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歐洲中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奧地利,是個小巧而精致的山地國家。阿爾卑斯山脈貫穿奧地利的西部和南部,使得這里成為冬季運動的天堂。這里分布著眾多難度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美麗冰瀑。作為在鄰居德國旅居多年的資深戶外愛好者,夏語冰每到冬季都會約上繩伴一起鉆進(jìn)奧地利的山谷,尋找那些讓人迷戀的冰瀑,留下許多印在心中的故事。
坐車通過勃朗峰隧道,恍惚憶起2014年時,坐在金冰鎬獎組委會提供的從庫馬約開往霞慕尼的大巴車上也是通過這里,我身邊是加拿大人Ian Welsted,他手里捧著獲得的金冰鎬,樂得合不攏嘴。Ian和Raphael Slawinski剛剛因為K6 West的攀登和Ueli Steck(安納普爾娜南壁單攀)一起獲得了2014年的金冰鎬獎。Ian和我聊起了攀冰,在得知我經(jīng)常在奧地利攀冰之后,Ian 問道:“我聽說在阿爾卑斯地區(qū)攀冰,經(jīng)常有好幾組人同時爬一個冰瀑,是真的嗎?” 在得到了我肯定的答復(fù)后,他搖搖頭說:“不可思議,太瘋狂了。在加拿大絕不會這樣?!保ㄗ?) 時間已經(jīng)接近午夜,車默默地在勃朗峰隧道里行駛,這些年攀冰的經(jīng)歷一幕幕地在我的腦海里閃過……
沖墜
奧地利,Lüsens,Sellrain山谷,Easy Afternoon冰瀑(悠閑的下午,WI4,80米)。我掛在第一個繩距的保護(hù)站上,看著繩伴領(lǐng)攀第二個繩距。他在我右側(cè)上方四五米處,正在攀爬一段大致兩米多的較為陡峭的冰壁,一根冰錐打在陡峭的冰壁開始的地方??吹剿粑_始急促,我提醒他再打一個冰錐。“算了吧?!彼f,“馬上就上去了?!?這時他快爬過冰壁的頂端,兩支冰鎬都打到了冰壁頂端較平的地方。突然間,一聲驚呼,“?。。。 本驮谒敫M(jìn)一步時,冰鎬脫落了,整個人從冰壁上摔了下來,我用盡全身的力氣拉住繩索,整個人都趴向了保護(hù)站。繩伴從我身旁滑墜而過,我看到他那張極度驚恐的臉,真的就是那種動物在面臨死亡之前的絕望。我當(dāng)時不會預(yù)料到的是:這個驚恐的神色會從此像夢魘一樣,緊緊纏繞著我的攀冰領(lǐng)攀能力,使其退回到嬰兒的狀態(tài),甚至幾乎把它扼殺在搖籃里。
重生
7年之后,奧地利,Maltatal溝,Kathedrale冰瀑(大教堂,WI5+,300米)。這是我和Axel頭一次搭檔攀冰。Axel是個土木工程師,因為特別喜歡攀爬,就辭了工作,把所有時間都用在攀爬上,有一年他在一個冰季里在阿爾卑斯山爬了100多條冰瀑。第一天我們攀爬了一個比較簡單的冰瀑布。在我跟攀上來之后,Axel說太冷,讓我接著保護(hù),他繼續(xù)領(lǐng)攀。我雖說有些不情愿,但是也沒多說什么。當(dāng)晚就餐時,看到網(wǎng)上有人說當(dāng)天爬了Kathedrale,冰況不錯,讓我們都很興奮,決定第二天去爬。
Kathedrale冰瀑雖然有300米長,但是只有在倒數(shù)第二段繩距,有一段30~40米的冰壁比較垂直,有WI5+的難度。當(dāng)我們爬到這段繩距時,Axel問我想不想領(lǐng)攀,當(dāng)時我很詫異,也有些猶豫。“去爬吧!”Axel鼓勵道??粗谥虚g那道明顯的攀爬痕跡,我在心跳加快的情況下決定領(lǐng)攀。也許是Axel的鼓勵起了一定的作用,要知道在此之前,由于繩伴的那次攀冰領(lǐng)攀沖墜事故,我連WI4都很少領(lǐng)攀。我來到垂直的冰壁前,那道攀登的溝槽在冰壁上是如此的巨大,整個人都可以深入其中,形成了一種三維的攀爬。我沉浸在攀爬的喜悅中,先前所有的不安都被拋到了九霄云外。從溝槽里爬了出來,冰壁開始變緩,我興奮地發(fā)出一聲長嘯,宣布自己完成了首個WI5+的領(lǐng)攀。是的,對于攀冰的領(lǐng)攀,我想我重生了。
無畏
奧地利,Pinnisalm山谷,Vorhang冰瀑(窗簾,WI5-,85米)。同伴Mika尷尬地看著我說:“我搞砸了。”我放下背包,追問道:“你把安全帶忘帶了?”“不是,我把冰錐忘在你車?yán)锪??!?他回答道?!芭叮沁€不是太壞。我這還有7個冰錐,包括一個10厘米長的(注2)?!薄澳俏覀冎挥信莱痰睦K距了?!盡ika悻悻地說。我們看著冰瀑,很快規(guī)劃了一條攀爬線路,由我領(lǐng)攀。從右側(cè)比較結(jié)實的冰壁開始爬,然后轉(zhuǎn)向中間。盡管已經(jīng)是3月初,夜間寒冷的氣溫還是能夠促進(jìn)新冰的形成,于是攀爬的過程中就有許多額外的清理工作要做,特別是在前些日子不停降雪的情況下。冰況整體而言還是不錯的。我們用的是60米的雙繩,漸漸地我感到了繩子的拖墜力。腰上的冰錐數(shù)量在減少,繩子的拖墜力在增強。Mika在底下喊道:“你再打個冰錐吧,要不墜落的距離太大了?!边@時我離上一個冰錐已經(jīng)超過10米了。奇怪的是,我信心滿滿,沒有一絲的恐懼?!爸溃俏疑砩系谋F只剩三支了(包括那個10厘米長的)?!蔽一卮鸬?。向上又爬了幾米,我看到雪蓋的冰壁上好像有什么東西,用冰鎬撥開積雪,“我發(fā)現(xiàn)金子啦”,我興奮地宣布,“這里有一個Abalakov(注3)!” 從保守的角度講,可以在這里建一個保護(hù)站。我有兩支冰錐,正好足夠建一個歐洲標(biāo)準(zhǔn)的攀冰保護(hù)站,再用Abalakov做額外的保護(hù)備份。但是冰壁的這個地方比較垂直,我得一直吊在保護(hù)站上,沒有放置雙腳的合適地方。再往上不遠(yuǎn)就到冰壁的盡頭了,那里比較平緩,可以建一個比較舒服的保護(hù)站。權(quán)衡利弊之后,我決定繼續(xù)攀爬。過了一會兒,Mika喊道:“只剩五米的繩子了?!?/p>
這時我已經(jīng)快到冰壁的頂端,看到前方右側(cè)有不少低矮的樹叢,從樹干的粗細(xì)上看可以做保護(hù)站?!拔疫€需要10米的距離,你能走到冰壁的跟前嗎?”我問。“你敲下來太多冰了,我沒法接近冰壁。” Mika抱怨道?!敖酉聛磉@段很緩,不會再敲下來冰了?!蔽一卮稹__(dá)成共識之后,我把10厘米的冰錐打到冰里,單手極為吃力地把繩索掛進(jìn)快掛。這是因為此時繩索極為沉重,戴著手套的單手很難在把繩子拎起來的同時把快掛打開。我知道10厘米冰錐的保護(hù)作用有限,打這個冰錐就算是一個心理上的“假”保護(hù)吧。再往上就得趟過厚厚的積雪,爬到樹叢邊上。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我選的最粗的這個樹叢的根部纏繞著幾根舊的小繩和扁帶,原來這里正是大家都用來建保護(hù)站的地方。我側(cè)躺在矮樹旁的雪坡上,保護(hù)Mika。暖暖的陽光照在我身上,天底下還有比這里更舒適的攀冰保護(hù)站嗎?Mika跟攀上來后調(diào)侃道:“看來以后我們爬60米再也不用帶那么多冰錐啦!”
魔多
奧地利,Anlauftal溝,Mordor冰瀑(魔多,WI5+,300米)。Mordor(魔多)在托爾金的魔幻小說《魔戒》(另譯《指環(huán)王》)里的中土世界中,是黑暗魔君索倫的帝國。這條冰瀑布用Mordor來命名,是整個奧地利最為壯觀的冰瀑布之一,屬于那種進(jìn)階(攀冰從初級到中高級)的里程碑式的攀爬。Anlauftal溝在奧地利薩爾茨堡以南110公里,Mordor所在的冰競技場山谷(Eisarena)有大大小小十幾條冰瀑,是攀冰者向往的攀冰勝地。這里三面環(huán)山,周圍高山上的雪水是滋潤冰瀑生長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在阿爾卑斯山區(qū),由于人口密度大,攀冰愛好者眾多,像Mordor這種著名的冰瀑往往是人滿為患。我和Mika因此計劃避開周末,在非周末時間來攀爬Mordor。我們周四來到Anlauftal,決定先偵察一下Mordor的狀況。結(jié)果,即使周四,居然在停車場看到了4輛車。我們倆面面相覷,只好決定第二天早上4:30就起床,一定趕到其他人前面到達(dá)。
周五一早,我們5點到了停車場,看到兩輛房車停在那里,估計這些人也是要爬Mordor的。于是我們加快了步伐,借著頭燈微弱的燈光,迅速進(jìn)入樹林,向山上爬去。半個小時之后,Mika說他們來了,我回頭一看,山下有隱約頭燈的閃亮。“搞得跟打仗似的!”我抱怨到。追兵好像是越走越快,等我們到冰瀑腳下,他們離我們也就有10分鐘的路程,而且后面還有另外一組。我們趕快收拾裝備,同時仔細(xì)地觀察了Mordor的狀態(tài)。
從遠(yuǎn)處看,300多米的Mordor掛在陡峭的山壁上,讓人不由得升起敬畏之心。站在冰壁跟前,陡峭的程度有所減緩,而且可以看到冰壁的細(xì)節(jié),對攀爬就心里有數(shù)了。Mika領(lǐng)攀第一個繩距,不久之后,第二組攀登者就從我們右邊開始攀爬,由于冰壁夠?qū)挘覀兓ハ嘀g并不影響。等我跟攀到保護(hù)站,向下一看,又到了幾路人馬,都準(zhǔn)備攀爬。我領(lǐng)攀第二段到最后看到冰壁右側(cè)有一個其他人爬時留下的Abalakov,就向右側(cè)爬去,這段四五米的攀爬頗為陡峭。當(dāng)時我并沒有意識到,居然這段攀爬就是我們這次攀爬Mordor最難的地方。我設(shè)好保護(hù)站,告訴Mika他可以開始跟攀。從保護(hù)站向下望去,看到有四五組人在下面的冰壁上。后面來的幾組速度很快,Mika上來說:“最早跟在我們后面的一組人,就是有個老太太的那組爬了一個繩距就決定下撤了。”
Mika爬出去30多米,后面一組趕了上來,領(lǐng)攀的是個奧地利的小伙子,看上去渾身是勁?!芭?、砰”“砰、砰”,他節(jié)奏很快地從我左側(cè)爬了過去。這時我也不好抱怨什么。哪知他向上爬了十幾米后,居然從我們的繩子上方爬過,繞回到我的正上方。他敲下來的冰都向我砸來,到后來居然有一塊直徑超過30厘米的冰塊掉下來,險些砸到我。我實在是忍無可忍向他爆了粗口并吼道:“你要是再敲下來冰塊,我就把你繩子割斷!” 魔多,魔多,果然是魔鬼眾多!這個冰瀑的中文名字簡直是太傳神了。
第四個繩距已經(jīng)是冰壁的上方,這時太陽也照到了這里。我的保護(hù)站設(shè)在一處不是非常陡峭的地方,但由于沒有合適的地方放腳,我整個人是掛在保護(hù)站下面的一個冰錐上。整個保護(hù)站的右邊有一個Abalakov做備份。接下來的冰壁難度不高,起伏較大,容易攀爬。Mika爬出去一段時間后,突然間,我身子一震,那個冰錐居然從冰壁里被拉了出來!上面用做備份的冰錐立馬接管了保護(hù)的任務(wù)。我不可思議地看著被拉出來的冰錐,馬上聯(lián)想起Will Gadd(加拿大著名攀冰者)的攀冰教科書里說過被陽光暴曬的冰錐很容易脫落。這些都是我以前讀過的,但是到了實際的環(huán)境里,就不知道理論聯(lián)系實際了。這個Grivel冰錐的把手是黑色的,在陽光下吸熱更快,而且我的重量還掛在上面!我趕緊打了另外一根冰錐,把一些冰雪覆蓋在冰錐上,防止陽光的直接照射。
爬完Mordor后的下撤并不輕松,有一處極為暴露。好在奧地利人在巖壁上打了鋼索,拉著鋼索橫穿這處巖壁對攀登者來說還是不成問題的?;氐匠霭l(fā)點我問Mika感覺如何。Mika說有一點點小小的失望,沒想到Mordor沒有傳說中那么難。我也深有同感,而且由于被強行超車后又被冰砸的不愉快經(jīng)歷,我們都覺得這個超級有名的冰瀑并沒有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印象。無論如何,Mordor就是Mordor,我們成功地把它完成了!
遇險
意大利,南蒂羅爾自治大區(qū)(注4),Reintal山谷,Kofler zwischen den W?nden冰瀑(WI4+, 135米)。當(dāng)?shù)厝烁嬖V我們這個冰瀑的冰況還行,我們來到冰瀑下時,卻看到冰況不是很好。這次的同伴是Kai,他執(zhí)意要試一試。我領(lǐng)攀第四段時,冰況有所改善,冰面泛著藍(lán)光。我從一個拐角攀上去,左手是幾個很大的冰柱,中間有些縫隙,可以看到后面的巖石。就在這時,由于用力過猛,我的冰鎬敲下一塊幾乎有兩個橄欖球大小的冰塊。冰塊被我擠在身體和冰壁之間。Kai在下面四五米的保護(hù)站上驚慌地說:“這家伙要是砸下來,我就掛了?!庇谑俏以囍堰@個冰塊擠到冰柱之間的冰縫后面,但無奈冰縫太小,擠不過去。我剛想使勁,Kai 又大喊:“你要是把冰柱弄斷了,我們倆就掛了!”我的兩個冰鎬都牢固地打在高處,很穩(wěn),“要掛也是只有你掛吧。”我心想。“這塊冰必須丟下去?!蔽覍ai 說,“你看好了?!边@時冰塊已經(jīng)滑到我左膝上方,我把它盡量朝離Kai遠(yuǎn)的地方推去。冰塊最終從離Kai一米多遠(yuǎn)落了下去,警報解除了!
我們完成了這條路線之后,上面是一段稀稀拉拉有些樹的雪坡。攀冰書上說上面有家餐館,可以喝上一杯。遠(yuǎn)遠(yuǎn)地我們看到一個屋檐,然后是一面飄揚的大旗。Kai走在前面,我看到他從窗口接到一杯水。等我走近,發(fā)現(xiàn)窗內(nèi)是個客廳,有一對夫婦和一只小狗?!八麄冊谶@里度假,餐館在那邊,但是沒開。”Kai解釋說。突然,拐角傳來很大聲的犬吠,我轉(zhuǎn)過去一看,是一只超大的瑞士圣伯納犬。我朝它走近,它倒怯了,邊吠邊退。后面還有一窩兔子,一匹大馬,然后一群山羊從羊圈里出來看熱鬧。我回到窗邊,Kai咖啡都喝上了。“我才給咱們找好了出租車。”他說。原來男主人提議開車送我們下山,這是我攀冰以來最為舒適的一次下撤。
驚魂
奧地利,Lüsens,Sellrain山谷,Easy Afternoon冰瀑(悠閑的下午,WI4,80米)。我的繩伴在冰壁上撞了一下,最后終于被繩子拉住了。他這下摔了有七八米,我緊緊地拉著繩子,聽到下面一聲呻吟?!澳阍趺礃恿??”我焦急地問道?!澳_摔到了?!彼鸬?,“你讓我緩一下?!边^了一會兒,他讓我把他放到冰瀑下面去。我把自己大致固定在繩子上,去收冰錐。他沖墜的那支冰錐怎么也擰不動,他看見我忙乎了半天,就說干脆算了,不要那個冰錐了。我用冰鎬刨了一陣,發(fā)現(xiàn)那個冰錐已經(jīng)完全被掰彎了,當(dāng)然擰不動。收好所有裝備之后,我把繩子繞過一根足夠粗的冰柱,繩降下去,看了看繩伴的傷勢,他的腳踝受傷,但人還能動。我們決定立即下山,然后我去拉繩子,死活拉不下來。無奈之下我只好沿著繩子爬回了保護(hù)站,發(fā)現(xiàn)繩子給凍在冰柱上了。我把一個銀行卡包墊在繩子和冰柱之間,迅速繩降,然后拽繩,這次終于拽下來了。
我們走回到車?yán)铮K伴還是處于那種經(jīng)歷巨大恐懼之后的震驚狀態(tài)。他的腳踝肯定是受傷了,但是似乎并沒有嚴(yán)重到要馬上去醫(yī)院的地步。我們在開車下山的過程中討論了接下來幾天如何安排。坐在車?yán)?,他逐漸地放松下來??扉_進(jìn)一個村莊時,他順手把仍然戴在頭上的頭盔內(nèi)襯帽摘了下來,帽子里居然全是血!意識到情況的嚴(yán)重性,我們在村子里急忙找醫(yī)生,被告知只有去因斯布魯克的醫(yī)院。好在開車過去也就是半個小時。醫(yī)生給他做了全面檢查,其實頭上的傷只是皮外傷,腳踝里面的一根和其他骨頭都不相連的骨頭斷了。最讓我吃驚的是,護(hù)士拿了一個訂書機模樣的東西,在他頭上鐺鐺兩下,就算把割痕處理好了……
不過幾年后,我們又重回Sellrain山谷,一起攀爬了Easy Afternoon。
注1:進(jìn)行多繩距攀冰時,攀冰者多數(shù)不愿在其他人下方攀爬,因為被落冰砸傷的可能性很大。
注2:按照國際標(biāo)準(zhǔn),10厘米長的冰錐達(dá)不到安全保護(hù)的標(biāo)準(zhǔn)。只有BD出了一款,給攀爬超薄的冰來用。
注3:Abalakov,全稱是Abalakov thread或V-thread,是俄羅斯登山家Vitaly Mikhaylovich Abalakov發(fā)明的攀冰保護(hù)方法,經(jīng)常在多繩距攀冰路線上作為繩降點。在冰壁上用冰錐打兩個相連的V形冰洞,用細(xì)繩穿過并打結(jié)。如果設(shè)置合理,Abalakov會極為堅固。
注4: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屬于奧匈帝國,一戰(zhàn)后賠給了意大利。
Tips
奧地利最佳攀冰場推薦
1. Anlauftal溝的冰競技場山谷(Eisarena),位于薩爾茨堡以南110公里。有大大小小十幾條冰瀑,難度從WI3 到WI6+,其中以300米長的Mordor最為有名。
2. Pinnisalm山谷,位于因斯布魯克以南20公里。這里的冰瀑難度較高,其中以M?nner ohne Nerven(沒有神經(jīng)的漢子們,WI5+,200米)和Vorhang(窗簾,WI5-,85米)最為經(jīng)典。
3. Renkf?lle,奧地利蒂羅爾省最大的冰瀑,因斯布魯克以東60公里。這個冰瀑位于海拔2000米的山上,有100米寬,各種攀冰和冰巖混合攀路線13條,難度從WI5 到 M8,路線長度從170米到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