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軍
暮冬時節(jié),羅田縣詩聯(lián)學會、縣民間藝術(shù)家協(xié)會副主席郭玉斌先生給我寄來他的《一游大別醉如泥》詩稿,囑我為他的詩稿寫點文字。郭玉斌先生是一位老詩人、老藝術(shù)家,亦與我同宗,遂不揣淺陋,寫下數(shù)言,也算是對先生出版新著的一種祝賀吧。
我讀完玉斌先生洋洋二百多首(幅)詩聯(lián)和十多篇散文,呈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琳瑯滿目的詩詞文賦和令人陶醉的無限美景。那一首首寄情山水的詩詞,那一幅幅充滿情感的楹聯(lián),那一篇篇飽蘸真情的散章,皆讓我如癡如醉,似乎在跟隨先生的文字,對風光旖旎的大別山,作了再一次神游。我細細品完全部作品,給我的印象清晰明快,想象豐富,比擬貼切,筆力老道,大別山的自然風景,不斷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一個個如詩如畫的景點,佇立在我的眼前。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作為從戎二十多年對祖國山水有著無比鐘情和熱愛的知者仁者,玉斌先生一有閑暇,便要游歷祖國的名山勝水,再加之先生本就是大別山腹地中人,對山川的眷戀更是多于常人。我讀過他從前出版的《山水田園詩詞》,亦有著廣泛的題材,并充滿了生機和活力。而眼前這一卷更是精湛萬分,不少作品還獲得了各種獎項。如開篇之《游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這樣寫道:“千年勝境世間稀,百里風光美又奇。十碗茅臺渾不醉,一游大別醉如泥?!背浞终宫F(xiàn)了作者醉于大別山美景的情懷,這首詩被選編到《中國今古絕句選集》等百余種著作中,且多次獲獎。
玉斌先生的詩作以絕句為主,兼有律詩和詞賦。其大體特點是:構(gòu)思新穎,平淡不失奇妙;起承轉(zhuǎn)合,筆法高古自如;清新飄逸,心境凌空高遠;揉合情感,蘊籍生活哲理。如《登筆架山》:“躍上巍巍筆架山,抬頭頂破九重天。人間仙境藏云下,世外桃源在眼前。書為勤翻迷醉眼,筆因久用著吟篇。永留三柱聯(lián)星斗,屹立東方攬雨煙?!?/p>
筆架山,位于大別山麓羅田境內(nèi)東北邊,是一座懸崖峭壁的高山,海拔1373米。頂端有5個呈山字形并列的大石峰。從西南遠望,酷似高聳入云的筆架。作者此題就是吟詠這座酷似筆架的山峰。其起筆新穎,不用“攀”“登”這樣一些常見的登山詞語,而是用了“躍”字,給人一種喜攀高峰歡呼雀躍的聯(lián)想。首聯(lián)對句“抬頭頂破九重天”,斯山其高峻其氣勢顯而易見,且用了一個“頂”字,蘊有“山高人為峰”之感,也寓有“只要攀登,再高的山總在腳下”的哲理。這一“躍”一“頂”,真是于平淡中凸現(xiàn)奇妙。接著頷聯(lián)承接“人間仙境藏云下,世外桃源在眼前”,展現(xiàn)的是筆架山的無窮魅力,似仙境、似桃源一般令人神往。此聯(lián)表現(xiàn)出的清新飄逸,給讀者帶來想象空間。頸聯(lián)筆鋒一轉(zhuǎn),寫出作者的情懷和感慨。大山便是一部書,勤奮攀登,必然有好詩在筆端,揉合作者的情感也寓于哲理在其中:人生必須勤奮生活才有好風光。尾聯(lián)起到統(tǒng)攬全篇的作用。筆架山的浩浩之勢,有了落腳點,有了它立于大自然的根基。全詩一氣呵成,流暢自如,起承轉(zhuǎn)合在詩中體現(xiàn)得自然到位。
玉斌詩中這樣的新穎、飄逸、奇妙、蘊藉比比皆是,俯拾即得。如《游月亮寨》:“天宮玉兔下人間,夜放清光照萬山。峭壁懸崖稱險境,昔時吳楚此為關(guān)?!痹铝琳彩且惶庯L景旖旎的旅游景點,更是登山愛好者經(jīng)常涉足之處。這首詩從月亮的傳說起筆,“玉兔下人間”,給人一種步入仙境之感。同時,也給人留下了無限遐想。承接的是萬山被清光照耀的景象,其境更是醉人萬分。轉(zhuǎn)折句以實寫“峭壁懸崖稱險境”,表現(xiàn)了此高之險之峻,讓人有一種欲一攀為快的向往。末句作者從這種險境中,想到了當年吳楚爭霸的景象,據(jù)此雄關(guān)萬夫莫開。全詩以傳說為先導,用描寫景物來引導懷古從而發(fā)出感慨,整體立意高遠,催人奮進。
山水田園,昔時于逸人隱士有著不解的情結(jié),也是當今社會遠離塵俗修心養(yǎng)性的一方天地。古代的隱逸仁人,當今的淡泊之士,都極向往山水田園。玉斌先生也不例外。他的退休生活,與山水結(jié)緣,與田園結(jié)緣,與詩詞結(jié)緣,與雅趣結(jié)緣。于是,他也就有了閑情逸致,也就有了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一部部詩書。期待郭玉斌先生今后的生活,更加詩情畫意,更加光彩照人。
(作者系東坡赤壁詩社副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