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力強
奶奶家有一只大公雞,它身上的羽毛烏黑發(fā)亮,而尾巴是彩色的,總是高高翹起,就像揮動著的彩旗。它頭上的雞冠又大又紅,民間俗話說:吃雞冠當大官。那么大的雞冠,吃了少說也可以當個縣長了吧!它的一對眼睛十分警覺。它的嘴金黃發(fā)亮,仿佛向你示威,我的嘴可不是面捏的,不服試試!這只大公雞腿腳上的肌肉十分發(fā)達,絕對是個“短跑冠軍”!當然在所有公雞里,它叫得最響,跑得最快,是最健壯的雞。我叫它“漢子”。
它可是名副其實的“漢子”,是雞頭領(lǐng)、雞大王,無雞能敵。然而,這兩天不知從哪兒來了一只乳臭未干、自以為是的公雞,竟然不把“漢子”放在眼里。
你看,它一下子撞開“漢子”,霸占著食盆自己吃獨食,還跳進食盆里亂踩。“漢子”一下子火了,兩條粗壯有力的腿飛快地跑著,并猛烈扇動翅膀。只見它一跑一跳,一腳將這只搶食的公雞踢出去老遠。搶食雞身上掉了幾撮毛,也火了,迅速地跑來還擊。我猜它挑事前已充分掂量過“漢子”的攻擊力了,但絕沒想到“漢子”的攻擊力竟比它想的還要高。爭斗中,搶食雞頭上的毛被抓掉了不少,露出了嫩紅色的皮肉。搶食雞也使起了“漢子”剛剛用的招數(shù),可“漢子”就是“漢子”,對方剛踢起腿時,它一閃身,猛啄一口,搶食雞又掉了一撮毛。這次,“漢子”毫不留情,又猛啄一口,搶食雞的頭上流出了血。搶食雞怒火萬丈,飛撲上來,想啄“漢子”的雞冠子。不只是“漢子”,連我都看出搶食雞的心思了。我拾起石子打搶食雞。它本打算攻擊“漢子”的,不知是不是我剛才的舉動惹惱了它,現(xiàn)在它向我發(fā)動了進攻?!皾h子”趕忙來救我,搶食雞咯咯叫,好像在說二打一不公平,于是“漢子”把我趕回了屋。外邊一陣飛沙走石,等我打開門一看,搶食雞不見了,只有“漢子”在悠閑地散步,看來它勝利了,但身上也少了幾根羽毛。
這就是奶奶家的公雞,一只強壯的“漢子”。
佳作點評
文章有兩個亮點:
一、題目奪人眼球,引人入勝?!皾h子”一詞引發(fā)讀者的好奇心,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二、語言短小精悍,活潑風趣。文章多用短句,易于閱讀理解,且語言生動形象,將“漢子”——一只大公雞的英武氣質(zhì)和斗雞時的勇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不愧其“漢子”稱號。
(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