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軍
(孝義市國土資源局 山西 孝義 032300)
GPS技術在土地勘界測量中的應用
李應軍
(孝義市國土資源局 山西 孝義 032300)
隨著GPS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其在地質測繪等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不僅可以提升測繪工作的效率,也有助于增強其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本文從土地勘界測量中的常用GPS技術入手,針對不同土地勘界測量工作,提出了一些對應的GPS技術應用方案,以確保土地勘界測量工作的順利開展。
GPS技術;土地勘界測量;應用方案
確定境界作為土地利用調查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我國政府決策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制定有關土地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據,尤其是國境界線更是會對國家領土等的確定產生重要影響。我國江河中心線、沿山脊線等各種境界線走向地區(qū)的地形比較復雜,同時定位點之間的距離比較長,采用人工測量的方式顯然不太合理。而如果借助GPS技術,則可以在滿足各種條件下的土地勘界測量工作要求的基礎上,確??睖y準確度和效率。
1.1 單點定位法
有關調查研究表明,在取消SA的條件下,單點定位法在實際測量中的定位精度可達10m。特別是隨著GPS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當前我國的GPS接收機偽距測量精度可以達到1~2m。而通過國內外有關精密單點定位技術的有關研究可知如果可以借助雙頻GPS接收機,應用載波相位測量后的處理精度可達到1cm。如果該技術可以在實踐中得以應用,那么可以進一步拓寬該種GPS定位技術在測量實踐中的應用范圍,甚至可以將其應用于所有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土地測量中。目前,該種GPS定位已經廣泛應用于導航型或者手持型的GPS接收機中。比如,通過將單點定位方法應用于手持GPS接收機中,可以將其應用于低精度勘測或者確定土地利用變化耙區(qū)確定等工作中。
1.2 靜態(tài)相對定位法
該種定位技術和方法具有較高的定位精度,一般可以達到1~2cm,最高甚至可達到亞毫米級,尤其適用于土地權屬測量、土地利用變化測量和地籍測量等各等級控制網的測量及勘界測量工作中。雖然該種測量技術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但是卻需要耗費比較長的測量時間,每次的觀測時間需要耗費0.5~2h不等。
1.3 快速靜態(tài)相對定位法
相較于靜態(tài)相對定位法,快速靜態(tài)相對定位法除了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之外,也僅需要耗費很短的時間來完成有關的勘測任務,可以將其理解為靜態(tài)相對定位法的改進或者升級法,其主要適用于土地權屬測量、土地利用變化測量和地籍測量中的勘界測量以及低等級控制網的測量,具有很高的測量效率。比如,雙頻GPS接收機就可以采用該種測量技術來進行地形測量。
1.4 RTK定位法
RTK定位法實際上就是載波相位差分定位法,其實際就是在對兩個觀測站的載波相位進行實時處理的基礎上,對觀測點的三維坐標進行實時觀測和記錄,測量精度可達1~2cm,作用距離可以達到10km左右,尤其適用于勘界測量、界址測量、土地權屬界址、土地利用變更測量、建設用地放樣測量、土地權屬界址放樣測量以及地籍測量中的低等級控制網加密等。
1.5 局域差分GPS定位法
局域差分GPS定位法主要是在局部區(qū)域內設置一個GPS差分網,位于該局域部分內的用戶可以根據多個基準站所提供的改正信息,經平差后求得相應的改正數,相應的測量精度可以達到1~3m,測量距離可以控制在200~300km范圍內。比如,我國沿海區(qū)域部位處所建設的信標差分網內的土地管理單位可以借助其內部所設置的信標GPS接收機來進行土地資源動態(tài)監(jiān)控、勘界測量、土地權屬界址測量和土地利用變更測量等測量工作中。
我國江河中心線、沿山脊線等各種境界線走向地區(qū)的地形比較復雜,同時定位點之間的距離比較長,采用人工測量的方式顯然不太合理。
2.1 GPS技術在土地權屬界址測量中的應用方案
作為土地勘界測量工作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土地權屬界址測量工作是明確測量土地、建筑物、構筑物和地面其他附著物的權屬界址線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土地權屬界址測量工作中引入GPS技術是其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在實際的土地權屬界址測量工作中,需要根據相應的測量精度要求來合理選擇測量技術和方法。比如,我國農村土地權屬界址測量精度比較低,一般只需采用DGPS技術即可完成相應的測量工作。而在建成國家廣域差分系統之后,要優(yōu)先選擇WADGPS技術,然后在此基礎上,那些具有較好經濟條件地方的土地管理部門需要盡量應用RTKGPS技術和RTDGPS技術。而在GDGPS定位技術和精密單點定位技術的應用比較成熟的情況下,需要權衡各種測量技術的利弊。而相對于農村土地權屬界址測量之外,城鎮(zhèn)土地權屬界址測量的測量精度比較高,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利于觀測的條件存在,此時要盡量選擇兼有BDS、GLONASS和GPS三系統的RTK技術。雖然采用該種勘界測量設備需要耗費比較大的投資額,但是借助RTK技術的合理應用,可以廣泛應用于我國大部分區(qū)域內的土地勘界測量中來,實際的測量效率比較高。另外,在我國某些比較發(fā)達的城市中,如果建成健全的網絡RTK系統后,那么可以優(yōu)先采用GPSRTK技術。
2.2 GPS技術在土地權屬界限放樣中的應用方案
土地權屬界限放樣工作也是土地管理中重要的一項工作,是我國政府決策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制定有關土地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據,尤其是國境界線的放樣工作更是會對國家領土等的確定產生重要影響。但是我國江河中心線、沿山脊線等各種境界線放樣工作中的地形比較繁雜,定位點之間的距離比較長,采用人工測量的方式顯然不太合理,相應的測量放樣難度比較大。此時如果可以合理應用GPS技術,則可以滿足于我國某些通訊比較困難區(qū)域的地質勘測工作。通常而言,在土地權屬界線的放樣工作中只能夠應用GPS實時定位技術。根據土地權屬界線放樣精度的不同,可以將GPS實時定位技術劃分成LARPS技術、RTKGPS技術和RTDGPS技術,且其中的RTDGPS技術和LADGPS技術所耗費的設備投資要遠低于RTKGPS技術所需設備的投資。另外,隨著RTK技術等土地勘界測量技術的快速發(fā)展,GDGPS技術、實時精密單點定位技術和網絡RTK技術等技術可以滿足于不同要求的土地權屬界線的放樣工作中,相應的放樣精度也比較理想,具體需要根據土地權屬界線放樣的實際情況來合理選擇GPS技術應用類型,確保其可以滿足土地權屬界線的放樣要求。
2.3 GPS技術在土地利用數據庫更新中的應用方案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土地變更情況時刻處于動態(tài)變化情況。為了確保土地利用數據的實效性,就必須要注意對其實際的數據進行及時更新維護處理。簡言之,土地變更調查就是要確保土地勘界工作中所用數據實效性和現實性的重要手段??紤]到傳統土地利用變更數據無法直接錄入到土地利用數據庫,相應的數據處理效率比較低,成本也比較高,同時在建設土地利用數據庫的過程中可能會錄入一些需要更正的錯誤數據,所以在土地利用變更調查過程中對相應的土地利用數據庫中的錯誤數據進行調查和更正具有重要意義。而此時如果可以合理引入GPS技術,那么就可以方便地對土地利用數據庫中的錯誤數據進行變更調查和更正,同時經濟效益和技術方面要求也比較理想,所以要盡量采用后處理差分GPS技術來確保其測量精度要求。比如,在我國可以接收到信標差分信號的沿海區(qū)域內,可以權衡考慮采用精密實時和非實時單點定位技術、網絡RTK技術、局域差分GPS技術、GDGPS技術、RTKGPS技術、LADGPS技術和RTDGPS技術等定位技術來更新土地利用數據庫,尤以精密實時單點定位技術為最佳。
綜上所述,GPS技術在土地勘界測量中的應用方法眾多,且不同GPS技術的定位精度各不相同,同時其適用的測量領域也有所差異。為了確保GPS技術在土地勘界測量中應用的質量,必須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土地勘界測量工作來合理選擇GPS技術,以確保其可以滿足土地測量精度要求,最大化GPS技術在土地勘界測量工作中的應用效益。
[1]任曉芳.GPS技術在土地勘界測量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3, (10)∶122-123.
[2]杜磊磊,陳麗紅.GPS在土地測量中的應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 (8)∶85-86.
[3]黃永裕.淺談GPS技術在土地勘界測量中的應用技術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8)∶119-120.
K928
B
1007-6344(2017)01-0107-01
李應軍,1978年8月,男,漢族,山西省孝義市人,大學文化,現供職于山西省孝義市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