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文
摘要: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差異造成隱私觀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際中了解中外隱私觀的差異對于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例舉中國人和西方人隱私觀的差異以及分析不同隱私觀形成的原因,旨在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基礎(chǔ)上,更好地進行中西方文化交流。
關(guān)鍵詞:跨文化交際;隱私觀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異造成了中西方不同的隱私觀,中國根深蒂固的集體主義使得我們對隱私的概念模糊,在特定的集體內(nèi)部甚至是沒有隱私的,而西方人的價值觀與中國人的價值觀不同的地方很多,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很容易發(fā)生誤解。
一、中西方對隱私的不同定義
(一)中國人的隱私觀
中國人一貫不贊成“私”,個人權(quán)利即被視為私利。改革開放以前,中國人幾乎沒有私權(quán)的概念。中國人互相之間很喜歡打聽關(guān)于家庭、工資之類的話題,收入相對來說較少的人會在意別人問工資這種隱私,而收入相對來說較多的人會更愿意在交談中談這些話題,中國人的隱私觀在很大程度上來說也是以不損害個人利益為前提的,如果自身的某種隱私會得到大家的贊賞或羨慕,那這個隱私也許就會成為自己與他人交談的一種談資。
中國人經(jīng)常不把自己的隱私當做隱私,因此也經(jīng)常不把別人的隱私當做隱私。中國人的隱私的概念很小,除了真的是不可告人的事情,或者實在難以啟齒的話題,基本上很少有什么事情是能稱得上隱私的。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家丑不可外揚”,這句話可以說是對中國人隱私觀的一個很寬泛的總結(jié),那就是不好的事情才會說是隱私。
(二)西方人的隱私觀
西方人將隱私權(quán)看作是一種人權(quán),是不可隨意侵犯的。西方人認為自己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別人無權(quán)干涉,父母也是一樣。
西方人很注重個人隱私的保護。以目前的西方社會來看,雖然個體在文化、意識形態(tài)和生活方式上差異很大,但對待個人隱私,每個人都有一個很清晰的最低界限,如果被侵犯,個人就會抗爭,甚至尋求法律的仲裁。
二、中西方隱私觀不同的原因
(一)中國人的隱私觀形成的原因
中國人形成現(xiàn)在這種隱私觀是因為幾千年來中國的社會形態(tài),中國大部分的人口都生活在農(nóng)村,一個家族往往世世代代都在一個村莊生活,一個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是親戚,不是親戚因為世代都生活在一起也都非常的熟悉,會彼此關(guān)心。中國農(nóng)村大多只有兩個季節(jié),即農(nóng)忙和農(nóng)閑。在農(nóng)閑的時候,沒什么事情,人們經(jīng)常聚在一起閑聊,所以基本上哪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全村都知道。后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城市和樓房,但是中國人也因為根深蒂固的集體主義價值觀而對隱私的界限不是很清晰。中國人見面打招呼喜歡說你去哪兒???這樣一句在中國人看來十分尋常的問候語,在西方國家也是屬于隱私范圍的。中國人即使現(xiàn)在隨著時代、經(jīng)濟的發(fā)展,知道自己的隱私要保護,但還是沒辦法一時之間改掉幾千年延續(xù)下來的骨子里的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
(二)西方人的隱私觀形成的原因
西方國家崇尚的是個人主義,他們價值觀念的核心就是個人主義,英語中“我”(I)永遠大寫就是在語言方面的具體體現(xiàn)。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臘文明,荷馬史詩中為個人榮譽而戰(zhàn)的英雄人物就是西方個人主義價值取向的萌芽。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對個人本性、家庭和社會經(jīng)濟政治體質(zhì)制度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個人利益、權(quán)利、價值和人格平等。這種認識構(gòu)成了個人主義要素的最初源頭。西方人最先宣揚自由平等,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圍使他們更加注重每個人神圣的權(quán)利,包括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
三、在跨文化交際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跨文化交際中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學習并理解別國文化。世界上每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都是不同的,我們不能只是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而是要了解交際對方國家的文化,打破我們內(nèi)心的思維定式,用包容的態(tài)度對待他國的對待隱私的態(tài)度。在對他國文化包容的前提下,還要做到入鄉(xiāng)隨俗。對待西方國家的隱私觀我們不需要全盤的接受也不要全盤的否定,允許差異的存在,包容差異的存在,是跨文化交際很重要的部分。
中西方對于隱私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差別,有很多是在一種文化中是公共性的而在另一種文化中卻是隱私,因此我們在跨文化交際的時候就更要多加注意。比如,我們經(jīng)常會在聊天的時候問一些問題表示友好,比如你家?guī)卓谌耍瑧賽哿嗣粗惖膯栴},我們認為問這種話題是為了顯示我們的友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但可能在西方人看來你這是在窺探他的個人隱私。中國人不介意別人問自己的年齡,但是年齡是西方人的隱私,是不可以詢問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之前一定要全面地了解對方的文化,掌握好聊天的分寸,要知道哪些能說,哪些不能問,盡量選擇一些大家都感興趣的又不牽扯到隱私的問題,如天氣,新聞等。
在跨文化交際中,還要注意對交際對方自我的空間和領(lǐng)域的尊重,在西方文化中十分重視自我的空間和領(lǐng)域,因此在交際中要把握好度,在交往之初,不要離對方太近。在交際中要多關(guān)注對方的神態(tài)和語氣,如果在交談中說了一些對方不喜歡聽的話應該及時解釋,自己只是了解的不夠全面,并不是有意冒犯。
四、結(jié)語
在跨文化交際中、中西方不同的隱私觀會造成交流上的障礙,因此我們要加強對西方人隱私觀的認識,了解雙方的差異,并尊重雙方差異,從而學習對方優(yōu)秀的部分,更好的進行跨文化交際。
參考文獻:
[1]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2]許力生.跨文化的交際能力問題探討[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
[3]楊洋.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界定與評價[D].北京:北京語言大學,2009.
[4]何道寬.簡論中國人的隱私[D].深圳大學,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