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勃
(忻州市公安消防支隊,山西 忻州 034000)
?
五臺山風景區(qū)家庭賓館現(xiàn)存火災隱患及整改措施
王 勃
(忻州市公安消防支隊,山西 忻州 034000)
通過對五臺山風景區(qū)家庭賓館的實地調研,從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防火間距不足、安全疏散不符合要求、消防設施缺失等方面分析了其存在的火災隱患,針對這些火災隱患并結合五臺山風景區(qū)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管控著火要素、安全疏散、防止人員煙氣傷害、防火間距、消防設施、消防車道、消防管理以及消防監(jiān)管方面等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
消防,家庭賓館,火災隱患
五臺山風景名勝區(qū)是馳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國內首批國家級自然與文化雙遺產(chǎn)、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境內寺廟林立、文物薈萃、素有“古建文物寶庫”之稱。每年來五臺山旅游的游客高達400余萬人,諸多賓館應運而生,根據(jù)實地調研,發(fā)現(xiàn)五臺山風景區(qū)內賓館存在諸多火災隱患,本文就現(xiàn)存火災隱患提出了整改對策。
五臺山風景名勝區(qū)現(xiàn)共有賓館303家,其中家庭旅館為235家,占賓館總數(shù)的77.5%,由于建筑規(guī)范標準的更新以及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與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辦理的滯后性,導致五臺山風景區(qū)大部分家庭賓館無法辦理消防行政許可手續(xù),近年來居民自建房改建為賓館現(xiàn)象尤為普遍,使無消防手續(xù)的賓館數(shù)量激增,使其存在諸多先天性火災隱患。
2.1 防火間距不足
部分家庭旅館建筑之間防火間距不足,大部分房屋之間僅可供人行走通過,約為1.5 m~3 m,無法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5.2.2條對于單、多層建筑防火間距6 m的要求。
2.2 消防設施缺失
大部分家庭賓館的現(xiàn)有消防設施僅有滅火器、應急照明燈與疏散指示標志。部分規(guī)模較大的家庭賓館達到設置室內消火栓與火災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系統(tǒng)的規(guī)模而未設置。
五臺山氣候寒冷,部分設有內院的家庭賓館將內院頂用透光材料封閉以保暖,此舉將整個建筑連為一體,使得建筑排煙受到嚴重影響。
2.3 安全疏散不符合要求
《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5.5.13要求所有賓館均采用封閉樓梯間[1],但五臺山風景區(qū)家庭賓館大多數(shù)疏散樓梯未采用封閉樓梯間或室外樓梯,無法保證人員疏散的安全性。五臺山風景區(qū)內建筑由于規(guī)劃要求,不允許超過3層,部分建于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賓館,當時規(guī)范并未要求3層以內的賓館設置封閉樓梯間,因此該部分賓館在建筑結構上不利于封閉樓梯間的設置。
2.4 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五臺山風景區(qū)內家庭賓館30間客房以內的賓館為195家,占賓館總數(shù)的64.3%,此類賓館內所有工作人員僅3人~4人,且大部分為家庭內部成員,此類家庭賓館在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方面不到位,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履職不到位,消防安全制度、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員工消防安全培訓存在空白點。
2.5 游客人員存在特殊性
五臺山賓館季節(jié)性較強,諸如正月十五、五月十三(五爺生日)、四月初四(文殊菩薩生日)以及夏季的農(nóng)歷初一、十五等時間節(jié)點,游客非常集中,日均游客可達4萬人以上,造成許多賓館人滿為患。許多外地僧人、居士來五臺山朝拜,在賓館房間內依然有點香燃蠟的習俗,增加了火災危險性。
因五臺山風景區(qū)內建筑不允許超過3層,故從火災危險性和人員疏散的角度來分析其危險性較低,但為了防止火災的發(fā)生及預防小火亡人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應當要求賓館盡量滿足消防規(guī)范的要求。但對于一些因客觀條件難以達到的方面,可適當放寬,而在另外的方面須予以適當增強,從而在整體消防安全方面達到平衡,以更適應五臺山風景區(qū)具體情況的要求。
3.1 管控著火要素
在預防火災方面,應從“火三角”出發(fā)來考慮,氧化劑、可燃物與點火源構成了消防的基礎理念——“火三角”。在實際情況中,因氧化劑(空氣中的氧氣)控制難度大,暫不做考慮,故要從控制可燃物與點火源上進行考慮。
3.1.1 控制點火源
賓館內點火源主要為遺留火種與電氣火源,遺留火種主要包括煙頭與香、蠟,除嚴禁游客臥床吸煙外,針對五臺山實際情況還應嚴禁僧人、居士在賓館內點香燃蠟。在預防電氣火源方面需要將主要電氣線路穿管保護以隔離可燃物,并減少使用臨時性電氣線路(插線板)。
3.1.2 控制可燃物
在控制可燃物方面,主要需嚴格控制其裝修材料。室內裝修應全部使用不燃或難燃類裝修材料,應高于《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要求,鼓勵使用輕鋼龍骨石膏板吊頂以及地板磚鋪地,不建議使用木龍骨吊頂與地毯鋪地裝修。
3.2 防火間距方面
對于家庭賓館防火間距不足的問題,應在低于規(guī)范要求的兩棟房屋相鄰處,保證至少一面外墻采用不開設門窗洞口的外墻,從而在火災情況下阻止火勢蔓延,如無法保證,則應用防火窗代替普通窗。
3.3 消防設施方面
3.3.1 獨立式感煙型火災報警器
對于未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賓館,應推廣設置獨立式感煙型火災報警器,獨立式感煙型火災報警器可獨立安裝,依靠電池供電,在煙氣濃度達到報警濃度時自行聲光報警,對于家庭賓館更加適合。針對3.1.1中控制游客臥床吸煙以及僧人居士室內點香燃蠟,此舉也可起到預防監(jiān)督作用。
3.3.2 消防水池與簡易噴淋系統(tǒng)
在家庭賓館聚集的區(qū)域,地理位置就近的幾家賓館可聯(lián)合設置室外消防水池,并且可充分依靠景區(qū)內河流建造消防取水碼頭。
此外,建議未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的賓館內增設簡易型噴淋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直接連接市政自來水管網(wǎng)實施滅火,從經(jīng)濟角度和安全角度不失為良策。
3.4 安全疏散方面
《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5.5.13要求所有賓館均需采用封閉樓梯間,但對五臺山風景區(qū)賓館而言,層數(shù)均不超過3層,且部分賓館建筑因結構導致設置防火門有困難,或設置防火門之后自然排煙方面受到影響。根據(jù)實際情況,對于設置封閉樓梯間有困難的賓館,可設置常閉式防火門作為房間門使用,此舉可保證在火災情況下一定時間內阻止火勢與煙氣進入房間,住客可采取固守待援的策略,贏得逃生時間。
在人員疏散方面需在房間內配備火災逃生面具,此舉可防止煙氣對人體造成傷害,對于設置封閉樓梯間有困難的賓館,此舉亦需嚴格要求。
3.5 消防車道方面
在消防車道方面,由于客觀情況,導致無法保證每個賓館都滿足4 m寬度且轉彎半徑滿足要求的消防車道。在該現(xiàn)狀下,應當保證在一個賓館聚集區(qū)至少有一條環(huán)形消防車道或者有回車場的消防車道,并且滿足從消防車道到任意賓館距離不應超過兩盤水帶連接的長度(50 m),以保證在現(xiàn)有條件下使消防車最大化發(fā)揮其戰(zhàn)斗力。在消防車道位置的選擇上應當與消防水源的情況結合進行考慮,以發(fā)揮其最佳效果。
3.6 消防管理方面
五臺山風景區(qū)賓館除應符合普通賓館的消防管理的要求外,尚應針對其特點進行消防安全管理。
其一為住宿客人特點,賓館每年所接待的客人有相當一部分為佛教信眾,在日常生活中有在居室點燈燃蠟的習慣,由于賓館客房條件所限,點燈燃蠟處往往與床鋪地毯等可燃物無法保證安全距離,燈蠟易引燃床鋪地毯,此類火災隱患較為突出,故應當嚴格禁止客人在客房內進行此類活動。
其二為季節(jié)性特點,每逢初一,十五,周末或者佛教節(jié)日,五臺山賓館往往會出現(xiàn)“一房難求”的局面,不論大小賓館,幾乎全部住滿。在此種情況下,由于人員數(shù)量多,其消防安全素質不一,導致發(fā)生火災可能性增加,且發(fā)生火災后疏散難度增加。故應提前對消防應急預案進行演練,且賓館組織節(jié)前消防檢查,確保平時所疏忽的火災隱患在節(jié)前得到徹底的消除。
3.7 消防監(jiān)管方面
五臺山賓館眾多,目前風景區(qū)僅有一個消防大隊與一個派出所,分別承擔著全山的消防監(jiān)督檢查與公安工作,所以在消防監(jiān)督管理方面單獨依靠消防隊與派出所是難以達到檢查效果的。所以在五臺山風景區(qū)應當更好的發(fā)揮村委會的監(jiān)督檢查作用,消防隊工作人員將一些基本的檢查要點傳授給鄉(xiāng)鎮(zhèn)網(wǎng)格員,對20間客房以內的小賓館可全部由所屬地村委會進行檢查。
本文通過分析五臺山風景區(qū)賓館的現(xiàn)實情況,并針對五臺山風景區(qū)的實際情況,提出若干解決對策,在以《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為基礎要求上,由于客觀原因,在將封閉樓梯間與消防車道方面適當放寬的基礎上,對內裝修、自動消防設施的要求適當增強,更適合五臺山風景區(qū)的實際情況,從而在符合客觀實際情況的同時,確保了消防安全。
[1] 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S].
Current fire hazards and renovation measures of family hotels in Wutai mountain scenic spot
Wang Bo
(XinzhouPublicFire-FightingBranchDepartment,Xinzhou034000,China)
Based on in-situ family hotel investigation of Wutai mountain scenic spot, the paper analyzes its existing fire hazards including poor fire-fighting security management, insufficient fire-fighting distance, poor security evacuation and poor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In light of the above-mentioned fire hazards by combining with actual Wutai mountain scenic spot conditions, it puts forward feasible solving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controlling fire elements, security evacuation, preventing people’s smoke damage, fire-fighting space, fire-fighting facility, fire-fighting lane, fire-fighting management and fire-fighting inspection and so on.
fire-fighting, family hotel, fire hazard
1009-6825(2017)17-0237-02
2017-04-06
王 勃(1976- ),男,工程師
TU998.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