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東京地皮之貴,讓人買得起車,卻養(yǎng)不起車,城區(qū)一個車位的月租相當于普通人月薪的十分之一。至于汽車的價格,則比中國要便宜很多,年輕人幾個月的薪水已經足夠買一部在中國稱得上“體面”的轎車。
車位貴,車價便宜——那還買不買車?如果買了,停車難題怎么破?
我在日本朋友新莊家找到了答案。他家過去停放豪車的車庫,現(xiàn)在改成了小花園,種著牽?;ǎ€搭出了一個涼棚,甚是清爽宜人。
他也不是不開車了,而是改“共享”車了。
他家小區(qū)的公用車庫里停著數(shù)輛車,申請了共享獲得使用資格的人,排出自己用車的時間,到時去開、然后按時還回就可以了。在日本,共享車以10分鐘為一個計價單位,特別適合買個菜、接個人等小事,比坐出租車便宜。通常的使用時間限定在一兩個小時,但如果后面沒有其他人準備共享的話,也可以用更長時間。
小區(qū)共享車的人,一般都互相認識,人們也都會在用完車以后仔細打掃,洗車和加油費用也是大家平攤。有時候,“共享車”也會交給租車公司管理。
如果需要用車6小時以上,還可以去租車,那是另一種“共享”,也特別方便,價格更加便宜。
“就真的只用‘共享車,不買私家車了?”我問。
新莊點頭回答說:“私家車使用率太低。”
除汽車以外,日本的公共交通也非常發(fā)達,家門口一般有公交車,稍遠一些的地方可以乘坐地鐵和輕軌,加上城市里停車費太貴,一輛私家車一周能用上一兩次就算是不錯了。只有在遠郊區(qū)縣,私家車的使用率才會高一些。
此外,在日本買一輛汽車,還需要繳納“自動車取得稅”“自動車稅”“自動車重量稅”及各種保險費用,使用一段后還要再交維修費、保養(yǎng)費。而且日本人在為汽車納稅時,還要為納稅行為再繳納消費稅,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這樣算下來,在東京養(yǎng)一輛私家車,性價比太低,確實不是合算的投資。
但更重要的是,當一個社會走過物欲橫流的階段后,“共享”就自然而然成了一種生活方式。這樣的方式,既不占用過多的個人資產,也節(jié)約了社會資源,而且如此一來,個人空間就大了,生活質量也跟著得到提升。
其實,很多日本人并不是沒有享受物質生活的條件,而是更愿意把“簡單”和“共享”奉為人生的價值觀。這樣的全民價值觀,讓東京雖然車多,卻不是很堵,也從來不吵。路上也很少看到私家車,因為車都停在自家或者公共的車庫里,街道就是走人的地方。因為不養(yǎng)車不租車位,更多的日本人生活得更簡單卻更富足了。
【素材運用】在停車越來越難、車位越來越貴的時代,東京新莊家的車庫反倒改成了宜人的小花園,這得益于他所在小區(qū)實行“車輛共享”的舉措?!肮蚕怼笔谷藗兊纳钭兊酶鞓?,更幸福,這種簡單的生活方式既節(jié)約資源,又提升效率,它與貧富無關,是發(fā)自內心的選擇,超越物欲的寧靜。
【速用名言】
1.節(jié)制使快樂增加,并使享受加強。
——古希臘哲學家 德謨克利特
2.人的富有來自他的苦難與艱難,也來自他對簡單生活的接納,比如此時此刻,從這扇窗戶靜靜地眺望著外面的風景?!▏骷?圣??颂K佩里
【適用話題】簡單生活;價值觀;共享;出行方式
(特約教師 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