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案例
老李夫婦跟獨生女兒的一家三口一起生活。老李夫婦心疼女兒,晚上主動把外孫子搶過來跟自己睡。而且白天黑夜都和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外孫子干脆成了老李夫婦的孩子。姥姥姥爺?shù)睦碛伤坪鹾艹浞郑骸靶煽诎滋於家习?,晚上缺覺了怎么行!”不管這理由在理不再理,反正小兩口落得個清閑自在,孩子成了老李夫婦的孩子,這老兩口居然把外孫子當兒子養(yǎng)!
轉(zhuǎn)眼,外孫子三四歲了,在孩子眼里,爸爸媽媽是無所謂在與不在的人,甚至成了陌生的人。更有意思的是,老李夫婦還經(jīng)常抱怨小兩口長不大,不頂事兒,也就越發(fā)不敢把孩子交給他們,真不知老李夫婦還要把外孫子當兒子養(yǎng)到什么時候!
心理透析:都是心理情結(jié)惹的禍
從上面案例可以看出,有些孩子的親情缺失,確實是因為祖輩存在把孫輩孩子當兒子養(yǎng)。這是為什么?有人把這說成是愛,有人說這是隔代親更動心。也許老人的確更疼愛孫輩,這里面確實有愛的成分,但是,實質(zhì)上這是老人心理情結(jié)的表現(xiàn),而非理性的愛。
一是依賴心理。在我們的親子關(guān)系中,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親子心理一體化傾向。那就是親子之間有一根似乎永不消失的心理上的“臍帶”,讓親子之間成了心理上的“連體人”,彼此都失去了應(yīng)有的獨立性,有了更大的依賴性。等子女長大了,這種親子心理一體化情結(jié)就自然地延續(xù)到了孫輩身上。
二是退化心理。我們常??吹剑行├夏耆吮憩F(xiàn)出兒童的言行特征,正所謂“返老還童”。由于老年人在心理上有接近兒童的傾向,也就容易把幼小的孩子當自己精神上的朋友。由于這種返老還童的心態(tài),老年人更看重與孫輩的情感維系,而淡化了理性方面的責任。
三是眷戀心理。孩子們猶如旭日東升,老年人則是夕陽西下。看到孫輩們?nèi)缬旰蟠汗S,勃勃生機,老年人的心里充滿了喜悅之情,同時也萌生了對小時候的眷戀之情。
四是補償心理。老年人在子女身上可能留下一些遺憾,現(xiàn)在要在孫輩身上彌補。
五是期待心理。人到了晚年,期待心理就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他們把希望寄托于第三代的身上。成功者希望第三代人后來居上,超越自己;失落者希望第三代人不要重蹈覆轍,貽誤人生。
心理對策:當好配角不越位
為了孩子能夠真正身心健康地成長,在家庭教育中祖輩又該怎樣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首先是把握好扮演的角色。
在祖孫三代的這個家教舞臺上,作為老人,首先要把握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孩子的父母才是這臺戲的主角,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姥姥姥爺,都是配角。要想讓孩子心理健康成長,首要的是在孩子的養(yǎng)育上父母不缺位,還需要祖輩在孩子的養(yǎng)育上不越位。主角不缺位,配角不越位,各自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是一臺家教好戲。所以,作為老人我們要當好這個配角。
一是在心理上當好配角。要當好配角,就要為自己增強點獨立性,別再心理上過分依賴晚輩了,別再以愛的名義把孫輩當兒子養(yǎng)了,這實質(zhì)上是侵權(quán),是剝奪孩子父母的權(quán)利和責任。所以,我們在心理上要做到把孩子還給他的爸爸媽媽。我們不能和孩子的爸爸媽媽爭孩子,能狠心就狠狠心,讓孩子的爸爸媽媽自己帶孩子。我們把孩子還給他的爸爸媽媽,在孩子的實際養(yǎng)育上也不是不聞不問,更不是不管不愛,而是把養(yǎng)育孩子的權(quán)利和責任歸還給孩子的父母,是把親情回歸他們的親子之間,是不去和孩子的父母爭親情。在祖孫三代的家教舞臺上,我們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當好家庭教育的配角,該配合的時候配合好;就是當好孩子父母的助手,該幫把手的時候幫把手。如此,我們的愛就恰到好處了。
二是在行為上當好配角。如果帶孩子需要幫把手,最好去兒女家?guī)兔Ш⒆?;如果需要讓孩子到自己家里,最好晚上讓爸爸媽媽把孩子接回去;如果每晚必接比較困難,那就盡量讓孩子回到父母身邊;如果孩子不能經(jīng)?;氐礁改干磉叄惨尯⒆拥陌职謰寢尳?jīng)常來看看孩子;如果父母連經(jīng)??纯春⒆佣祭щy,也要讓孩子的爸爸媽媽經(jīng)常和孩子通通電話。如果確實孩子需要離開父母和祖輩一起生活,在分開和送回的時候,一定要替孩子著想,從生活上和心理上,幫孩子做好銜接的心理準備,給孩子一個心理過渡期,幫孩子在生活環(huán)境轉(zhuǎn)換的過程中,比較順利地適應(yīng)生活的變化。
其次是把握好養(yǎng)育的方法。
一要愛而有度。愛過了頭就是溺愛,孩子的心靈就會在愛的汪洋中被淹溺。不要以為孩子小而滿足他一切不合理的要求。越是什么都滿足的孩子,就越?jīng)]有幸福感。我們要把疼愛孫輩跟嚴格要求結(jié)合起來,愛而有度,疼愛而不溺愛。
二要配合默契。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別看電視,您卻“圣旨”一道:“沒事,看!”這樣最壞事。我們應(yīng)主動地跟孩子的父母配合,不倚老賣老給孩子當擋箭牌。即使當父母的確實教育有誤,我們也該背后指點一下,別讓他們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不然,他們還怎么當家長?
三要養(yǎng)教并重。疼愛孫輩,多是從物質(zhì)需要上關(guān)心,吃啊,穿啊,玩啊,等等。這自然不錯,孩子的吃喝冷暖是得有人掛在心上。但是,我們也該多教孩子做人的道理,使之有健康的人格。養(yǎng)教并重,您疼愛的孫輩才會成才。
四要保持童心。孩子天性好奇,好動,好戲嘻,好野外活動,如果老年人不懂孩子的心理,不顧孩子的這些特點,孩子不是不愿與老人在一起,就是扼殺孩子的童心。所以,我們帶孩子的時候,應(yīng)該找回自己的童心,不妨當當老玩童。
五要架好橋梁。我們對孫輩的愛,不能替代父母之愛。我們當好配角,在孫輩身上自然要多費心思。但您別忘了再花上一份心思,在他們親子之間架上一座情感的橋梁。一面督促父母關(guān)愛孩子,一面教孩子敬愛父母。這才是真正愛自己的孫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