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式節(jié)能屋(德語:Passivhaus)又可譯為被動式房屋,是基于被動式設計而建造的節(jié)能建筑》物。被動式房屋可以用非常小的能耗將室內調節(jié)到合適的溫度,非常環(huán)保。
簡介
(1)被動式房屋不僅適用Bo Adamson用于辦公建筑、學校、幼兒園、超市Passivhaus Institut)的念最早源于瑞典隆德大學的Bo Adamson教授和德國被動式房屋研究所(Passivhaus Institut)的Wolfgang Feist博士在1988年5月的一次討論。通過一系列的研究和德國黑森州政府的資助,被動》式房屋的概念逐步確立起來。
1990年最早的一批被動式房屋在德國達姆施塔特建成。1996年( Passivhaus-nstitut)在達姆施塔特成立,致力于推廣和規(guī)范被動式房屋的標準。此后有越來越多的被動式房屋落成。
(2) 19世紀70年代,建筑師和科學家就開始研究零能耗的房屋,把能耗降到零是十分苛的,盡管從理論的角度它是可行的,但是因為極高的造價和復雜的工藝,至今為止還只是停留在利研項目層面。
低能耗建筑(供熱能源需求用量< 70 kWh/msup2;a),因其優(yōu)越的性能價格比,所以很快的普及開來。
隨著節(jié)能的需求更為迫切,被動式節(jié)能屋發(fā)展開來。如果把被動式節(jié)能屋結合上更多的太陽能發(fā)電設備,那么也就實現(xiàn)了“零能耗”的房屋,因為沒有誰愿意住在一個沒有冰箱和電視的房子里。
(3)Innsbruck2010年,僅在德國就Lodenareal座被動式節(jié)能屋投入了使用(2012年全世界有37000座),有獨棟房屋、公寓、學校、辦公樓、游泳館等。特別是多層建筑,更能體現(xiàn)它的優(yōu)勢,例如位于Innsbruck的能容納354個住戶的“Lodenareal”項目,是世界上最大的被動建筑。
(4)被動房屋的基本原則就是能效。杰出的保溫墻體、創(chuàng)新的門窗技術、高效的建筑通風、電器節(jié)能都是解決能效的基礎。
定義
是指加熱系統(tǒng),被動式節(jié)能屋不需要主動加熱,它基本上是依靠被動收集來的熱量來使房屋身保持一個舒適的溫度。使用太陽、人體、家電及熱回收裝置等帶來的熱能,不需要主動熱源的供給。
來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