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吳亞梅
行 走
川南綠翡翠
—— 越溪河
○文 吳亞梅
清清越溪水悠悠 蔥蔥翠竹葉蓊蓊
當連天的霧靄遮住了尋找綠意的雙眸,當城市的喧囂擾亂了內(nèi)心的平靜,你是否開始向往著陶潛筆下的世外桃源?渴望著尋一處清幽之地?有這樣一個去處,那就是川南綠翡翠——宜賓縣越溪河!
越溪河,古時人稱擁斯茫水,又名大牢溪,自榮縣入宜賓縣境內(nèi),經(jīng)合什、柳嘉、隆興、觀音、古柏、等鄉(xiāng)鎮(zhèn)匯入岷江,流長約105公里。昔日的越溪河怪石嶙峋,驚濤拍岸,建國后,因修建電站,被分段渠化,于是昔日的險灘化作一片浩淼平湖,素有“川南綠翡翠”的美譽 。越溪河最具風華毓秀之地是隆興至大塔一段,長約只有百里許,此處一花一草,一山一石皆是畫。翠竹環(huán)繞,樹影婆娑,青山如黛,清風鳴蟬,鳥兒唱情……宛如大自然精雕細琢的藝術品。
因工作關系,幾次出差到隆興古鎮(zhèn),每次驅(qū)車沿越溪河段公路緩緩前行時,眼前豁然一亮,淙淙的溪流在峰巒疊嶂間若隱若現(xiàn),疑是九重天宮上云袖飄飄的仙子落下的綢帶。
踏上隆興古鎮(zhèn)小道,目光一點一滴投映在隆興的青磚黛瓦上,這座千年古鎮(zhèn)洗滌了多少春秋風華,照見了多少王朝興衰,歌盡了多少豪詞雅調(diào),站在處處透著古樸氣息的街頭,我仿佛望見了它舊日的繁榮。它曾是古代中國“南方絲綢之路”的水陸交通要道,它曾是川南繁榮的政治、商貿(mào)、文化中心,唐朝歸順縣就建政于這山明水秀之間,人聲鼎沸,車馬如流的場景恍如昨日。宋時蟠龍書院與之隔岸相望,書聲瑯瑯,油墨清香浸潤了無數(shù)風流雅士清俊的脊梁,“一門三進士”的千古科舉奇跡在此創(chuàng)造。元代“陳母教子”的典故在此千古傳唱,家喻戶曉。明代尹伸位極人臣,看盡世間繁華,最終卻選擇回歸故里,與青山為伴,綠水為鄰。
走出古鎮(zhèn),漫步在幽寂的林間小徑中,一路秀竹遮蓋,郁郁蔥蔥,微風拂過,如沐春風;林間偶爾白鶴翻飛,翠鳥鳴翠。滿眼的綠,清澈的水,清新的空氣,在此深深的吸一口氣,伸一個懶腰,一切世間煩惱,煙消云外,心情驟然舒暢。綿延唐、宋、元、明、清的172座古剎掩映于這青山翠竹之中,于是晨鐘暮鼓,竹杖芒鞋無需何人領導,無需神明指引,一群群僧人匯集于此,參詳佛法,奉上自己全部的虔誠。40余處眾僧塔群悠悠矗立,3000多僧尼無聲沉寂于此,思及此,心中便涌出莫大的感動,最終在這莽莽山林中心歸于平靜。
沿著小徑石梯而下,漫步越溪河畔,偶爾會聽見悠悠的漁家號子回蕩在青水綠水間,一群群野鴨出落水中,輕盈的捉起魚兒,河上便泛起層層漣漪。不時便可望見遠處偶爾有一葉葉扁舟駛來,舟上漁夫個個奮力滑行,不時與岸邊行人招手示意,悠閑自在。不一會兒,一葉葉扁舟便隱入遠方那水天相接處。突然,便聽見耳后傳來陣陣轟鳴,原來是艘艘快艇呼嘯而過,隱約還可聽見艇中游人的陣陣驚呼聲,一眨眼的功夫,便只見河中盛開了朵朵白花。過了好一會兒了,河面終歸平靜,但悠悠的漁家號子和游人的歡聲笑語卻始終不絕于耳。心中便無暇去顧其他,只將身心交付于這青山綠水,寂寂蒼林。
再次驅(qū)車沿著林間公路蜿蜒前行,到達至高點,極目遠眺,越溪之畔的摩崖石刻,天工神佛時隱時現(xiàn);古韻悠悠的護林古碑風雨不倒;每一座山都在低誦著繚繚梵音;每一棵竹都在淺吟著詩詞歌賦……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滴滴點點無不折射出越溪之河遺世獨立的超然與靈性!
越溪河仿佛早已與我在夢中相會過,于是在工作之余,特地向當?shù)亓謽I(yè)部門解了一下這個神往之地。越溪河畔以其得天獨厚的土壤和氣候,盛產(chǎn)油樟,因其產(chǎn)出的樟油量多質(zhì)好而享譽國際。因此成為全國保存和發(fā)展最好的天然香料油源基地之一。全國75%的樟油產(chǎn)自宜賓縣,而宜賓縣的樟油集中于越溪河畔。自1979年始,四川省林業(yè)部門在越溪河營建了全國第一個人工油樟種子園,占地320畝。時至今日,越溪河也成為宜賓縣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省級綜合試驗區(qū)核心區(qū)域,油樟種子園已經(jīng)成為越溪河畔的一大景觀??陕劽蝗缬H見,再次親臨越溪河畔,才發(fā)覺這里三溪環(huán)繞,小舟放逐,鳥鳴迎賓,柔竹拂面,翠屏遮天。棄舟入園,走獸引路,野花爭艷,沁人心脾,登峰瞭望,青青之嶺,疊翠天際,陽光普照,云蒸霞蔚,仿佛置身逍遙仙境中。
竹仿佛是與這悠悠流淌的越溪河水相依而存的。舟行水中,眺望兩岸。楠竹、黃竹、西風竹、慈竹、苦竹等130多個品種,應有盡有,歲寒不凋,與油樟并立于越溪河畔, 姿態(tài)萬千。清風徐來,萬桿起舞,一眼望去,盡是滿目翠色。身心都陶醉在這翠色欲流的竹海中,按下快門,迫不及待的用相機定格下這大自然的神來之筆。
越溪河似乎是大自然精心描摹而成的畫作。河沿岸森林覆蓋率高,河水純正、天然,養(yǎng)育了無數(shù)的享譽中外的珍稀魚類,有黃臘丁、翹殼、母豬殼等10余種珍稀魚。此外,還有自然生長的鯉魚,鰱魚、白甲魚、紅眼棒等20多種普通魚。越溪河溝溪眾多,處處都是理想的天然釣魚場所。釣魚愛好者隨便找一個地方垂釣,都可以放松身心,陶冶性情。也許可找到蘇子“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的意味。
越溪之上,萬頃碧波;竹樟之嶺,郁郁蔥蔥;溪中游魚,怡然自樂;越溪之河 ,待你逐舟而來,踏水而歌!
責任編輯:馬蘇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