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化學,很多同學都覺得太深奧,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化學無處不在,不信我們到悠悠家的廚房去看看吧!
今天是周末,悠悠邀請了幾位小朋友到家里玩。午飯時,媽媽準備大展廚藝,為大家奉上精美的食物。
首先端上來的是蘑菇雞蛋湯,哇,這湯真鮮美!小伙伴們一邊喝一邊嘖嘖稱贊。悠悠的媽媽到底用了什么小妙招才讓湯格外鮮美的呢?原來,她在湯里放了少量的味精。味精中含有可以提鮮的化學成分——谷氨酸鈉,它既能引起人們的食欲,還能幫助人們預防某些疾病的發(fā)生。對了,雞精的主要成分其實也是味精,兩者的營養(yǎng)成分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當然,不管是味精還是雞精,大家都不要過量食用。
嗯,喝完湯再來嘗嘗悠悠媽媽燒的糖醋排骨吧。這排骨燒得油亮亮的,甜而不膩,每吃一口都讓人難忘!燒糖醋排骨必然要用到糖和醋,糖是廚房中常用的一種調味品,家用多為白糖或冰糖。食用糖大多從甘蔗和甜菜等中提煉而成,根據提煉程度和脫色程度的不同,糖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和形態(tài),比如白糖、紅糖、冰糖等。人體活動所需的能量大約有70%要靠糖來提供,所以糖對人體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至于燒菜中常用的醋,是以大米、小麥、高梁、玉米、糖、酒等為原料,通過微生物發(fā)酵釀造而成的。我們國家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制醋歷史,做菜的時候加點兒醋,不僅能提味,而且還對人體健康很有利。
“悠悠,快來幫媽媽把這菠菜洗洗。”忙得熱火朝天的媽媽朝正在吃糖醋排骨的悠悠叫道。
“好嘞,看我的洗菜神功……”悠悠蹦一跳地拿出一個不銹鋼洗菜盆,打開水龍頭認真地洗起菠菜來。
除了這個不銹鋼洗菜盆,悠悠家的廚房里有很多東西都是用鋼鐵做的,比如水槽、鍋碗瓢勺、調料架等。那么你知道鋼鐵是什么嗎?鋼和鐵是同一種東西嗎?
要解釋鋼鐵就必須先說清楚鐵。鐵是一種化學元素,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金屬之一,約占地殼質量的5.1%。但實際上,自然界中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純鐵存在,鐵元素一般都是和其他化學元素共同存在于一些物體當中的。人類最早發(fā)現的鐵是來自于掉落到地球上的隕石,事實也證明,隕石是地球上含鐵量最高的金屬混合物,有的含鐵量甚至到90%以上。
至于鋼,它和鐵本來就是兄弟倆,它們的主要區(qū)別是碳含量的多少。一般來說,碳含量小于0.2%的是熟鐵,大于2%的是生鐵,而碳含量在0.2%~2%的就是鋼,這也難怪人們喜歡用鋼鐵來統(tǒng)稱它們了。
不過,在過去的干百年,鋼和鐵都有一個極大的缺點——愛生銹,這是由鐵元素和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氧化作用而產生的。直到1913年,英國人哈瑞·布里萊發(fā)現,在鋼中加入鉻(ge)后,鋼鐵的表面就會形成透明的氧化鉻保護層,從而抑制氧化鐵的生成,鋼鐵也變得不那么愛生銹了,于是不銹鋼誕生了!
“熱騰騰的包子來啰——”悠悠媽媽從蒸鍋里端出剛蒸好的包子,又白又大的包子冒著誘人的熱氣,有些包子褶里還流淌出濃香的湯汁,小伙伴們饞得直流口水。悠悠邊吃邊問:“媽媽,為什么您每次蒸出來的包子都特別蓬松呢?”
媽媽笑著解釋道:“哈哈,那是因為我在面團中加了少量的酵母。其實,在做面包、蛋糕和餅干的時候都可以加一些酵母,這樣吃起來口感更松軟?!?/p>
沒錯,酵母算得上人類食用量最大的一種微生物了。它天然、可食用且營養(yǎng)豐富,大致分為食用酵母、工業(yè)酵母和醫(yī)用酵母。在做饅頭、包子或烘焙糕點前的和面階段,加一些食用酵母在面粉中,酵母中的酶會和面粉發(fā)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面團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這樣在蒸煮烘焙的過程中,二氧化碳受熱膨脹,食物就會變得香松可口了。
食用酵母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營養(yǎng)物質,所以,發(fā)酵后做成的食品,營養(yǎng)價值要比沒經過發(fā)酵做成的食品高很多。
對了,如果你或家人胃口不好、消化不良,可以試著口服一點兒酵母片,因為它還有促進消化和調整人體新陳代謝功能的作用呢!
怎么樣,聽著是不是挺像變魔術的?沒錯,化學就是這么神奇。
悠悠和小伙伴們吃得開心,悠悠媽媽看著也高興。飽餐一頓后,悠悠主動承擔起了刷碗的工作。要說刷碗這活兒,悠悠爸爸嫌油膩,平時特別不愛做,不過悠悠覺得有了洗滌靈這個好幫手,再油膩的碗筷,都能刷洗得很干凈。
洗滌靈為什么能輕松對付油漬呢?這是因為它含有一種叫界面活性劑的物質,這種物質既親水又親油,也就是說,它既能溶于水,又能將油溶解在水中,從而達到輕松去除油漬的效果。有的同學會說,洗滌靈對身體有害,要盡量少用。沒錯,如果悠悠不將碗筷表面的洗滌靈沖洗干凈的話,或許她真的會鬧肚子呢!所以刷洗不太油膩的碗筷時,大家可以試著用淘米水、茶葉水,去油的效果一樣很不錯。
廚房中還有很多有趣的化學現象,比如煮熟的螃蟹背部會變成紅色,但蟹腳和腹部還是青色的,這是為什么呢?原來,螃蟹甲殼的真皮層中分布著不同的色素細胞,這些色素細胞在高溫下會被分解破壞,不過有一種蝦紅素并不怕高溫,當螃蟹被煮熟后,蝦紅素分布較多的螃蟹背部就會顯現出紅色。但是,蝦紅素在螃蟹甲殼中的分布并不均勻,所以蟹腳和螃蟹的腹部幾乎不顯現紅色。
其實,除了廚房,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牙膏、肥皂、洗衣粉、防凍劑、潤滑油……哪一樣不是化學制品?現代生活更和化學的關系密不可分,所以才有人說:沒有生命還有化學,但沒有化學,就絕對不會再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