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新世紀小說中的葬禮儀式描寫看文化嬗變

        2017-04-14 00:25:39馬碩
        綏化學院學報 2017年9期
        關鍵詞:葬禮儀式小說

        馬碩

        (蘭州大學文學院 甘肅蘭州 730000)

        從新世紀小說中的葬禮儀式描寫看文化嬗變

        馬碩

        (蘭州大學文學院 甘肅蘭州 730000)

        新世紀小說對葬禮儀式表現(xiàn)的書寫,既體現(xiàn)了儀式的敘事功能,又闡釋了文化對儀式的反作用。葬禮儀式以追本溯源、多維度觀照、刻畫人物群像等方式鑲嵌在文本之中。它不僅表達了作家對葬禮儀式的理解,對儀式行為和儀式精神的感受,還反映了祭祀文化的背景,因此,文本中葬禮儀式的描述便被賦予了更加深刻的內(nèi)涵及文化價值。

        新世紀小說;葬禮儀式;儀式精神;文化嬗變

        死亡雖意味著一個生命的終結,死亡后的葬禮儀式則意味著未亡人以另外一種形式,開啟了新的社會關聯(lián)和社會身份。小說文本中的葬禮儀式描寫或白描、或抒情、或平鋪連接起了終結和開啟的兩端,充分展現(xiàn)出豐富的人文意義,也呈現(xiàn)出作品所意圖表現(xiàn)的文化價值。

        一、葬禮儀式在新世紀小說中的表現(xiàn)

        葬禮儀式是人類對于死亡這一現(xiàn)象而做出特定的、象征的群體性社會交際行為。群體性的社會行為所表達出的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源于最初的宗教性行為。在1771年出版的《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將儀式定義為:“一本秩序和方式的書,它是之于正在特定的教會、教區(qū)或相似地點舉行的慶典和禮拜?!盵1](P11)新世紀小說中所表現(xiàn)的葬禮儀式,從意識根源上來說,正是源于群體的宗教意識及宗教觀念,是一種“群體參加的活動,是使群體與神圣力量交流”。[2](P145)屬于長時期以來文化心理的傳承。

        新世紀小說對于葬禮儀式的敘事,主要體現(xiàn)在文本中所展示出的儀式化的社會行為,以及其通過葬禮儀式而表達出的人物情感與人物關系,并兼具了傳達不同的文化特質和敘事需要的功能??死嗽Z從心理分析的角度闡釋了儀式的情感功能:“儀式除了呈現(xiàn)在表面的形式外殼和意義外,顯然還表達人類心理的焦慮。這種焦慮感受與其說來自儀式行為本身,不如說來自社會的壓力和習慣勢力?!盵1](P298)文本中的葬禮儀式無疑需要凝結與亡人相關聯(lián)的人物感受,反映出相關人物深刻及真切的情感信息,在情感之外,儀式還浸透著社會關系中的深層文化意義,因為,為亡人所舉辦的葬禮儀式除了緬懷之外,顯然還具有演示及教育的功能,莫菲表示:“對死亡普遍是有儀式的。沒有任何一個社會是將死人一扔了事的。”[2](P147)所以需要未亡人的參與和在場來實現(xiàn)儀式所傳遞的情感關系和文化信息,表現(xiàn)在文本里是人物精神的交流和傳遞,也是新的敘事場景的建構。

        新時期對葬禮儀式的描寫主要集中在鄉(xiāng)土小說中,費孝通認為:“無論出于什么原因,中國鄉(xiāng)土社區(qū)的單位是村落。”[3](P168)城市化的發(fā)展建立在鄉(xiāng)土社區(qū)的基礎之上,這充分說明,鄉(xiāng)土社區(qū)對于傳統(tǒng)儀式的注重和保留程度要高于城市。在反映葬禮儀式的敘事時,鄉(xiāng)土小說主要以主人公親歷親屬死亡的方式來進行描述,特別是在青少年時期經(jīng)歷父母亡故的葬禮儀式進行書寫,并從親人的亡故的葬禮儀式中獲取有別于過往經(jīng)歷的人生經(jīng)驗。如閆真在《滄浪之水》中寫“我”的父親是個恪守于道德的,品德高潔之士,但是他的道德斷送了他的前程,并連累了妻小。“我”對于父親的一生持著懷疑的態(tài)度,父親的死在某種程度上喻示了一種觀念的消亡,葬禮儀式則強調了這種消亡。在李佩甫《城的燈》中的馮家昌母親的葬禮儀式也突顯了消亡的氣氛,由于失去了母親,馮家更顯得衰敗,無能的父親目睹著家庭的崩析而無能為力。葬禮儀式強調和暗示了馮家日后的困境,也為馮家昌日后的鉆營投機,將弟弟們帶出村的行為做出了交待。葛水平的中篇小說《甩鞭》中麻五的葬禮儀式喻示了小媳婦王引蘭的新生,而李三有的埋葬則喻示了王引蘭生命期冀的毀滅。從這個角度來說,葬禮儀式在文本中對敘事情節(jié)起到了強化的作用,“儀式的程序、過程、場合、氛圍等出了因其特殊的象征指示關系可以產(chǎn)生超越日常生活的不同價值和意義外,儀式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象征符號,它可以是建構、強化、倒錯各種關系,它的影響力形同巫術,含糊不清而堅實有力”[1](P208)。葬禮以儀式的形式強化了終結的力量,結束了亡人與未亡人的實際關聯(lián)性,又從另一個方面開啟未亡人的全新生活?!稖胬酥分械某卮鬄椋岫Y的儀式強化了他對父親的否定,當了衛(wèi)生廳廳長后重回父親的墳前,以祭奠的方式對兩種不同的道德價值觀發(fā)出反思和質疑。

        與祭祀、慶典等儀式相區(qū)別的是葬禮儀式所融入的個人情感因素有其特殊性。葬禮儀式強調人物在場的親歷性,多以主要人物的直系血緣親屬亡故為對象,通過死亡的隔絕,撕開了生活殘酷的面紗,將人物從一種身份迅速轉移到另一種身份上。文本中的人物對儀式本身沒有特殊的意識,但會因為死亡而產(chǎn)生對儀式的天然要求。如余華《兄弟》中李光頭、宋鋼兩兄弟的父親宋凡平,以血腥、悲壯的死亡打破了他們原本平靜祥和的生活,宋凡平在特殊年代的橫死無法擁有傳統(tǒng)的葬禮儀式,但李光頭和宋鋼以情緒和行為的祭奠完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安葬與送葬的儀式。李光頭和宋鋼真正形成兄弟般的情感依賴可能正是基于父親宋凡平的死亡,他們對父親共同的熱愛和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懼,讓他們凝結成為了真正的兄弟。而父親不算正式的葬禮儀式在李光頭和宋鋼的情感關系中起到了“現(xiàn)實中的實際功能”[1](P24)。它所承載的兄弟間的情感,在小說的內(nèi)容表達方面從絕望中升華出希望,從死亡/生存的張力互峙結構起到了聯(lián)結的作用,因此,葬禮儀式在李光頭和宋鋼的關系中所起到的情感功能是強烈而不可替代的,它是“情感的轉化器,能將消極情感轉化為積極情感”[4](P138)。

        除了情感因素之外,小說文本中的葬禮儀式還起到了連接的作用。葬禮儀式的社會表現(xiàn)是一種群體性的活動,在文本中則需要相關人物的集體出場,從出場的人物描寫中可以看出反映在文本中的社會關系、風土人情,也可以通過葬禮的儀式來理清復雜的家族人員或村落人群關系。如閻連科《日光流年》中耙耬山脈深處的村莊里,在猙獰的喉堵癥的死亡籠罩下,無論是村長司馬藍還是最美的女人藍四十的死亡,都會從生死儀式中刻畫出整個村落的關系,這個村莊的每一輩人都在和生命賽跑,與死神爭奪生存的權力,死亡在這里已經(jīng)不是一個家庭的事情,它是整個村莊集體儀式。特納認為:“在一定的儀式背景下,在儀式中每一件使用的物品、每一個做出的手勢、每一首歌或禱告詞,或每一個事件和空間的單位,在傳統(tǒng)上都代表著除了本身之外的另一件事物,比它看上去的樣子有著更深的含義?!盵5](P298)正如葉廣岑在《狀元媒》中寫碟兒死后,娘家人要丁家為其大辦喪事,“碟兒的裝殮必須是柏木七寸大棺,而且要內(nèi)棺外槨,僧、道、喇嘛三棚經(jīng),出殯要三十六人大亮牌杠,清音鑼鼓外加洋鼓洋號?!盵6](P25)大張旗鼓的折騰背后是要“借著死人的由頭達到活人的目的”[6](P24)。事實上,文本在對于葬禮儀式的描述時,會對儀式的外圍進行描寫,如場景擺設、響器、孝子孝服、甚至犧牲等。這些器物的使用可以表達人物對逝者的悼念,也表達出群體深層的經(jīng)濟關系。

        二、新世紀小說葬禮儀式中體現(xiàn)的文化情感

        日本學者田仲一成在他的戲劇學發(fā)生理論中認為,中國的儀式規(guī)則符合中國人對于戲劇心理期待的原因,主要是對應了“中國式否極泰來的主流思想”,這種思想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特點,即向往美好的愿望與期待文學表現(xiàn)中圓滿的結局,儀式在文本的作用便是加強這樣一種心理感受。在巴金的《寒夜》中,汪文宣的母親始終無法認同兒子與曾樹生的愛情與婚姻,甚至責罵曾樹生是汪文宣的姘頭,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們是自由戀愛的結合,而沒有經(jīng)過花轎的婚姻儀式,由此可以看出儀式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不可動搖的地位。余華的小說《第七天》里,由亡人趕去殯儀館火化做開端,亡人之間比拼骨灰盒的貴賤,告別儀式的繁簡,都呈現(xiàn)出儀式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滲透力量,以及儀式在超越了時空后,在人物感情中所呈現(xiàn)出的心理遺留狀態(tài)。傳統(tǒng)的深層含義是經(jīng)過時間檢驗后的留存,從超時空的角度來看,儀式被早期的人類學家定義為“重復的行動”,即在延續(xù)的時間所發(fā)生的重復行動便可以作為儀式在文化中的釋義。

        新世紀小說中的葬禮儀式的書寫可以看出文本對儀式背后暗含文化的態(tài)度,儀式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下,才能表現(xiàn)出它獨有的功能和特性。正如馬林諾夫斯基所認為,通過研究一個社會的風俗和習慣,可以了解到這個社會的禮儀的基本原則;通過研究儀式,可以了解文化的宗旨。小說在許多方面都保留了對文化的記錄和反映,魯迅的《孤獨者》《傷逝》《藥》等短篇小說中,都以葬禮儀式的表述記錄了當時的文化與時代背景,而在新世紀小說的葬禮儀式書寫,也同樣表達出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文化感情。

        土葬是中國漢民族傳統(tǒng)的喪葬儀式,余華的《活著》《在細雨中呼喊》、賈平凹的《秦腔》、莫言的《生死疲勞》、王旭峰的《茶人三部曲》、羅偉章的《大嫂謠》等作品都描寫了“入土為安”的傳統(tǒng)心理模式,以及土葬的儀式行為。姜戎的《狼圖騰》所描寫的天葬和狼葬,表達了人屬于草原,屬于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態(tài)循環(huán)觀念,草原是騰格里的恩賜,所有的物種無論是人,還是充當生態(tài)警察的狼,或是草原人的經(jīng)濟作物牛羊,都必須依賴著草原而生存,人死后經(jīng)過狼葬和天葬而回歸于草原便是蒙古人對死亡的最高祭奠儀式。遲子建《白雪烏鴉》描寫了清末鼠疫后從土葬到火葬的心理轉化,由于瘟疫的持續(xù)與死亡人數(shù)的走高,土葬已經(jīng)無法抑制災難,而火葬又難以被當時的民眾所接受,改變喪葬的形式就有可能會導致民眾情緒的波動從而煽起地區(qū)叛亂。喪葬形式在《白雪烏鴉》中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種情感的儀式行為,更是一種政治需要的儀式行為。又如范穩(wěn)在“藏地三部曲”《水乳大地》《悲憫大地》《大地雅歌》中對藏族人民死亡觀的解讀,透露出被宗教信仰所籠罩的大地上,民族在獨特的葬禮儀式下所抒發(fā)的文化感情。即使是同一種葬禮形式,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儀式特點,如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中對鄂倫春族的火葬形式與余華《第七天》中百姓死亡后的火化形式、方棋《最后的巫歌》中黃水地方的土葬儀式與李學輝《末代緊皮手》中對當?shù)厝说耐猎醿x式就有本質的文化思維差異。

        新世紀小說的儀式“反映出對現(xiàn)實和超現(xiàn)實的整肅能力。一方面,儀式的閾限理論告訴著人類生命如斯的流程以及不可返復的階段過渡形式。另一方面,儀式宗教的可操控精神?!盵7](P29)儀式的閾限理論是指,一種社會文化結構向另一種尚未建立的社會文化結構所過渡的模棱兩可的狀態(tài),從生命存活到生命死亡的過程即可以理解為生命的閾限。它對于小說文本的重要性在于,儀式的精神貫穿著生命的精神,生命的精神是塑造出一個經(jīng)典人物形象或是經(jīng)典情節(jié)的關鍵所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儀式在小說文本中具有靈魂性的地位。彭兆榮認為:“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其所以不朽,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道理在于它們表現(xiàn)出了豐富的人類學性和對人類生命的終極關懷。又由于儀式作為人類傳統(tǒng)的道德倫理、知識系統(tǒng)、心理積沉、政治話語等的‘貯存器’以及非同一般的話語敘事的功能,所以文學傳統(tǒng)里面也不乏儀式的存在和表述;或者說,許多文學大師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借用文學的儀式敘事?!盵8](P52)出生和死亡牽系著人物生命的兩端,意味生命終結的葬禮儀式尤其能體現(xiàn)出作品的人文關懷思想。曹征路的中篇小說《那兒》的靈魂人物小舅,屢次上訪未果之后,以結束生命來證明自己的初衷并與權勢抗爭。小舅的死極其具有儀式性,“小舅自己砸死了自己,他為自己選擇了一種最好的方式。躺在空氣錘下,懷里抱著腳踏開關……當時焦炭爐還沒有熄滅,小舅平躺在工作臺上,穿上工作服和大圍裙,可是他的腦袋已經(jīng)沒了?!盵9](P49-50)小舅的工作服和工作臺成為了他死亡的儀式行為,充滿了悲壯、絕望和神圣的情感,他的死亡可以看做是對礦工廠的獻祭,繼而升華成為對一個時代的祭奠。喬葉《最慢的是活著》中的奶奶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一個時代的一種文化,傳統(tǒng)、保守、勤勞、自尊,奶奶的葬禮儀式并沒有太多的傷感和悲痛,但葬禮儀式的結束不僅意味著奶奶的生命結束,還成為了文本敘事結構的結束,葬禮儀式分割開了不同的文化。葬禮儀式的神圣和莊嚴在于它的不可逆性,通過它所表達出來的文本內(nèi)涵同樣具有對生命思考的哲學意味,也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和政治功能。

        三、新世紀小說中所表現(xiàn)的葬禮儀式的嬗變

        中國傳統(tǒng)儀式除了存在規(guī)則、秩序的內(nèi)涵之外,更重要的是突顯其中的倫理道德意義,儀式行為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具有教育的功能,起到示范的作用。而文本中的儀式書寫與人類學中的儀式研究有著很大的差別。從新世紀小說中看葬禮儀式的書寫,首先建立在認可的基礎上,如喬葉的《最慢的是活著》,“奶奶”去世后,“因為是烈屬,村委會給奶奶開了追悼會。追悼會以重量級的辭藻將她歌頌了一番,說她愛國愛家,遵紀守法,和睦相鄰,處事公允?!盵10](P326)追悼會屬于當代規(guī)格較高的葬禮儀式,為奶奶開追悼會是因為她的烈屬身份,身份的界定是儀式的一個必要條件,“身份—儀式—身份”之間存在通過身份來確定儀式,反過來又因為儀式而進一步加強身份的確認。其次,文本中的葬禮儀式需要理性支配感性的能力,李佩甫《城的燈》中,馮家昌兄弟在母親的葬禮儀式上的叩頭,已經(jīng)很難說是一種情感的流露,更多的是文本中需要強調馮家昌的理性,而刻意的完成所謂的“二十四叩禮”,無論是母親的葬禮,還是劉漢香死于非命后的葬禮,小說中都不斷在交織理性與感性的關系,體現(xiàn)了一種自然的欲望。著墨于葬禮儀式的新世紀小說重視人性的自然情感,強調人物行為和感情背后深刻的精神內(nèi)涵?!案哦灾?,儀式除了為人們展示出一個窗戶,通過它人們可以洞察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外,它同時還為認識論提供了一種辯證的基本觀。進而言之,儀式不僅屬于一種歷史形貌的展現(xiàn)形式,也是一種人們參與和認知的內(nèi)容。”[1](P17)

        小說中的葬禮儀式與人類學研究的葬禮儀式所相近的,是群體的心理遺留狀態(tài)。文本中的葬禮儀式來源于對死亡的解讀,富有審美性的意味,如當代作家徐則臣在《耶路撒冷》中寫道:“一切非關宗教,一切關乎信仰,關乎我們內(nèi)心的安妥?!盵11](P377)它的“強調”意義不局限于對葬禮儀式本身的再現(xiàn),而是突出葬禮儀式背后的精神所在,不同的文本背景下所表現(xiàn)出來的葬禮儀式精神有著很大的差異。文本中的葬禮儀式以文化的嬗變?yōu)橐罁?jù),從而帶動儀式表述的嬗變,如鄉(xiāng)土文學中的葬禮儀式是對傳統(tǒng)的肯定,從心理根源處信仰靈魂不滅,因此,繁瑣的儀式行為不僅成為一種處于社會關系中的表演,還可以看作是一種對亡人的告白。葬禮中的“磕頭”便屬于一種典型的儀式行為,它有明確的指向,固定的程序,被參與族群所認同,通過磕頭加強了葬禮儀式的莊嚴肅穆性,并強化了葬禮儀式的倫理秩序。新世紀的鄉(xiāng)土文學逐漸從儀式場面的描寫,而發(fā)展到對儀式精神的刻畫,如葛水平《甩鞭》中麻五的葬禮儀式與李三有的喪禮都用了簡短的筆墨,重點通過葬禮儀式來反映王引蘭孑然一人之后的生活落差,表現(xiàn)出鄉(xiāng)土文化中女子的依附狀態(tài)。都市文學中的葬禮儀式減少了鄉(xiāng)土之間的不同風俗,取消了中國傳統(tǒng)土葬的儀式行為,取而代之的是火化后單一的奠基儀式,這樣的葬禮儀式表現(xiàn)弱化了在文本中葬禮與死亡的承接,也淡化了死亡對于家庭的沖擊力。如張欣在《浮華背后》寫憶憶在一場蓄謀的意外中車禍身亡,殯儀館的告別儀式引發(fā)出憶憶母親的悲痛,與其說是在哀悼女兒,不如說是對自己的哀悼。由于城市中的浮華包裹住了城市中的每一個人,人性的自利讓理智退居于感情之后。文本中的葬禮儀式便僅僅成為了故事結構上的需要,而缺少了儀式本身的精神內(nèi)涵。底層文學中的葬禮儀式,減少了鄉(xiāng)土文學中的儀式行為,加強了都市文學中的儀式內(nèi)涵。如孫惠芬的中篇小說《致無盡關系》,作者對儀式的理解是自然所形成的慣例,由于謀生的需要,家人的四處奔波,使得以前許多繁瑣且隆重的儀式都得到了簡化,說到底,儀式的程序最終由儀式執(zhí)行者來決定,可以跟隨著具體的實踐需要來做出調整和改變,使新的儀式行為包含著舊儀式行為的精神內(nèi)涵,從而增加了新的生命力。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社會中的許多儀式逐漸呈現(xiàn)出簡化的趨勢,如出生儀式、婚慶儀式、喪葬儀式以及通過儀式中的成人儀式等,無論是從群體還是個人來說,表現(xiàn)在新世紀的一些小說文本中,是減少了大量的繁文縟節(jié)的程式化行為,在某些情境中甚至出現(xiàn)了儀式的缺失現(xiàn)象。蘇童的《黃雀記》中,祖父去吊唁的經(jīng)過,就表現(xiàn)出現(xiàn)代社會中的香椿街對葬禮的漠視?!坝幸荒晗奶鞖鉁胤闯?,狡詐的死神藏身于熱浪,在香椿街上巡弋,一口氣拽走了七個可憐的老人。祖父冒著高溫酷暑,逐一登門吊唁,發(fā)現(xiàn)七家葬禮都缺乏組織,敷衍了事,充滿了這樣那樣的遺憾。最離譜的是碼頭工人喬師傅家,兒女們居然找不到喬師傅的照片。”[12](P4)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紅白儀式是個人及家族中最為重要的兩種儀式,葬禮儀式置辦的好壞直接體現(xiàn)出子孫的忠孝程度,“以孝為本”是存在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心理根源,并在很大程度上表現(xiàn)出最高政權對于喪葬儀式的態(tài)度。在這樣的文化心理遺留下,葬禮儀式的宏大與否不僅是家庭境遇的展現(xiàn),更是個人品德的彰顯。香椿街上七家葬禮儀式的缺損,傳達出的社會含義便基于此,連亡人照片都找不到的喬師傅家,兒女顯然是以被批判的位置在文本中展現(xiàn)的,喬師傅兒女的不孝不僅表達出小說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也表達出作者對于儀式所傳達的文化價值作出的肯定。

        從儀式在文本中的表述而反映的文化環(huán)境僅僅是儀式內(nèi)在表現(xiàn)的一個功能,涂爾干最早地發(fā)現(xiàn)了儀式的功能,他認為儀式有三種功能,第一種是儀式的懲戒,第二種是儀式的凝聚力量,第三種是儀式賦予的生命力傳遞。在新世紀小說中,葬禮儀式在內(nèi)容的表現(xiàn)形式及人物的生命情感中,都不同程度的涵蓋了儀式的這三種功能,葬禮儀式在文本中的敘事功能體現(xiàn)了對人物關系的凝聚,對人物情感的生命力傳遞,以及在某些文本背景中人物對亡者緬懷情緒的懲戒。儀式“必有其功能,但儀式究竟有什么功能要在具體的社會語境下進行觀察、分析。某一個儀式在過去的某種功能,今天可能消失了;繼而又生產(chǎn)出新的功能?!盵1](P25)從儀式在小說中的不同表述中,可以看出儀式在文化背景下的嬗變。

        正如從一個小說文本中可以看出一個社會的文化環(huán)境那樣,通過分析新世紀小說中的葬禮儀式,可以了解到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地位的葬禮儀式,已經(jīng)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有了變化?!耙詥识Y哀死亡”(《周禮·大宗伯》),葬禮儀式不僅僅是入殮的行為,還附有殮葬后的行為儀式,“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取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于汝安乎?曰,安。曰,汝安,即為之!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汝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論語·陽貨》)由此可見,古代社會對于葬禮的儀式行為和儀式精神的重視,喬葉《最慢的是活著》中寫吊唁,“有親戚來吊唁,吃也還要吃,睡也還要睡,說笑也還是要說笑?!盵10](P325)人亡故后,給親人帶來的悲痛是古今一致的,但對待葬禮儀式的態(tài)度從小說文本的表現(xiàn)中就可以看出儀式發(fā)展的變遷。感情,屬于人類所共有的精神要素,而文學的其中一個目的,即是要反映這種精神要素。在文學所表達的人類性中,文學家應該“具有或隱或顯的為人類的主體歸屬意識,并將這種意識體現(xiàn)在創(chuàng)作中,滲透在作品中。作家應有博大的情懷和對人類的悲憫意識,體現(xiàn)人類的普遍道德觀念和情感。而作家對人的生命過程的藝術解釋與通過文學幫助人對付生存困境的努力,就是文學對于人類命運和人性的思考的具體體現(xiàn),是文學的應有之意”[13](P16-22)。新世紀小說對葬禮儀式表現(xiàn)的書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文學應有之意”的表達。

        [1]彭兆榮.人類學儀式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美]羅伯特·F·莫菲.文化和社會人類學[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88.

        [3]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2.

        [4][美]柯林斯.互動儀式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5]葉舒憲.文學人類學教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6]葉廣岑.狀元媒[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

        [7][挪威]埃爾克森.什么是人類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8]彭兆榮.文學與儀式:文學人類學的一個文化視野——酒神及其祭祀儀式的發(fā)生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9]曹征路.那兒[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

        [10]喬葉.最慢的是活著[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

        [11]徐則臣.耶路撒冷[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4.

        [12]蘇童.黃雀記[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13]程金城、馮欣.“人類性”要素與20世紀中國文學的價值定位[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6).

        [責任編輯 王占峰]

        OntheCulturalEvolutionfromtheDescriptionofFuneralRitualin NewCenturyNovels

        Ma Shuo
        (Lan Zhou University,Lan Zhou,Jiangsu 730000)

        This paper intends to unscramble the cultural evolution through analyzing novels in the new century.Sacrifici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civilization,and it is a legacy of human evolution and change.The funeral ceremony from the memorial,and other acts of sacrifice,is constructed for the death of human cognition and memory of the dead.In the new century,the novel of the funeral ceremony performance of writing,not only embodies the narrative function of the ceremony,but also explains the cultural effect of the ceremony.The funeral ceremony to trace and multi-dimensional contemplation depict characters such as embedded in the text.It is not only the expression of the writer to understand the funeral ceremony,the ceremony and ritual behavior spiritual feelings,also reflects the ritual cultural background,therefore,the text description of the funeral ceremony has been given a more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value.

        novels in the new century;ceremonial burial;rites spirit;cultural evolution

        I247.5

        A

        2095-0438(2017)09-0052-05

        2017-04-10

        馬碩,女,廣東廣州人,蘭州大學文學院在讀博士,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文學人類學。

        猜你喜歡
        葬禮儀式小說
        《葬禮》(海報)
        《葬禮》(海報)
        散文詩(2023年16期)2023-09-10 07:46:32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這是在葬禮上聽過最多的一句話
        十歲成長儀式
        少先隊活動(2020年7期)2020-08-14 01:18:12
        儀式感重要嗎?
        海峽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5:08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不可思議的太空葬禮
        軍事文摘(2018年24期)2018-12-26 00:58:04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淑女| 亚洲深夜福利| 热热久久超碰精品中文字幕| 最新国产女主播在线观看| 国产xxx69麻豆国语对白| 美丽人妻被按摩中出中文字幕| 99热在线播放精品6| 久久成人精品国产免费网站| 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 丰满熟女人妻中文字幕免费|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国产白浆大屁股精品视频拍|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аⅴ天堂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三级三级三级在线| 欧洲美女熟乱av|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最新| 精品国产你懂的在线观看| 日韩av一区二区不卡|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一级午夜视频| 日韩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二人码|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伊人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a|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亚洲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高清观看| 无码ol丝袜高跟秘书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中文第一|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天堂а√在线最新版中文|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91清纯白嫩初高中在线观看 | 国产内射一级一片内射高清视频1| 玩弄白嫩少妇xxxxx性|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久久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