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過了一把“偵探癮”
——來自“中國檢察好故事偵探團”的報告
編者按 今年7月至8月,檢察日報社新媒體工作室先后舉行了兩次“中國檢察好故事偵探團”活動,派出記者深入到黑龍江、安徽、浙江三省的基層檢察院,像偵探一樣發(fā)現捕捉基層院感人的細節(jié)和故事。偵探團活動有兩個特點,一是跨省互訪,二是全媒體傳播。新穎的采訪報道形式讓參與的記者大呼過癮,在此分享四位偵探團成員的收獲。
■韓 兵
七月流火,我們黑龍江“中國檢察好故事偵探團”一行三人(我、牡丹江市檢察院宣傳科副科長彭繼權、七臺河市檢察院宣傳科副科長李健瑋)在江淮大地之上馳騁探秘。短短一周,行程1200多公里,足跡遍及合肥、安慶岳西、亳州渦陽、馬鞍山花山及含山等地??筛杩善母腥斯适露缄懤m(xù)在檢察日報新媒體和《檢察日報》等媒體上發(fā)表。這里給大家講講故事外的故事。
7月24日,當我們在熱浪中下機乘車趕到安徽省檢察院時,天色已晚。檢察日報新媒體工作室的魏春華主任先到了。在安徽省檢察院的食堂,經安徽省檢察院宣傳處處長吳貽伙介紹,我們認識了安徽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陶芳德。
陶檢是典型的南方秀儒模樣,他親自迎接我們,足以看出安徽省檢察院對此次活動的重視程度。
第二天開幕式上,我一直用心聆聽陶檢的講話,從宣傳工作講到檢察業(yè)務,又講到報社這次“中國檢察好故事偵探團”活動的重要意義,并代表安徽省檢察院檢察長薛江武致謝報社和黑龍江省檢察院的辛勤付出。陶檢略帶安徽口音的普通話字正腔圓,滔滔如江水,溫潤如雨絲,把在座各位都聽呆了——桌面上沒有任何書面材料,陶檢是脫口而出??!我不禁暗暗叫絕,佩服得五體投地。
輪到我講了,我吭哧癟肚地照一頁紙念著,迎頭是陶檢和善鼓勵的目光。
儀式要錄制影像資料,“偵探安徽,我們出發(fā)!”偵探團的成員們一遍遍排練著。陶檢也一直陪我們在太陽地站著,興致勃勃地喊著口號,要知道那幾天地面溫度高達四十多度啊。不僅如此,他和吳貽伙、施桂蘭兩位處長在大太陽地里商量、安排著所有行程。
我勸陶檢上樓回辦公室,至少辦公室有空調。他不同意,堅持等到送我們的車過來,見我們穩(wěn)穩(wěn)出發(fā)他才走。
在他轉身的剎那,我看見他著制服裝的后背,已被汗水浸透……那一幕,以至于后來回到黑龍江后,我們三人還談論了好久。這不就是最好的故事嗎,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無需“偵探”,已經動容。
(作者系檢察日報社駐黑龍江記者站站長)
■范躍紅
當偵探是我大學時候的夢想,那時學化學的我迷上了福爾摩斯。畢業(yè)后,夢想成真,到了一家政法機關當“偵探”,破過一些案子,默默無聞十多年后,又改行做了記者。近20年的采訪經歷告訴我,記者這職業(yè)有時候其實跟偵探沒什么區(qū)別,都是在探尋真相。所以,當接到“中國檢察好故事偵探團”活動的通知時,作為“老偵探”的我并沒有像偵探團其他成員那樣新鮮、興奮,畢竟他們都是80后、90后,大多數成員是第一次當“偵探”。
然而,實話實說,參加這樣的活動還是很有收獲的,值得一記。
經過事先的溝通、聯系,在檢察日報社的指導和浙江省檢察院的支持下,這次偵探團在浙江的活動,選擇的是位于浙江西部的衢州市檢察機關。偵探團成員,除了我和報社派來的一名記者外,其他4名成員是來自浙江省檢察機關內的宣傳骨干。8月24日上午,在浙江省檢察院舉行簡單卻儀式感極強的啟動程序后,偵探團從杭州出發(fā),一路向西,行程250公里,到達偵探團活動的第一站——浙江最西面的開化縣檢察院,這里也是浙江的母親河錢塘江的源頭所在。此后三天,偵探團又冒著38度的高溫,趕赴常山縣、江山市、衢州市三衢地區(qū)、龍游縣四地檢察院活動,一路尋找中國檢察好故事。
按照活動方案,每到一個檢察院,由其中一名成員負責采寫一個好故事,其他成員協助,最后由我負責修改、提交給報社。盡管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但是成員們都很認真,很敬業(yè)很專業(yè),豎起“警犬般的耳朵”,張開“鷹般的雙眼”,靈敏的新聞嗅覺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雖然事先相關檢察院也準備了一些書面材料,但是,偵探團成員卻沒有按照“戲本”走,而是真正當起“偵探”,不斷挖掘,發(fā)現真正的好故事。從開化縣檢察院“護航一江清水”到常山縣檢察院的“小和解大道理”、江山市檢察院的“開在浙西山區(qū)的小花”再到三衢地區(qū)檢察院的“一份奇怪的調解”……這些好故事都是偵探團成員們偵探而來。
最后一站是龍游縣檢察院,輪到我這個“老偵探”出場了。說句實話,我還是有點有壓力的,那些年輕的偵探們個個出手不凡,如果我馬馬虎虎,顏面何在?看完該院臨時趕出來的宣傳片,我被其中提到的一個案子吸引了。這是該院三年前辦理的一起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huán)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出臺后的全國首例環(huán)保大案、公安部重點督辦案件、全國十大污染環(huán)境案之一,這件案件判決生效至今已經兩年了,宣傳片里只是一個鏡頭閃過,卻激活了我的記憶和采寫的沖動。
記得在這起案件判決時,我曾根據法院提供的判決書采寫過簡單的案件消息報道,原本想寫個通訊的,卻被告知案件比較敏感不宜詳細報道,只得作罷。如今,案件早已塵埃落定,背后的檢察辦案故事應該可以好好挖挖了。
于是,我找到作為此案公訴人的龍游縣檢察院公訴科員額檢察官葉麗清。果然,這個外表文弱、說話低聲細語的80后女檢察官,一講起這案子,就激動起來。她打開電腦,翻開案卷,順著我的話題,將藏在金帆達公司傾倒35000噸草甘膦母液污染環(huán)境案里的那些辦案細節(jié)、那些故事,娓娓道來,讓我這個“老偵探”驚訝于她對辦案的執(zhí)著專注。接手這個案件的時候,葉麗清還在哺乳期,她決定提前給孩子斷奶,把孩子交給媽媽照顧,還在單位附近租了房子,以便辦案。對葉麗清來說,最大的困難在于,不僅自己沒有辦理此案的經驗,全國也沒有類似的案例,又是“兩高”司法解釋后的首例,更可怕是的還有那些農藥化工專業(yè)知識,草甘膦是什么?母液又是什么?……這一切對于文科女的她確實是個大考驗。但是,葉麗清最后還是順利地辦結了這起案件,還被辯護人請來的高校化工專家稱為“農藥化工專家”。
我們偵探團采寫的這些故事通過檢察日報全媒體及時展示,迅速傳播開來,得到各方點贊?!皞商綀F深入基層轉作風、改文風,講出來的這些故事很生動。看來,好故事真是要靠探出來的!這樣的活動以后要多組織,形式還可以更豐富,如圖片、視頻、音頻等等?!闭憬z察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陳志君肯定中有期望,說出了我的心里話。
(作者系檢察日報社駐浙江記者站副站長)
■陳俊丞
7月24日,我登上北去的航班來到了這片黑土地——哈爾濱。人生第一次到東北,心中充滿欣喜和期待,或許是東北老鄉(xiāng)的熱情讓我不知所措,差點把行李丟到了機場。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更好匯聚團結奮進的法治正能量、傳遞檢察好聲音,檢察日報社推出了“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國檢察好故事”大型征文活動,而我有幸成為“中國檢察好故事偵探團活動”首發(fā)站的成員,這一路的奔波收獲頗豐。
哈爾濱,素有“冰城”“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之稱。這里的夏天短暫涼爽,想起南下到安徽省參加“中國檢察好故事偵探團活動”的領導同事,心中竊喜。回到酒店短暫休整之后,我與偵探團其他“團友”匯合了,相見如故四個字都不足以形容當時的場景,大家坐在一起說著自己這一路北上的經歷和這次采訪的計劃。在黑龍江省檢察院的協助下,偵探團的采訪“驚喜”不斷。7天的采訪,我負責攝像,全程記錄了這次采訪活動,抓取了很多精彩瞬間,感受頗深。
一、跨省交流新突破?!爸袊鴻z察好故事偵探團活動”,每個省的記者站都派出了精兵強將。因為跨省采訪的緣故,記者們都鉚足了勁想大展身手,采訪積極性特別高,每到一地都會仔細詢問故事線索,想在有限的時間里找尋故事點來挖掘。而且不在本省采訪,偵探團的成員壓力也比較小,因為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下自主能動性較強,還要面臨同省成員的競爭,所以大家干勁很足,作品的質量也很高。
另外,黑龍江省檢察院及各地市檢察院都非常重視這次活動,積極配合前期的線索征集活動,為我們后期采訪的開展奠定好的基礎。
二、基層采訪故事多。通過這次的采訪,我感受到了地方檢察院的熱情。采訪前的每次溝通交流都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尤其是在基層檢察院有很多感人的好故事值得我們去采寫。越是一線的干警,越能提供最鮮活的案例和最感人的故事。比如“一名反貪干警在傳喚嫌疑人時,無意間發(fā)現了他從口袋掏出一張小紙條想要吞下去,我們的干警及時反應將該嫌疑人控制住,在嘴里搶出了這張寫有至關重要的信息的紙條……”這些例子可能也發(fā)生在其他地方,但是如果沒有這次采訪的話,可能就不會抓取到這么驚險刺激的一幕。像這種類似精彩的故事還有很多,因為采寫的條目有限,我們只能“擇優(yōu)選取”了。
三、個人收獲。本次采訪活動,我負責全程攝影記錄,經過這次歷練,我對于新聞攝影有了更新的認識,對于關鍵動作和表情的把握有了更深的認識。對于事件、人物及場景的不同展現方式也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會。同時也激發(fā)了我寫作欲望,希望以后再有好的策劃可以多多嘗試,寫出自己的風格。最后,作為新媒體工作室的一員,此行也與地方的干警建立起了溝通聯系,希望日后有一些好的策劃可以合作共同生產好的作品,多多吸取基層的好點子,為檢察日報新媒體工作室添一份力。
(作者系檢察日報社新媒體工作室編輯)
■李春薇
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檢察日報社推出“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國檢察好故事”征集展播活動。作為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檢察好故事偵探團”備受關注。目前,“中國檢察好故事偵探團”第一季、第二季都已圓滿收官。作為新媒體的小編,我十分幸運的參加了兩季“偵探”之行,也在這兩季收獲良多。
7月25日,“中國檢察好故事偵探團”第一季,黑龍江、安徽跨省互派采訪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在最火熱的7月,安徽偵探團的成員們踏上了尋找中國檢察好故事之旅,從合肥出發(fā),途經安慶岳西、亳州渦陽、馬鞍山花山及含山等地,采訪行程長達1200多公里。
7月25日當天,在安徽省檢察院進行了簡短的啟動儀式之后,偵探團的成員們就在檢察日報社駐黑龍江記者站站長韓兵和檢察日報社駐安徽記者站站長吳貽伙的帶領下,一起前往“偵探”之行的第一站——安慶市岳西縣檢察院。在接下來的一周里,我們共探訪了4站——4個基層院,每一站的精彩都讓人印象深刻。
在這里,我們采訪到了岳西縣檢察院里堅守扶貧一線的“安徽好人”檢察官王竹青、最美人民衛(wèi)士汪紅菇,也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檢察官們?yōu)楸Wo綠水青山所付出的努力。
在這里,我們見到了渦陽縣檢察院辦理大學生村官貪污窩案的檢察官金輝,也采訪到因辦案時間緊任務重每餐吃面條來節(jié)省時間的馬鞍山市檢察院反貪局“面條局長”何潔,還有許多個在一線辦案,常常是在和時間賽跑的檢察官們。
在采訪的最后一站——含山縣檢察院,我們見到了患重病多年,依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的檢察官湯玉和,見證了他的愛崗敬業(yè)、不忘初心。即使是簡單的事,也要做好——平凡的話語,卻讓我們感動不斷。
當然,還有許多在崗位上默默奉獻、盡忠職守的檢察官們的故事。每一個人的講述,我們都用心傾聽。每一個好故事的幕后,每一位主人公的背后,總能讓我們看到更多,收獲良多。
“中國檢察好故事偵探團”第一季圓滿收官后,8月21日,偵探團再次啟程。
這一次,偵探們現身浙江,在檢察日報社駐浙江記者站副站長范躍紅的帶領下,從美麗的杭州出發(fā),前往一座具有18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衢州,挖掘中國檢察好故事。
8月21日至24日,偵探團的成員們共探訪了衢州市內的五個檢察院,400多公里的行程,在開化縣、常山縣、江山市、衢州市以及龍游縣等地,都留下了偵探團的采訪足跡。
在這里,我們見到了為保護母親河清澈的開化縣檢察院的檢察官準媽媽陳明君,采訪到了盡心盡力為交通肇事案當事人進行調解的常山縣檢察院的徐華仙,聽江山市檢察院的“未檢媽媽”戴琴芬講述了為受侵害的未成年少女奔波的辦案經歷……
還有讓假釋案件“難逃法眼”的衢州市三衢地區(qū)檢察院派駐在監(jiān)獄里的檢察官舒燕華,更有龍游縣檢察院檢察官葉麗清講述破獲“全國首例環(huán)保大案”背后的檢察故事……
砥礪奮進的五年,也是這些檢察人恪盡職守,在崗位上默默奉獻的五年,這其中有太多太多的好故事,觸動著我們內心深處的溫情。而檢察人盡職盡責、默默奉獻的精神,成為我們記憶里最美的風景。
讓更多的人知曉檢察工作、了解檢察工作,從每一個檢察好故事中學習到更多,也體會到更多。我們用檢察好故事傳遞檢察正能量,并努力做到讓這種正能量影響到更多的人。這也是每一個好故事偵探團成員的初心。
我們不說再見,因為好故事帶來的真情和感動,永不散場。
(作者系檢察日報社新媒體工作室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