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艷麗,孫紀軍
(1.菏澤市洙趙新河流域工程管理處,山東 菏澤 274000;2.菏澤市自來水公司,山東 菏澤 274000)
菏澤市雨洪資源利用的幾點思考
任艷麗1,孫紀軍2
(1.菏澤市洙趙新河流域工程管理處,山東 菏澤 274000;2.菏澤市自來水公司,山東 菏澤 274000)
分析了菏澤市水資源現狀及雨洪資源利用的幾種方式,并指出菏澤市加強雨洪資源利用的下一步建議,以緩解菏澤市水資源缺乏問題。
菏澤市;水資源;雨洪資源;開發(fā)利用
菏澤市當地水資源總量為20.61億m3,人均占有量為243m3,屬極度缺水地區(qū)。2013年全市用水量為23.43億m3,其中地下水12.73億m3,地表水1.41億m3,黃河水8.98億m3,其他水源0.31億m3。與2013年山東省下達菏澤市的用水總量指標24.38億m3相比僅有0.95億m3富余,水資源狀況不容樂觀。結合目前用水效率水平及今后的發(fā)展預期測算,到2020年、2030年需水量缺口將分別高達10.5億m3、16.3億m3,水資源短缺形勢非常嚴峻。菏澤市多年平均降雨量656mm,合計雨水總量為81億m3,其中能夠形成有效徑流的雨水資源為6.21億m3。但由于在時空分布上嚴重不均,年內降雨70%集中在汛期6~9月。面對異常嚴峻的形勢,必須大大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在水源供給方面,加大發(fā)展污水回用、海水淡化、雨水收集等,拓展了供水來源,所以根據菏澤市現狀必須大大提高雨洪資源利用率。
1.1 綜合治理河道進行調蓄升級
菏澤市境內河網密布,流域面積大于30km2的河道就有199條,長3157km。通過對河道加強管理、清淤深挖、維修加固病險涵閘,合理設置節(jié)制閘數量,以自然河道為主體,提升雨洪資源的調蓄能力,從而提高蓄水能力。
1.2 實施坑塘治理進行分散集水
菏澤市各類坑塘遍布每個鄉(xiāng)村,但大多數缺乏管理,填、堵、占等現象嚴重。通過清淤、闊挖、疏通等方式進行,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滯蓄水能力,還可以有效地減輕洪澇災害和補給地下水,同時美化鄉(xiāng)村環(huán)境,提升生態(tài)效益。
1.3 改造澇洼地進行水庫建設
菏澤市存在著不少澇洼地、鹽堿地、低產田,易發(fā)澇災,這些土地價值低、生產成本高??赏ㄟ^土地運作的方式,改建成水庫,不僅可以地盡其用,提高雨洪資源的利用量,還可以改善周邊生產、生態(tài)環(huán)境。
1.4 利用煤炭塌陷區(qū)進行開發(fā)
菏澤市煤炭塌陷區(qū)主要集中于巨野龍堌鎮(zhèn)煤礦處,總面積約320hm2,深度一般3~5m,已形成一定的水體面積,另外鄆城、單縣等地也有一小部分。塌陷區(qū)的水體水質較為良好,同時每年都有一定面積的塌陷區(qū)形成,可以大規(guī)模地集中雨水資源。通過對煤炭塌陷區(qū)的綜合開發(fā),不僅可以修復礦產資源開發(fā)對所在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還可以充分利用塌陷區(qū)增加水資源儲量。
菏澤市雨洪資源利用主要依靠現有河網、水庫、坑塘等,滯蓄水量約2.7億m3,除去引蓄黃河水,實際利用雨洪資源量約1.41億m3,占全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的22%。其中,河道上的大中型節(jié)制閘82個,蓄水能力約0.93億m3;水庫6座,總庫容1.41億m3;坑塘6000個,蓄水能力約0.36億m3。根據運行的情況來看,由于多數河道兼具灌排功能,難以常年蓄水;同時,河道攔蓄也擾亂了河道的自然流動,對河道生態(tài)產生了一定影響?,F有水庫除部分水庫可以自然引蓄雨洪資源外,其余大多為筑堤水庫,需提排引蓄,利用雨洪資源水平較低。農村坑塘大部分被填占、廢棄、污染,基本喪失蓄水能力。由于缺少有效的蓄水工程,致使每年流失的雨洪資源接近5億m3。
3.1 大力推動平原水庫建設
2012年菏澤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全市平原水庫建設工作現場會議,開啟了菏澤市建設平原水庫調蓄雨洪資源、促進水資源永續(xù)利用的新篇章。全市規(guī)劃新建平原水庫13座,規(guī)劃總投資47.5億元,總庫容1.08億m3。為加快推進水庫建設,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細化時間節(jié)點,明確階段任務,強化工作措施,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全力加快工程建設進程。2015年底,10座平原水庫全部完成建設任務。
3.2 推進河流治理工程
啟動洙趙新河綜合治理工程,清淤河道43.16km,預計將開挖土方901.0萬m3。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通過清淤改善引蓄條件,盡可能增加雨洪資源利用能力。另外,積極實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計劃至2015年底實施12條中小河流治理,2014年以來共實施曹縣團結河、單縣太行堤河、東明縣紫荊河、牡丹區(qū)王秀生河、巨野縣太平溜河、鄄城縣三分干溝等6條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將清淤河道127.76km,增加蓄水量321.0萬m3。2015年實施6條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將增加蓄水量298.0萬m3。
3.3 實施“百村坑塘”治理工程
菏澤市歷史上坑塘較多,但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大部分坑塘廢棄、填占、污染嚴重,失去調蓄功能。為改善村鎮(zhèn)居住條件、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增加雨洪資源利用量,從2015年起啟動“百村坑塘”治理工程。按照“治一個、成一個、帶一片、長期發(fā)揮效益”的總體要求,選擇蓄水面積相對較大、群眾要求迫切、社會經濟效益明顯、能給周邊老百姓帶來較大實惠的農村坑塘,利用5年時間全部治理一遍,增加蓄水面積4000hm2,增加水資源蓄集量1.2億m3,增加農村經濟收入8000萬元,減少水土流失1.5萬hm2,預防農村洪澇災害發(fā)生,緩解農村旱情,有效補充地下水源、增強生態(tài)調節(jié)功能,改善農村居住環(huán)境。
3.4 規(guī)劃建設攔蓄調蓄工程
為進一步加大雨洪資源利用力度,結合菏澤市實際,積極規(guī)劃了一批水庫增容、河道攔蓄工程,工程建設實施后,可增加雨洪資源利用量1800萬m3,若每年調蓄3次,可達到5400萬m3。具體工程為:雷澤湖水庫擴容、東魚河攔畜工程、洙趙新河攔畜工程、趙王河攔蓄工程、東魚河北支攔畜工程、洙水河攔畜工程、安興河攔蓄工程。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對水資源需求量的快速增加和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的高度關注,在保證安全合理的前提下較大規(guī)模地利用雨洪資源將是一項急需的任務,但是,雨洪資源利用工程面臨著諸多難題。一是項目立項難。河道攔蓄工程項目目前不在國家投資計劃內,無法立項,僅靠地方投資實施難度較大。二是項目審批手續(xù)復雜。平原水庫建設僅立項批復就需要可研報告、土地預審、環(huán)評等13項審批手續(xù),特別是土地預審手續(xù)審批嚴格,大大影響項目進度。三是建設資金缺口大。規(guī)劃工程建設資金極大,菏澤市屬于欠發(fā)達地區(qū),經濟困難,配套壓力大。四是土地征用難度大。平原地區(qū)工程建設占用土地較多,由于缺少用地和占補平衡指標,難以及時征用到位。如何在堅持保證防汛抗旱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建立起新的防洪減災體系,加大雨洪資源利用率,使人與水和諧相處,是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建議如下:一是大力推進河道治理工程,進行清淤固堤,提高河道蓄調雨洪資源能力;二是將坑塘治理工程納入投資計劃,通過實施小型集水設施治理、聯通工程,改善鄉(xiāng)村水生態(tài)環(huán)境,提升雨洪資源利用率;三是針對澇洼地、鹽堿地等低產田現狀,預留土地指標,進行平原水庫建設,提高雨洪資源保有量;四是積極改造煤炭塌陷區(qū),綜合開發(fā)利用雨洪資源。
(責任編輯崔春梅)
TV213.4
B
1009-6159(2017)-02-0053-02
2016-09-19
任艷麗(1971—),女,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