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擬通過分析《托尼瀑谷》種的主要人物托尼瀑谷在人生的不同時期情感的狀態(tài)——即不自覺的孤獨到意識到自己的孤獨,再到陷入無止境的孤獨當中——來嘗試探究村上春樹筆下這個因名字奇特而導致一生孤獨的人的心理變化。
【關鍵詞】村山春樹;托尼瀑谷;孤獨
《托尼瀑谷》是村上春樹的一篇短篇小說,經(jīng)林少華翻譯后在中國大陸出版(除此之外還有賴明珠等翻譯的繁體中文版本,在這里本文采用的是林少華的版本)。作者在作品中刻畫了一位因有著奇特名字而遭到排斥的人的一生,以及其他各自不同的孤獨著的人們。本文擬通過分析作品當中的主要人物,即托尼瀑谷人生的三個不同時期的不同的孤獨——即不自覺的孤獨到自己意識到的孤獨,再到無止境的孤獨——來嘗試探究村上春樹筆下這個因名字奇特而導致一生孤獨的人的心理變化。本文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簡單介紹作者及作品,以及作者本人對作品的注解;第二部分在詳細分析文本的基礎上,梳理人物的處境和心理變化,分析人物所經(jīng)歷的三種不同的孤獨。
一、村上春樹和《托尼瀑谷》
村上春樹(1949年1月12日—),是活躍在日本文壇的著名小說家、美國文學翻譯家。本人非常熱愛音樂。他從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目前已經(jīng)出版了多部作品。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在日本暢銷四百萬冊,廣泛引起“村上現(xiàn)象”,并被翻譯成中文、英文、德文等在世界各地出版。村上春樹的作品展現(xiàn)寫作風格深受歐美作家影響的輕盈基調(diào),少有日本戰(zhàn)后陰郁沉重的文字氣息。村上本人也因此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zhàn)后時期作家”,并譽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學旗手。
小說《托尼瀑谷》中,故事是由托尼的父親瀑谷省三郎的離家開始的。因為在女人身上惹出麻煩而離開日本,在整個戰(zhàn)亂動蕩的時期,他都在中國上海的夜總會悠閑自得地吹著長號。在經(jīng)歷了生死懸于一線的監(jiān)獄囚禁生活之后,他最終還是得以返回日本。歸國的瀑谷省三郎失去了所有親人。他和幾個舊識組成一個爵士樂隊在美軍基地演奏,并與一個美軍少校成為好友。瀑谷省三郎的妻子在生下一個男孩之后就死了,美軍少校將自己的名字“托尼”給了那孩子。
但這個不像是日本人的名字使得托尼瀑谷被人孤立,成了自閉少年。但他唯獨對畫畫,尤其是畫機械極其投入,后來成了相當有錢的插畫家,與一個衣著得體優(yōu)美的女子相戀、結(jié)婚。但后來妻子的服裝購買欲卻愈發(fā)嚴重,無法自制。在托尼的提醒下妻子決定控制自己,結(jié)果在送返衣服歸來的路上遭遇車禍身亡。
失去了妻子的托尼希望雇用一位與妻子身材相仿的女子,要求她穿著已故妻子留下的大量服飾在自己身邊工作。女子在試衣服時不能自己地哭泣起來,使得托尼很疑惑。最終托尼還是取消了雇用女子的決定,將衣服都賣掉了。兩年后瀑谷省三郎也死去了,留下了大量唱片。托尼將它們收在原來放衣服的屋子,并在一年后將它們?nèi)抠u掉了。唱片消失后,托尼瀑谷這次真的成了孤身一人。
短篇小說《托尼瀑谷》最初于1990年6月發(fā)表在雜志《文藝春秋》上。但在1991年講談社的《村上春樹全作品》出版時,據(jù)村上春樹本人所說,“《托尼瀑谷》是在其(《眠》,筆者注)一年左右之后寫成的,原本是為《文藝春秋》所寫,但在這里所收錄的是擴寫之后的版本……我最初寫了長版的《托尼瀑谷》(a),然后刪除、剔去多余的部分,就誕生了這一版短版的《托尼瀑谷》(b),并將其刊載在《文藝春秋》上。而此次收錄全集之際,我又將(b)重新進行擴寫,以此寫成了長版第二版(c)?!贝迳洗簶涞淖髌吩诎l(fā)表和收錄之時幾經(jīng)改稿的情況并不少見,其中不乏如同《盲柳,眠女》一般連作品題目都做了變化的例子。“就是被問到為什么要做這么麻煩的事情,我自己也不太清楚。但是總之就是想嘗試將它(《托尼瀑谷》)進行擴寫和縮寫?!辈⑶摇盁o法比長版更長,也無法比短版更短了?!保ā蹲允銎渥?新的胎動》)而在1996年出版的短篇集《萊辛頓的幽靈》中所收錄的長版《托尼瀑谷》又在原來長版的基礎之上進行了一定的修正和改動。
至于寫《托尼瀑谷》的契機,村上本人在《自述其作 新的胎動》中說道:“從我很久以前在夏威夷的毛伊島上,花了一美元買到了一件上面印有TONY TAKITANI字樣的T恤時起,我就想寫這篇關于托尼瀑谷的故事了。我并不知道這件衣服到底是為了什么目的而做成的。也許是什么店的名字,或者也可能是為了選舉做的應援衫。總之無論如何,從我買到它那時起,我就無論如何都想寫一篇名為托尼瀑谷的小說。每當我穿著那件T恤,總能感受到那個名為托尼瀑谷的人渴望我將他的故事寫出來似的。但是我從沒想過最后寫出來會事這樣的一篇小說。當然托尼瀑谷是架空的人物。以后我還想寫點什么關于他的東西。”
如前所述《托尼瀑谷》最初發(fā)表于《文藝春秋》上,后于2002年經(jīng)簡·魯賓翻譯為英文刊登在《紐約客》(2002年4月15日號)上。并于2006年7月收錄在短篇集《盲柳,眠女》之中。
原作于2005年由市川準掌鏡拍成電影(譯名“東尼瀧谷”),并獲得第57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會特別獎等多個獎項和其他獎項的提名。
二、《托尼瀑谷》中托尼不同時期的三種孤獨
托尼瀑谷是全文重點描寫的對象,他從青少年時期不自覺的孤獨,到意識到自己的孤獨再到失去妻子,嘗試掙扎之后放棄,又經(jīng)歷了父親的死亡,在賣掉父親的遺物爵士樂唱片之后陷入的徹底的無盡的孤獨之中。托尼的一生——當然直到最后他還一個人活在自己的房子里,“變成了真正的孤身一人”——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不自覺的孤獨,意識到自己的孤獨,再到最后徹底陷入無法擺脫孤獨當中。
第一個階段,不自覺的孤獨:
首先是由家庭環(huán)境造成的孤獨。托尼的母親在生下他三天后就去世了,在父親不管不問的家庭環(huán)境下長大的托尼習慣了所有事自己動手,也習慣了一個人生活。可以說,他的童年時期是在一種親情極端匱乏的狀態(tài)下度過的。
其次是自己的名字隔斷了與他人的聯(lián)系的可能性而產(chǎn)生的孤獨。因為奇特的名字而帶來與他人交流的困難,也就是說他的名字隔斷了他與他人進一步交流、產(chǎn)生更深刻的聯(lián)系的可能性?!叭欢捎谌チ诉@么個名字,孩子在學校里被嘲笑為混血兒,一道出名字對方就露出莫名其妙或不無厭惡的神情。很多人都認為那類似惡作劇,甚至有人為之惱火?!?/p>
學運大潮,環(huán)境的孤獨。在經(jīng)歷了親情缺失的童年期之后,托尼的青少年時期也浸淫在一種不可自拔的孤獨當中。他缺少親情,同時也缺少友情。“那是個年輕人身體力行地以暴力性反抗權威和體制的時代,所以四周幾乎沒有人對他畫的極其實用性的畫給予評價”。自己的繪畫天賦抹殺了自己的煩惱的可能性,也抹殺了自己與他人擁有共同煩惱、進而產(chǎn)生共鳴的可能。“在周圍青年男女困惑、摸索、煩惱的時間里,他不思不想不聲不響地只管描繪精確的機械畫?!痹谶@里,畫機械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機械本身具有一種量產(chǎn)的物品。具有整齊均一的特性。在托尼看來,同學們所說的優(yōu)秀的畫作只是不成熟的、丑陋的東西,而他自身所描繪的是一種機械性的重復。無論是奇怪的名字也好,本身不與他人產(chǎn)生更深刻的聯(lián)系的性格也好,看似逃避于精準的機械的作畫世界,倒不如說是一種無意識的對回到規(guī)矩井然的世界的渴求。
第二個階段,意識到自己的孤獨:
認為自己永遠也不會結(jié)婚的托尼遇到衣著優(yōu)美的女人,“那姑娘一身舒心愜意的打扮,令他大為折服,甚至不妨稱之為感動”“她穿的十分自然十分優(yōu)美,宛如一只即將展翅飛向遙遠世界的小鳥裹挾著一身特殊的風,衣服也仿佛由于裹在她身上而獲得新的生命?!钡峭心釓乃砩细惺艿搅送瑯拥摹叭笔Ц小薄叭欢砩嫌质裁礀|西強烈地叩擊著他的心,幾乎第一眼看到時他就覺得胸口悶得透不過氣。至于她身上到底有什么那般強烈地叩擊他的心,他自己也不清楚,就算清楚也不是語言能說明的”。因為這名女子與眾不同“美”,托尼突如其來地陷入愛情之中。女子的出現(xiàn),讓缺失了“親情”和“友情”的托尼感受到了“愛情”,也讓他第一次深切意識到了自己的孤獨。
在意識到自己的孤獨之后,托尼開始有意識地試圖擺脫自己曾經(jīng)不自覺得孤獨的狀態(tài)。他開始約見那名女子,并在第五次見面后托尼向她求婚。而沒有得到答復的一段時間,托尼“每天獨斟獨飲。工作干不下去,孤獨陡然變成重負把他壓倒,讓他苦悶。他想,孤獨如同牢獄,只不過以前沒有察覺罷了。他以絕望目光持續(xù)望著圍攏自己的堅實而冰冷的墻壁”,甚至到了“假如她說不想結(jié)婚,他可能就這樣死掉”的地步?!八业焦媚?,詳細說了這番感受。說自己人生是何等孤獨,說迄今為止失卻了多少東西,說是她讓自己察覺到這點”。
托尼并不是自己喜歡才使自己處于孤獨之中的,這從他等待女子的答復以及兩人在婚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他的反應就可以得到充分佐證:托尼懼怕失去。“早上睜開眼睛就找她,見她睡在身邊就松一口氣,見不到她就一陣不安,滿房子找來找去”,對于意識到自己長期浸淫在不自覺的孤獨中的托尼來說,“不孤獨”反而成了一種奇特的狀態(tài),帶給他非常復雜的感受:“他因不孤獨而陷入一旦重新孤獨將如何是好的惶恐之中,他不時想到這一點,每次都嚇出一身冷汗”。這種惶恐一直持續(xù)了三個多月。
在夫妻二人去聽瀑谷省三郎的演奏時,托尼意識到父親的演奏中不一樣的地方。雖然他知道與孩提時代所聽到的父親的演奏相比有了變化,而具體是什么變化托尼也說不上來。瀑谷省三郎的演奏依舊如故,而改變了的其實是與妻子結(jié)婚后獨孤得到了拯救的托尼瀑谷本身。
第三個階段,徹底陷入到無法擺脫的孤獨之中。
妻子終于因為膨脹的服裝購買欲望而死,失去妻子的托尼,招聘身材與已故妻子相同的女助理,并且提出將她留下的衣服當作工作服來穿的要求。文本中托尼是為了漸漸接受現(xiàn)實而作此決定?!拔覜]有別的意思,無非需要時間來習慣妻子不在這一事實罷了。就是說,我必須要一點一點調(diào)整我四周空氣壓力那樣的東西,需要這樣的階段。這期間希望你穿她的衣服呆在身邊,這樣,我就可以將妻子已經(jīng)不在人世這一情況作為實際感受來把握。”因為無論是誰,即使穿上妻子的衣服也不會真的如同妻子那樣能夠撫慰自己的孤獨。因為別人無法給予衣服“生命”。因為妻子所特有的“缺失感”,使其牢牢吸引了同病相憐的托尼的目光,而又是妻子這種不得不通過大量衣服來填補的“缺失感”將她推向了死亡。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妻子的理由,也是托尼希望達到的“以女子的存在來提醒自己妻子已經(jīng)死去的事實”這一目的。
但在這里,筆者認為除了托尼自己的說辭外,同時應該結(jié)合托尼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和情感狀態(tài)進行分析。筆者認為托尼此舉只是在試圖逃避。在經(jīng)歷了青少時期長期不自覺的孤獨之后,他通過與妻子的結(jié)合而獲得短暫的拯救。妻子的死又將他重新推回孤獨的深淵之中。對于曾經(jīng)在新婚時期就恐懼失去妻子的托尼來講,真正的失去是非常難以接受的。所以筆者認為,無論托尼告訴女子的理由是什么,他想要雇傭她極有可能是為了制造妻子在世的假象。希望通過這個假象緩解自己的孤獨。而正如上文所分析的,托尼看到在衣帽間哭泣的女子,看著沒有妻子就失去“生命”的衣服,終于意識到一切已經(jīng)結(jié)束,承認再怎么努力也無可挽回。正如他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名字一樣,不得不接受這個現(xiàn)實。于是他改變主意,并沒有如言雇用女子。
而隨后托尼則迎來了父親的死亡。托尼賣掉所有的唱片,沒有任何積極的暗示,成為徹底的孤家寡人?!耙淮蠖殉瑥氐紫е?,托尼瀑谷這回真正成為孤身一人?!蔽谋镜淖詈笤俅纬霈F(xiàn)“孤獨”一詞,確實在“唱片”消失之后,那么無論是并且意識到自己的“孤獨”托尼,還是在世上的最后一個親人死去之時的托尼,都不是他“真正的”孤獨的時刻。在托尼深刻認識到孤獨之后卻失去救贖,幾經(jīng)掙扎直到最后自己親手放棄與親情,友情,愛情的所有聯(lián)系之后,他才陷入了真正的無盡的孤獨之中。
三、結(jié)論
本文在分析了作者對作品當中的主要人物托尼瀑谷的描寫的基礎上,將托尼人生中的三個不同時期的不同的孤獨——即不自覺的孤獨到自己意識到的孤獨,再到無止境的孤獨——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解剖,并嘗試對托尼瀑谷的一些行為進行了解讀,探究了村上春樹筆下這個因名字奇特而導致一生孤獨的人的心理變化。
【參考文獻】
[1] 村上春樹. 「トニー滝谷」『村上春樹全作品1979~1989』[M]. 講談社, 1991(7),8.
[2] 村上春樹. 「自作を語る 新たなる胎動」『村上春樹全作品1979~1989』[Z]. 講談社, 1991(7),8.
[3] 山根由美恵. 「絶対的孤獨の物語 村上春樹『トニー滝谷』『氷男』におけるジェンダー意識」[J]. 『國文學攷』 広島大學國語國文學會, 2010(3).
[4] 村上春樹, 著. 林少華, 譯. 列克星敦的幽靈[M].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9(8).
【作者簡介】
陳源(1991—),女,漢族,河南焦作人,碩士學位,單位:吉林大學,主要研究方向:日本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