農村中小學教師排憂解難。第二,在完善我國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基礎上,借助新媒體載體對農村中小學教師進行相關理論的教育,并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法,做好自我教育,提高法律素養(yǎng)。
二、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師德管理制度
第一,健全教師準入制度。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已初見端倪。但是,教師教育在一些地方和高校有被弱化和邊緣化的傾向,出現了生源質量下滑、課程內容陳舊等一系列問題。對此,要加大對師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擴大師范院校自主招生,鼓勵高校通過公費培養(yǎng)、設立獎學金等方式吸引優(yōu)質生源報考師范專業(yè)。完善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學單位一體協(xié)同育人機制,優(yōu)化課程內容,加強教育實踐,培養(yǎng)具有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意識的優(yōu)秀教師。
第二,規(guī)范師德培訓制度。首先,提高認識,高度重視農村中小學師德教育,將師德教育納入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工作議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力求將師德教育制度化、規(guī)范化。其次,將職前培訓、崗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采用符合農村中小學教師特點的、靈活多樣的方式,將師德培訓活動切實融入教師教育活動,大力提高師德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長期性。再次,尋找、樹立農村中小學師德典型,發(fā)揮師德榜樣模范作用,激發(fā)師德情感、引起師德共鳴,讓農村中小學教師自覺做到關愛學生、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
第三,健全師德評價制度。農村中小學教師師德評價機制是當前農村中小學校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而現行的農村中小學教師評價機制存在一定的問題和弊端。創(chuàng)立有利于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提升的評價機制:一是對師德評價機制要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建立農村中小學教師評價機制的目的在于監(jiān)督、引導、激勵農村中小學教師教學行為。二是對師德評價內容要堅持多元化。前文指出,對教師評價的主要標準是學生成績和升學率,極少考慮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行為,顯然有些片面。第三,注重師德評價方式多樣化,堅持量化評價與質性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引導農村中小學教師踐行師德規(guī)范,提高師德水平。
三、營造師德建設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
首先,政府加大投入農村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順利開展的物質保障。雖然教師作為知識分子,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傳播者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得到重視,但是,教師尤其是農村教師經濟收入不高的問題仍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這也是農村教師流失的重要原因,也嚴重傷害了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國家應健全教育籌款撥款制度,加大政府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各級政府及教育部門必須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收入和福利待遇,改善農村教師的生活工作環(huán)境,讓廣大農村中小學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敖刂?015年,604個縣的94.9萬名鄉(xiāng)村教師領到了中央財政下達的43.92億元綜合獎勵補助資金?!背思哟笳度耄€可以形成類似“馬云鄉(xiāng)村教師支持計劃”等社會力量關注農村教師教育。
其次,努力在農村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環(huán)境。目前,我國廣大農村地區(qū)都在進行新農村建設,鄉(xiāng)風文明是其要求之一,其中必然包括尊師重教,要使廣大農民充分認識到教師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且,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媒體在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形象構建方面亦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媒體的價值觀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形象。對此,要加大教育宣傳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教育、尊重教師的力度,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要加大宣傳教師職業(yè)的神圣與光榮,呼吁社會關心、理解、尊重教師,真正讓教師感受到教師職業(yè)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要加強師德典型持續(xù)宣傳,充分展示當代教師新形象新風采,引導廣大教師重徳養(yǎng)德,自覺提升師德水平。
【參考文獻】
[1] 本報評論員. 教師要當好學生的“引路人”——五論學習貫徹習近平考察北京八一學校重要講話精神[N]. 中國教育報, 2016-09-15(01).
[2] 忠建豐.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引領中國教育提質發(fā)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教師隊伍建設成果綜述[EB/OL]. 2016-09-10.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1609/t20160910_280695.html
[3] 傅維利. 教師職業(yè)道德教育指南[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 李 愷, 羅 丹. 農村中小學教師流動問題實證考察——基于工作價值、職業(yè)認同與流動傾向間關系的分析[J]. 中國農村考察, 2015(4).
[5] 周宗奎. 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yè)生存狀態(tài)研究[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3).
[6] 劉延東. 在全國鄉(xiāng)村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推進會上的講話[N]. 中國教育報, 2016-09-14(01).
【作者簡介】
吳佳(1994—),女,曲阜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