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建筑工程框架結構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處理對策
張媛媛
(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 230051)
近些年來,我國高層建筑得到了不斷地發(fā)展,而且建筑施工的設計也在積極更新,人們對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對于框架結構體系來說,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運用比較廣泛,而且憑借自身的優(yōu)勢特征能夠被人們所認可。然而,從目前來看,我國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框架施工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而本文主要針對于此進行分析,提出了解決高層建筑混凝土框架施工的合理對策,從而能夠積極促進我國高層建筑工程的發(fā)展。
高層建筑;混凝土框架;施工質量;對策
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在經(jīng)歷了高速階段以后現(xiàn)在更是越加的發(fā)展平穩(wěn),這對于國內的一些工程建設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所以對于我國的房屋建設也是近些年以來的重要項目之一。其框架結構設計質量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重識,在這其中對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也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所以我們在下文中著重的對框架結構設計方法進行具體的研究。
混凝土結構屬于上框架,其是一套完整的結構的體系。在抗震方面與抗風方面其表現(xiàn)的都較好。而且結構體系是由梁與柱形成的鋼性骨架連接,是一種幾何體,不會產生變形所以整體的穩(wěn)定性較強。在進行其上框架的平面布置時其具有靈活性,可以以經(jīng)便的質量與延展性在建筑物中進行使用。
1、簡單性。
這種結構的簡單只是指其傳力途徑的直接與明確,容易產生問題部份是比較容易進行控制的。在不同的荷載的作用力下,我們把結構內部的整體的傳力的路線進行測試,得到其傳力越短與直接那么我們認為其工作的效能最好,其使用的建材也較少。
2、規(guī)則和均勻性。
我們在建筑物的豎向,對于造型與結構進行布置,使其布置的較為均勻,避免產生剛度。以免其承載的能力與其傳力途徑會產生較大變化,保證其不會在不同的樓層或是幾個不同的樓層產生薄弱的情況,不然這些部位會產生較大的應力或是變形。使其結構容易產生倒塌。我們在對框架結構進行設計時,應該保證其平面設計的規(guī)則,保證其設計的均勻性,使其所產生的質量在地震時的力能會以較短與直接的方式進行傳播,并使質量分布與結構剛度分布協(xié)調,限制質量與剛度之間的偏心。
3、結構的剛度和抗震能力。
我們在進行結構的設計時我們應該保證其可以低抗來自于不同的方向的作用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其結構上的主軸應該具有較大的抗震能力與其剛度。在另外一方面我們還要讓結構具有一定的抗扭度與其低抗紐轉的振動能力。
1、我們在進行結構的抗震設計過程中,我們對于結構的平面與其產面在設計時,應該保證其簡單與規(guī)則性,還要保證其對稱的原則。
(1)進行平面的設計時我們除上在保證上面的三點以處,還在對其偏心的程度進行調校。
(2)框架結構設計中我們應該對共剛度與質量二者間的中心盡可能在進行重合。
(3)質量大的跨間不宜布置在結構單元的邊緣,質量大的設備宜布置在距剛度中心較近的部位;
(4)盡量少采用大懸挑結構;
(5)圍護結構宜采用輕質材料。
2、我們在進行平面的布局設計時,其柱網(wǎng)在與開間等跨合和進深等距進行布置。這樣不同的跨梁間其截面就是一致的,對于建筑結構的整體的剛度進行提高。
3、我們在進行結構方案的設計時,我們應該對當?shù)氐牡刭|情況,還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進行綜合性的考慮。
4、注意抗震設計。我們在進行抗震設計時的重點就是其結構的強度與其延性。所以一個設計合理的結構應該是即具有一定的剛性也具有一定的韌性的。如果結構設計時其剛度太強,那么當具有破壞力較大的時候,其會產生較大的損壞。而當結構力較柔時,當大力傳來的,雖然可以消減一部份力,但是容易在其間產生較大的變形,從而使得其結構產生變化。筆者根據(jù)多年的經(jīng)驗認為,如果剛度較大,其不具有經(jīng)濟性所產生的成本較高,其應變能力也較差。如果要其過柔。雖然整體的造價降下來啦,但是其會產生變形,使得其無法進行立足。所以我們在進行框架結構的設計時,我們應該使其可以對不同方向所產生的力具有一定的低抗作用,可使結構沿平面上兩個主軸方向具有足夠的剛度和抗震能力;另外還要使結構具有足夠的抗扭剛度和抵抗扭轉振動的能力。
房屋建筑不僅需要我們對其使用者的安全進行保證,還需我們對其進行使用時的適用程度進行控制,這種情況我們的對建筑進行設計時就需要對其極限的狀態(tài)進行把握。而這種極限的狀態(tài)就是我們將其建筑結構與構件的使用年限做規(guī)定值值的上限,由于建筑物在進行使用時會產生一定的結構變形,所以會對其外部形狀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建筑的結構裂縫生成較大,那么其也會產生使用年限的制約?;炷磷陨淼慕Y構耐久性較差,一般只能在預期的期限內達到春性能的要求。所以在建筑結構當中,對混凝土的耐久性進行控制,是其最為重要的綜合復雜因素,我們對其做了相關的規(guī)范要求與原則。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是我國進行基礎建設時最為基礎的項目之一,所以我們在對其進行框架的設計時,如何更好的提升設計時的相關水平,這對于建筑物的后期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就需要我們在進行建筑框架設計時,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嚴格的控制,保證其不同的框架結構可以使用不同的設計方法,使用最優(yōu)的框架結構設計方式進行選擇,對其設計的質量進行有效的提升,保證建筑工程的建筑質量得到提升。
[1]劉照球,李云貴,呂西林,張漢義. 基于BIM建筑結構設計模型集成框架應用開發(fā)[J].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7:948-953.
[2]楊全洲. 建筑工程框架結構設計的重要原則和設計方法[J]. 江西建材,2014,11:12.
[3]姚萍. 建筑工程框架結構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處理對策[J]. 門窗,2015,09:110+114.
[4]凌小萍. 建筑工程框架結構設計中常見問題分析[J]. 低碳世界,2016,30:136-137.
[5]王艷麗. 建筑工程框架結構的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分析[J]. 門窗,2016,12:96.
[6]張春富,樊慶玲. 談建筑工程中框架結構構造與設計[A]. 北京市海淀區(qū)科學技術協(xié)會.第二屆“科協(xié)文化——中關村論壇”論文集[C].北京市海淀區(qū)科學技術協(xié)會:,2013:1.
TU7
B
1007-6344(2017)03-0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