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指審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在教育管理中,教師運用美育從審美角度,培養(yǎng)學生對現(xiàn)實的審美視察,在審美實踐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靈,豐富精神生活,啟發(fā)其自覺性,提高學生對于美的感受、鑒賞能力,從而使學生自覺地遵循美的原則,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也一樣可以發(fā)揮其美育功能,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發(fā)現(xiàn)美、享受美、創(chuàng)造美。
一、發(fā)掘英文自身之美
1.發(fā)掘英語語音、語調(diào)美。啟蒙階段,教師如果一開始就注意引導學生去感受英語語音、語調(diào)之美,無論是激發(fā)興趣還是打基礎(chǔ),都極有好處。學生聽到老師說出的英語很美,他們就會有躍躍欲試的欲望,想模仿,想說;自己如果說好了,也有一種愉悅感、成功感,享受自己說出的英語。學生在朗讀或?qū)υ捴?,語調(diào)的快慢,詞與詞之間的連續(xù)和輕重應(yīng)達到一種和諧才美才動聽。漢語朗讀中有抑揚頓挫之說,而英語口語中的重音、意群、節(jié)奏的處理,能體現(xiàn)出完美和諧。學生在語言的學習和實踐中,用心靈去感受美,就會享受學習。讀一篇英語文章讀好了,就像一首歌唱好了,聽起來一樣悅耳動聽。
2.發(fā)掘英語書法之美,從美育角度入手,引導學生練好書法也很重要。英語的書寫比漢語簡單多了,簡單到只有26個字母的書寫和組合,但寫好了同樣好看,它高低錯落,彎曲有度,如行云流水,非常的美。英語教師首先自己要寫一手漂亮的字,做好示范,引領(lǐng)學生規(guī)范英語書寫,知道怎樣寫才好看,才美。學生會慢慢從書寫中體會英文的另一面美。
3.發(fā)掘英文的簡潔美,在英語的學習中,表達同一個含義,可以有多種表達,句子太長會使人感到繁瑣,如能準確而簡潔的表達出來,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例如: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難朋友才是真朋友。)A fools bolt may sometimes hit the mark.(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等語句言簡意賅。英語中的縮寫更是簡單明了,更體現(xiàn)一種簡單美。
4.發(fā)掘英文的幽默美,英美人很幽默,英美作家有不少的幽默大師,文學作品中幽默性也很強?!癙lay on Words”在英文中時常出現(xiàn)。例如,“Work fascinates me.I can look at it for hours !”.(工作好有意思啊,尤其看著別人工作。) God made relatives;Thank God we choose our friends.(神決定了誰是你的親戚,幸運的是在選擇朋友方面他給你留了余地);“A healthy beggar lives a happier life than a sick king”(健康的乞丐比病的國王更幸福)等這些語句在生活中都是幽默詼諧的,能增加生活的樂趣和愉悅。教師在英語課堂中語言的幽默詼諧會更受學生喜愛,也會影響學生和感染學生。
二、使英語課堂更美
1.在課堂中融入美妙的音樂美。音樂是聲音、聽覺的藝術(shù),是流動的圖畫。課前、課后唱首英語歌曲,既可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又會使學生在在歌曲中學英語;在音樂聲中朗誦,使人更易進人情景,進入文章中人物的感情世界。
2.在課堂上融入美的畫面。英語教學離不開畫面,教師常常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流動畫面、圖片、黑板簡筆畫等。英語教學中對畫面的運用當然并不在于單純讓學生欣賞圖畫,而是把聲音、文字、音樂、圖像等融為一體,使學生同時受到聽覺、視覺等幾個感官的刺激,對所學的內(nèi)容記憶深刻,同時畫面、情景和語言的結(jié)合,是形象的思維和語言思維的結(jié)合,使課堂更加生動,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有所獲。多媒體中展示的優(yōu)美的畫面和語言使學生既受到語言的訓練,又得到美的熏陶,這也是一種重要的美育手段。
三、在英語學習中引導學生欣賞內(nèi)在的美
1.語言美,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怎樣表達才符合英語的習慣和禮貌。英語中的“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 ?”、“Sorry”、“Excuse me”、“Thank you”、“Can I help you”、“Would you please …?”等日常表達,如果學生們在生活中恰當?shù)厥褂?,能展示出人與人之間的友好和禮貌,能體現(xiàn)行為之美。學習和運用這些語言,把它們轉(zhuǎn)化為行動和品格,可使學生在美的語言中,感受到文明和高雅,而自身素養(yǎng)也得到提升。
2.善行美,英語教材的課文中和學生們閱讀的文章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教師可挖掘出來對學生進行行為美的教育。例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高中教材第五冊Module 6 Animas in Danger,教師在展示可愛的藏羚羊和美麗的自然風光的同時,帶領(lǐng)孩子們討論課文《Saving the Antelopes 》的內(nèi)容,課文中講述的是在我國二十世紀初的可可西里許多的藏羚羊被偷獵者殺害,藏族青年杰?!に髂线_為了保護藏羚羊,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利用這些感人的故事適時的啟發(fā)學生要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杰桑.索南達的形象是高大的、美的,偷獵者的行為是丑陋的,令人唾棄的。
前面談到的英語教學中的語音、語調(diào)、書法、音樂、圖畫,簡潔、幽默美以及語言、善行美,無論是外在的美還是內(nèi)在的美也,無論是形式美還是功能美,都不是擺在商店櫥窗中已加工好的“金銀首飾”,而是要去開采和加工的“金礦”、“鉆石”。教學藝術(shù)之美的本質(zhì)也就在于此。馬克思說:“社會的進步就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結(jié)晶”。在英語學習中不難發(fā)現(xiàn)美就在身邊,就在學習和生活中,愿英語教師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體會美的心靈,把美貫穿于英語的教學藝術(shù)中,有意識到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英文的美欣賞英文的美,享受英文的美,從而培養(yǎng)起學生良好的審美觀和審美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素養(yǎng),在未來他們才能用知識和能力在生活中去創(chuàng)造美。
作者簡介:范愛筠(1964.9-),女,四川閬中人,中學英語高級教師,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