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強
摘要 為探究有效的雞球蟲病防治方法,在黟縣碧陽鎮(zhèn)某養(yǎng)殖場進行不同方法防治球蟲病的效果比較試驗。結果表明:使用球蟲疫苗進行雞球蟲病防治的效果優(yōu)于使用化學藥劑,配合合理的日常飼養(yǎng)管理將取得更好效果。
關鍵詞 雞球蟲?。环乐畏椒?;疫苗;土雜雞養(yǎng)殖;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 S858.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5-0216-01
球蟲病是養(yǎng)雞業(yè)中發(fā)病率最高、危害程度最為嚴重的病害之一,對國內市場銷售以及禽類產品的安全出口方面均造成了嚴重阻礙。在實際養(yǎng)殖過程中,目前仍以藥物預防與治療為主,其弊端在于長期使用球蟲容易產生耐藥性,使得防治效果大打折扣。此外,由于藥物使用不當等因素引起的藥物殘留進入人體,將會給人類健康帶來很大威脅。由此,越來越多的人將注意力轉向其他有效的防治手段,比如通過生物手段等實現無生態(tài)污染的防治方法,其中球蟲病疫苗因具備低成本、防治高效、無藥物殘留等優(yōu)勢而受到越來越多養(yǎng)殖業(yè)從業(yè)者的關注與認同。
隨著黟縣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農戶養(yǎng)殖土雞的數量減少,飼養(yǎng)土雜雞的養(yǎng)殖戶日益增多。土雞雜交后抗病力減弱,黟縣地處皖南山區(qū),終年氣候溫暖潮濕,球蟲病多發(fā)。加之傳統(tǒng)的球蟲病防治方法多采用化學藥物進行,不僅殘留高,而且耐藥性問題突出,這便給食品安全、消費者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因此,本文以黟縣碧陽鎮(zhèn)某養(yǎng)殖場試驗結果為例,對采用不同方法防治雞球蟲病的效果進行比較說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雞:選擇400只1日齡健康土雜雞苗,其中公雞200只、母雞200只。試驗雞用飼料:肉雞專用料(合肥正大有限公司生產)。試驗場地及試驗用其他材料由黟縣碧陽鎮(zhèn)某養(yǎng)殖場提供。雞球蟲病疫苗:正典雞球蟲病四價活疫苗,由佛山市正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試驗用抗球蟲藥物:磺胺喹噁啉鈉,由佛山市南海北沙制藥有限公司生產。
1.2 試驗設計
將400只試驗雞隨機均勻分為4組,分別為試驗組Ⅰ、Ⅱ、Ⅲ組,以及對照組(CK),試驗周期為3個月。在基礎日糧均一致的前提下,試驗組接種正典雞球蟲病四價活疫苗,對照組則使用磺胺喹噁啉鈉普通的化學藥劑進行防治試驗。
1.3 試驗方法
1.3.1 飼養(yǎng)方法。各組雞只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保持一致,且確保試驗期間內沒有其他疾病或疫情發(fā)生,以地面平養(yǎng)、自由采食方式飼養(yǎng),保證雞舍環(huán)境衛(wèi)生、飲水充足[1-2]。
1.3.2 試驗記錄。記錄試驗開始前1日齡雞的體重,并在試驗結束后記錄每只雞的空腹體重,試驗期間內每周體重同樣要記錄。此外,對于發(fā)病、死亡以及用藥情況的記錄也十分關鍵。
2 結果與分析
2.1 成活率
從表1可見,采用球蟲病疫苗防治的試驗組的成活率均在90%以上,而采用不同藥物防治的對照組其成活率僅為85%。分析其原因,一是由于長期使用磺胺喹噁啉鈉,球蟲產生抗藥性,防治效果降低,從而影響成活率;二是長期使用磺胺喹噁啉鈉,造成試驗雞消化道抵抗能力下降,增加了其他病菌侵入概率,影響試驗雞的生長,重者死亡,從而提高了死亡率。而試驗組接種疫苗后,機體內產生抗體防御球蟲病的侵染,不會影響試驗雞正常生長發(fā)育。
2.2 體重
根據表2數據可以發(fā)現,在3周齡之前試驗組與對照組的體重差異性較大(P<0.0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接種疫苗引起的,對10~20日齡的試驗雞進行球蟲病疫苗接種后,會影響其精神狀態(tài),導致體重增長較慢,稍落后于對照組。而從4~13周體重來看,試驗組與對照組的體重差異性不大(P>0.05),并且試驗組的雞群毛發(fā)光亮、生長均勻整體,好于對照組的雞群狀態(tài)。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試驗結果可以看出,使用球蟲疫苗進行球蟲病防治的效果優(yōu)于使用化學藥劑防治效果。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成活率較高,其次是無藥物殘留,最后是飼養(yǎng)成低、經濟效益好。前3周齡期間,接種疫苗會影響雛雞增重,但在后期生長過程中,試驗組雞群狀態(tài)好于對照組[3-5]。
雖然使用球蟲病疫苗對預防土雜雞球蟲病發(fā)揮良好的效果,但也應加強日常飼養(yǎng)管理,否則疫苗防治效果將大打折扣。其一是注意墊料的管理,在免疫后3周內,不要更換墊料,并確保墊料合理的濕度。因為雛雞只有連續(xù)3次接觸到雞球蟲卵囊才能達到預期的免疫效果,而適宜的溫濕度則是疫苗的子一代、子二代卵囊孢子化的必要條件,一般需要2~3周的時間疫苗效果才會顯現。其二是疫苗接種宜早不宜晚,以便保護效果盡早顯現。其三是在免疫后3周內,不能使用任何抗球蟲病的化學藥劑,待疫苗保護力產生后便可及時更換墊料,保持良好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6]。正常情況下,在土雜雞接種球蟲病疫苗后2周左右的時候,會出現部分雛雞輕微便血現象。該現象是正常的,無需治療便可恢復,切勿當作球蟲病而盲目進行藥物治療,以免造成疫苗防治失敗。
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重視度的提升,無殘留、低成本、高效益的病害防御方法將越來越受歡迎,通過疫苗方式控制土雜雞球蟲病,不但有利于黟縣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也能為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應加速大力推廣。
4 參考文獻
[1] 劉梅,沈欣悅,劉丹丹,等.雞球蟲病四價活疫苗對毒害艾美耳球蟲和柔嫩艾美耳球蟲的免疫效果觀察[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13(9):742-746.
[2] 劉賢勇,索勛.雞球蟲病及其控制策略[J].中國農業(yè)科技導報,2006(5):31-37.
[3] 閆鴻斌,賈萬忠,田廣孚,等.四價雞球蟲苗的免疫效果研究[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09(3):236-240.
[4] 陸細聰.雞球蟲疫苗免疫劑量與方法在不同品種雞應用效果研究[D].廣州:華南農業(yè)大學,2010.
[5] 高立娜,趙海山,劉立新,等.不同墊料濕度對雞球蟲免疫效果的影響[C]//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禽病學分會第十五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重慶: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禽病學分會第十五次學術研討會,2010.
[6] 趙蕾,于新友,王金良,等.雞球蟲疫苗研究現狀[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1(8):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