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建筑行業(yè)發(fā)展效果較為明顯,并且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帶動了我國經濟的增長。但很多建筑工程的質量都沒有達到相關的標準,而且在進行建筑時存在的問題較多。為了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建筑企業(yè)應在建筑結構中做好在樁基礎設計,樁基礎設計可以提升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固定性,從而使建筑結構承載力增強,這樣建筑工程質量也會因此得到提高。本文將對建筑結構中樁基礎設計進行分析。
【關鍵詞】建筑結構;樁基礎設計;承載力
在建筑結構中進行樁基礎設計,設計人員需要對建筑現(xiàn)場進行勘察,結合施工現(xiàn)場地質條件設計樁基礎設計方案,尤其是在進行高層建筑的過程中,樁基礎設計尤為關鍵,因此,樁基礎設計方案必須要包含良好承載力。此外,要做好樁基礎設計造價方案,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控制設計成本。
1、運用試驗形式對單樁豎向承載力進行確定
在建筑結構中樁基礎設計初期,設計人員首先就要考慮樁基礎的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設計人員要能結合承載力相關的物理指標,設計樁基礎。對于單樁豎向承載力的確定,設計人員需要根據地勘資料詳細試算,才的估算出同實際相符的承載值。其次,設計人員要能遵循相關設計要求和規(guī)則,在試驗的過程中進行驗樁和打樁等相關的設計程序,進而結合試驗結果對樁基礎設計方案進行適當?shù)恼{節(jié),確保樁基礎設計方案符合建筑結構中樁基礎設計的要求。
在設計樁基礎之時,設計人員必須要繪制樁基礎設計圖紙,在繪制圖紙的過程中,通常設計人員會運用靜載荷試驗產生的樁承載力進行相關的設計,以此為設計標準。但是此種試驗方式比較適合高等建筑物中,而且此種試驗方式容易受到時間的制約。如果將其運用在簡單的建筑物中則會產大量的安全問題。
除此之外,在施工之前,建筑企業(yè)需要進行打樁試驗、這時就要運用高應變動測法。建筑企業(yè)可以將該方法應用在設計經驗豐富的位置,這樣可以產生更好的效果??偟膩碇v,樁基礎試驗十分重要,只有經過試驗,才能確定相應的數(shù)據值和相關參考信息,進而結合試驗的信息資料,做好樁基礎設計,提升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1]。
2、樁水平承載力進行相應的保障與正確處理控制樁偏差
2.1樁水平承載力的保證
為了有效的提高樁基礎的承載力,建筑企業(yè)則應采用科學的方法,對樁水平承載力進行相應的保證。設計人員需要計算出樁基水平的承載力,結合承載力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設計,否則,樁基礎會產生大量的安全隱患。在計算承載力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結合相關的規(guī)范制定,明確設計范圍,做好抗震驗算。對于樁基本身,設計人員要保證樁基水平承載力同其它結構承載力相關。灌注樁是樁基礎設計的材料,在設計此種柱狀的過程中,要對其直徑進行測量,測量結果要符合相關的要求。而預制樁,則是具有較強的混凝土預應力管樁,設計人員需要根據相關的標準進行合理的取值,以避免子啊設計的過程中受到尺寸、面積等因素的影響[2]。
2.2處理控制樁偏差
在設計樁基礎的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掌控樁基礎的樁偏差。在對樁偏差進行處理和控制是,首先要對特殊條形樁和承臺樁進行相應的控制,因為這兩個柱狀屬于整體樁體的核心,只有確保核心樁得到相應的掌控,樁基礎設計的安全隱患才會隨之降低。其次,要對樁位存在的偏差進行處理,如果樁頂標的標高與設計方案中的值不符,則要根據其大小的情況,進行科學的施工,當標高增多時,要進行劈樁,而且要在預應力管樁上進行合理的施工。當標低時,則需展開補樁頭施工。在此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要做好回降量的掌控。否則,所有的樁都會產生誤差,進而影響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想預防上述問題的產生,要允許出現(xiàn)最大誤差,誤差值應在2mm ,這樣才能提升樁偏差的處理控制效率。
3、對樁基礎設計特殊情況的處理
研究顯示,當樁基礎承載能力達到一定的范圍時,則會無法受到壓至而產生的大量的問題,而之所以會產生這些問題,其主要與以下兩種情況存在必要的聯(lián)系,其一,則是現(xiàn)場施工土質存在的問題,土質過硬或過軟的都會影響樁基礎的穩(wěn)定性。對于過硬的地質土壤,施工人員可以適當進行添加水分,而對于水分過多的土壤,施工人員則需要采用孔隙水壓力的方法,排除多余的水分,然后開始將樁基打入地下。如果在施工時,一旦遇到以上兩種情況,建筑企業(yè)切勿忽視,而且要立刻研究解決方案,遵循科學的方案處理這些問題。如果在進行跳打時,在前期施工時就要對水的壓力進行控制,之后在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在控制水壓的過程中,建筑企業(yè)必須要選擇先進的機械設備,做好引孔的準備措施,從而通過孔隙將水分減少。更為關鍵則是,建筑企業(yè)必須要控制樁壓力的范圍。這樣就可以對壓樁擠土進行有效的防范[3]。
在建筑結構中設計樁基礎時,要能根據實際的工程實例,否則,設計效果將無法預期的估測。例如:在南方某地區(qū)進行高層建筑時,其建筑屬于居住場所,因此,所使用樁共有18米長,型號為D400。在打樁之前,設計人員反復的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勘察,最終得出結果為單樁承載力在660k N ,如果連續(xù)打四個柱狀承載力為300k N,這個結果同估算的承載力相比較小。此后,設計人員開始結合實際施工進行合理的探究和分析,最后開始對不同施工階段的土層進行設計,與此同時,開始對其他地理位置進行土質檢測,從而確定在打樁的過程中需要借助壓樁機械,這樣既可以提升打樁的速度,而且也能保證樁基礎的穩(wěn)定。因為土層中的粘聚力較低這樣在打樁時會破壞土質,所以,要在合理的時間內進行樁基礎設計,直到土壤固結,樁基礎才會更加可靠。在完成該步驟后,要再次進行試驗,從而確保樁基的承載力符合設計的需求。
結語:
總而言之,提升建筑物的質量和穩(wěn)固性是當前建筑企業(yè)必須重視的方面,建筑企業(yè)要能充分的利用建筑結構中樁基礎設計,提升建筑結構的平穩(wěn)性,要讓樁基礎設計在建筑物中起到統(tǒng)籌兼顧的作用。設計人員必須要全方位的進行勘察和設計,只有這樣,所設計出樁基礎才具體合理性 、安全性、經濟性,建筑企業(yè)在日后也會蓬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揭智淵.淺談建筑樁基礎設計[J].中華建設,2016,(04):12-34.
[2]張海殿.樁基礎設計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1):90-100.
[3]蘇俊梅.樁基礎的設計與應用[J].科技風,2013,(10):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