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碧凝
讀書,與智者對話,讓心靈旅行。如何讓孩子徜徉“書的海洋”享受閱讀的舒心愜意呢?我?guī)ьI學生從漫畫到小說,從故事到科學知識,廣泛涉獵,努力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開啟孩子的閱讀之旅。下面是我——一位大孩子帶我們班孩子閱讀的一點小感悟,希望能對您有小小的幫助。
一、學會分享,讓閱讀更有趣
每到學校的“閱讀節(jié)”必會掀起一時“購書熱潮”,但孩子們真的用心去用心看書了嗎?毋庸諱言,好多同學只是曇花一現,敷衍了事。為了能把學生課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我試著動員家長開展“共讀一本書”活動,讓爸爸媽媽、姐姐弟弟、爺爺奶奶、甚至叔叔阿姨一起加入,讓整個家庭充溢著清新的“墨香”。每當孩子完成家庭作業(yè)后,家長們便與孩子圍坐沙發(fā)上、書桌旁,共同閱讀一本書。讀書的方式可以輪流閱讀相同的內容,孩子看完家長看;也可以傳遞式地閱讀,這周孩子閱讀,下周爸媽閱讀,再下周姐弟閱讀……家長們與孩子都閱讀完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說書中印象最深的情節(jié),談談對某一人物的看法,進行“你問我答”的搶答游戲等,不斷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二、觀影鑒賞,讓閱讀更深入
當孩子拿到一本語言稍微復雜的課外書時,他會產生抵觸情緒“太難了!字太多太密了!”這時觀看影片是一個事半功倍的好辦法。時下,很多有趣的、有意義的書都被拍成了兒童影片,在閱讀過后觀看相應影片,將文字轉換為扣人心弦的畫面,孩子們定會樂在其中。孩子們學完《九色鹿》這篇文章后,我與他們一起欣賞了相關的老影片。孩子們邊看邊猜故事發(fā)展,邊聽邊學人物語言,在直觀感受人物的神情、動作后,調達那狡猾虛偽的面孔與九色鹿溫文爾雅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孩子們對人物的個性理解可謂入木三分。由此,當學生閱讀完一本書,老師、家長可以搜索相關影片,讓孩子在觀看影片中由文中內容帶來更多的思考。
三、踏足遠行,讓閱讀更詩意
“看書”,體驗的是他人生活;“旅行”,充實的是自己的人生!“讀萬卷書后行萬里路”那可是別有一番詩意。關于人文地理、風景動物、傳統風俗的書籍,書中那獨特的景色描寫、奇特的動物世界、美好的習俗傳統都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目光。當品讀一本經典的書后,老師或家長帶著孩子進行一次相關旅行,讓主題閱讀變得更有詩意!如:閱讀完《永遠的九寨溝》,可以踏上“九寨溝”之旅,去看看那神奇的天然臺階,去聽聽“五彩池”里潺潺的流水,去感受那份靜謐與美好,此時孩子會無形中加深對書中內容的記憶,對文章內容將會有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