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華 重慶市南川區(qū)鳴玉鎮(zhèn)畜牧獸醫(yī)水產站 408400
豬肺疫的綜合防治技術
陳德華 重慶市南川區(qū)鳴玉鎮(zhèn)畜牧獸醫(yī)水產站 408400
豬肺疫作為一種常見的豬的細菌性疾病,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急熱性傳染病。以中小豬出現呼吸困難和高燒為主要發(fā)病特征,給養(yǎng)豬業(yè)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F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對豬肺疫進行簡要闡述,旨在為本病的診治提供技術參考。
豬肺疫;多殺性巴氏桿菌;治療;預防
該病的病原是多殺性巴氏桿菌,無鞭毛,不能運動,不形成芽胞,兩端鈍圓,為中央微凸的球桿菌或短桿菌,革蘭氏染色陰性。該菌能夠引起多種畜禽罹患巴氏桿菌病。表現為出血性敗血病或傳染性肺炎。該菌沒有較強的抵抗力,在無菌蒸餾水和生理鹽水中很快死亡,在干燥空氣中2~3天死亡,在陽光下暴曬或60℃條件下加熱數分鐘可被滅活,2%來蘇兒、3%福爾馬林等數分鐘即可將其滅活。
(1)不同年齡、性別和品種的豬都可感染,中小豬最易感染,呈急性或慢性經過。病菌主要存在于健康豬的腸管、呼吸道及肺臟等部位,經排泄物和分泌物排出。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病豬和健康帶菌豬,傳播途徑為被病菌污染的飲水、飼料、器具、尸體、分泌物和排泄物等。
(2)豬肺疫的發(fā)生無顯著的季節(jié)性,但多以初春多雨潮濕季節(jié)和秋末冬初氣溫驟降時節(jié)易發(fā),呈地方性流行或零星散發(fā)。倘若同豬氣喘病、豬瘟等混合感染,可增加病死率,不僅給養(yǎng)豬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也對養(yǎng)豬業(y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根據豬肺疫的發(fā)病經過將其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個病型。
(1)最急性型。發(fā)病突然,病豬體溫驟然升至41~42℃,可視黏膜發(fā)紺,呼吸高度困難,病豬呈犬坐式喘鳴。食欲廢絕,四肢內側皮下、腹側及耳根部位充血發(fā)紅,口鼻分泌出很多泡沫,咽喉部腫脹、熱痛。一天內甚至數小時內便可死亡。
(2)急性型。臨床上最為常見,主要癥狀為纖維性胸膜炎。病豬體溫升高,干咳、氣喘,出現膿性眼屎,鼻流黏液。隨后轉為濕咳,觸診病豬胸部疼痛反應強烈。聽診有啰音和摩擦音??墒丘つこ仕{紫色,多發(fā)生膿性結膜炎。病豬先便秘后腹瀉。后期皮膚上出現紅紫斑。急性型病豬食欲減退甚至廢絕,極度消瘦直到窒息死亡。病程約1周,不死者將轉為慢性型。
(3)慢性型。該型常見于流行后期,病豬的臨床特征主要是慢性肺炎和慢性胃腸炎,呼吸困難、持續(xù)咳嗽,食欲下降,有膿性、黏液性分泌物從鼻腔流出。部分病豬產生痂樣濕疹,關節(jié)腫脹,且多伴有腹瀉,極度消瘦,多因衰竭死亡。病程在2周以上。
剖檢最急性型病死豬,典型癥狀是黏膜、漿膜和實質器官出血,咽喉部及周圍結締組織有顯著的出血性浸潤,全身淋巴結腫脹,肺水腫、脾出血,心外膜與心包膜也有小出血點。切開病死豬皮膚,可見大量呈淡黃色的纖維膜性漿液。急性型病死豬的典型病變是出現纖維素性肺炎,肺產生不同程度的肝變區(qū),肺切面呈大理石樣花紋,胸膜有明顯纖維性附著物,胸腔、心包積液。慢性型病死豬肺臟肝變區(qū)擴大,帶有黃色或灰色壞死灶,其內有干酪樣物質,外有結締組織包囊。皮下組織、腸系膜淋巴結及支氣管周圍淋巴結有壞死灶。
根據豬肺疫的特有癥狀,流行特點能夠進行初步診斷,確診則需進行實驗室檢查:采集最急性型和急性型病死例的脾臟、肺臟或體腔內滲出物,采集慢性型病死例的呼吸道分泌物或病變部位作為病料,制成涂片,通過瑞氏染色后鏡檢可見兩端著色的球狀短小桿菌。另外,在臨床診治中,本病要重點同豬接觸性傳染性胸膜肺炎、豬弓形蟲病、豬氣喘病,以及豬丹毒等病相鑒別。
(1)肌注鏈霉素20mg/kg體重,青霉素2萬~3萬單位/kg體重,每天2次,直至病豬體溫下降。肌注氨芐青霉素按4~10mg/kg體重,每天2次,連用3~5天?;蚣∪庾⑸鋺c大霉素2~3mg/kg體重,每天2次,連用3~5天。因多殺性巴氏桿菌容易產生耐藥性,故應注重抗生素的交叉使用,應連續(xù)用藥3~5天再換藥,其間不可停藥。
(2)貝母 3g,牛蒡子、知母、杏仁各 5g,桔梗、甘草、射干、山豆根和玄參各6g,黃芩9g,水煎取汁,候溫灌服,每天1劑,連用5天。
(3)加強飼喂管理,堅持自繁自養(yǎng),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yǎng)管理制度。保持豬舍通風、采光良好,圈舍溫濕度適宜,避免圈舍潮濕、過熱。采用10%石灰水或3%來蘇爾對豬舍及周邊環(huán)境進行嚴格消毒。在飼料中拌入土霉素粉,同時可采用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活疫苗或豬肺疫氫氧化鋁滅活苗進行接種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