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述江
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磁縣段泥礫開挖料填筑應用
馬述江
(河北省水利水電第二勘測設計研究院,河北石家莊050021)
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磁縣段有大量泥礫開挖料,本文通過試驗研究,認為利用泥礫開挖料替代壤土進行渠堤填筑是可行的,但需要根據(jù)泥礫組成情況確定其填筑部位。泥礫開挖料的應用,減少了大量取土場和棄土場占地,節(jié)約了工程投資,加快了工程建設進度,產(chǎn)生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顯著的社會效益。
南水北調(diào);渠堤填筑;泥礫
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磁縣段,位于邯鄲市磁縣以西,大致沿京廣鐵路走向。該渠段渠道填筑總土方量723萬m3;總挖方量1036萬m3,其中壤土198萬m3,泥礫、粉砂、砂礫巖、膨脹土巖等其它料838萬m3。
由于南水北調(diào)工程的重要性,以及渠道對防滲的嚴格要求,渠堤填筑一般選用合格壤土。磁縣段開挖壤土方量僅為渠堤填筑量的27%,遠遠不能滿足回填需要。如果將泥礫棄料加以利用,作為回填土替代料,不但可以減少棄土占地,而且可以減少取土占地,又可減少運輸成本。因此,充分利用渠道開挖棄土中的泥礫做為筑堤土料,不但具有巨大的經(jīng)濟價值,而且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
磁縣渠段泥礫主要分布在樁號9+400~10+ 600、12+100~13+400、17+400~28+800渠段,或出露于地表,或掩埋于薄層黃土狀壤土之下。一般開挖厚度2~5m,局部大于10m。
該段泥礫屬第四紀中更新世冰磧物,地貌呈緩坡低丘壟崗,地勢開闊。泥礫呈棕紅色~淺紫紅色,由礫卵石與紅色粘土混雜組成,具有不均勻性。泥礫組成:礫卵石含量61.5%~79.3%,粉粒含量7.1%~14.0%,粘粒含量2.7%~7.1%。礫卵石由棕紅色~淺紫紅色粘性土、砂土包裹或充填。卵石直徑多為60~200mm,呈滾圓~半滾圓狀,磨圓度好,其成分以石英砂巖為主,稍有風化。卵石間棕紅色~淺紫紅色粘性土充填密實,局部有一定膠結[1]。
泥礫作為回填土替代料,20世紀60~70年代在河北省已有少量應用,由于僅了解到早年在黃壁莊水庫溢洪道進行過少量試驗,但未收集到相關試驗資料,國內(nèi)外相近資料也比較匱乏。因此,在南水北調(diào)總干渠設計初期,就開展了泥礫作為替代料的試驗研究工作。
1998年,開展了磁縣渠段泥礫替代料的地質(zhì)勘察工作,完成了探井開挖和現(xiàn)場天然密度、含水量、篩分測試工作,查明了該渠段泥礫的顆粒組成、天然密度及分布范圍等情況。
2001年,為了論證上述渠段泥礫作為筑堤替代料的可行性,為工程設計提供物理力學參數(shù),又對磁縣段泥礫進行了補充勘察試驗研究。
這次勘察和試驗工作,除現(xiàn)場篩分和含水量、密度測試外,還在室內(nèi)完成了超粒徑泥礫大型擊實、壓縮、三軸剪切及滲透試驗,并對泥礫細粒部分的比重、脹縮性、液塑限、有機質(zhì)含量、水溶鹽含量、SiO2/R2O3進行了測試[2]。
泥礫屬于巨粒混合土,試驗規(guī)程要求此類土的擊實、壓縮、滲透、三軸試驗所用料的最大粒徑不能超過60mm[2]。磁縣泥礫大于60mm卵石平均含量42.7%,由于試驗儀器尺寸的限制,實驗室根據(jù)現(xiàn)場泥礫篩分曲線,求出其特征顆分曲線上包線、平均線、下包線,按照文獻[2]采用等量替代法,即將泥礫大于5mm粒徑含量換算為5~60mm之間的顆粒,小于5mm粒徑含量不變,重新配土進行以上試驗。
根據(jù)試驗結果,并經(jīng)綜合分析認為:邯鄲磁縣段泥礫絕大部分可以作為土料代替料,但大于20cm的漂石應剔除。粒徑大于5mm粗粒徑含量應控制在70%之內(nèi),粗粒徑含量大于或等于70%的泥礫,應剔除部分80mm以上粒徑的粗粒后方可使用。泥礫要鋪土均勻,不可使礫卵石集中,以免形成架空結構[3-6]。
雖然本渠段可以采用泥礫作為填筑料,但對于開挖的泥礫料在施工中如何選擇合適的施工工藝填筑碾壓,才能夠滿足設計要求,尚需在施工前進行現(xiàn)場試驗。
為了在泥礫填筑施工中選擇合適的施工工藝和檢驗方法,泥礫填筑前進行了現(xiàn)場試驗。試驗依據(jù)《碾壓式土石壩施工規(guī)范》(DL/T5129-2001)、《堤防工程施工規(guī)范》(SL260-98)、文獻[2]、《泥礫填筑試驗大綱》等進行。
(1)樁號0+000~15+190渠段。利用刻槽法取樣進行篩分試驗,并結合其它部位泥礫層揭露情況,確定泥礫開挖料典型級配。經(jīng)過比較,選定樁號10+850泥礫段作為填筑試驗段。
現(xiàn)場試驗完成的主要項目有:篩分試驗、碾壓試驗、原位滲透試驗、原位剪切試驗、擊實試驗、滲透變形試驗等。
經(jīng)過試驗,得出如下結論:①樁號10+850處泥礫開挖料粒徑大于5mm的顆粒含量為79.1%,粗顆粒已構成完全骨架,0.075mm以下顆粒含量為10.2%;②現(xiàn)場篩分取樣點未發(fā)現(xiàn)粒徑大于400mm以上顆粒,施工中如存在,應予剔除,開挖過程中宜同時剔除紅粘土夾層;③用于壩殼料填筑料,控制粒徑為400mm,碾壓鋪料最大層厚為60cm,采用22 t振動平碾,靜碾2遍振碾10遍,最大干密度可達2.23g/cm3,原位滲透系數(shù)為1.6×10-3cm/s,飽和固結強度指標建議值為Ccq= 22.9kPa、φcq=32.7°;④用于防滲體填筑料,可采用外摻法,在泥礫開挖料中摻入24%的上覆壤土后,粒徑大于5mm的顆粒含量為63.8%,粗顆粒起部分骨架作用,0.075mm以下顆粒含量為26.6%;限制粒徑為400mm,碾壓鋪料最大層厚為55cm,采用22t振動平碾,靜碾2遍振碾8遍,最大干密度可達2.19g/cm3,碾壓后的原位滲透系數(shù)均值為6.5×10-5cm/s,飽和固結強度指標建議值為Ccq=27.8kPa、φcq=23.7°。
依據(jù)現(xiàn)場大型剪切試驗確定的力學指標重新復核渠道邊坡,邊坡穩(wěn)定滿足規(guī)范要求。對于其滲透系數(shù)不能滿足均質(zhì)斷面渠堤填筑要求的問題,采取斜墻壩分區(qū)填筑,迎水側填筑2m厚粘性土的輔助防滲層,可滿足滲透穩(wěn)定要求。
(2)樁號15+190~29+056渠段。試驗采用樁號25+400~25+500段渠道開挖泥礫,人工剔除大于15cm的卵石。料場勘探泥礫中土的天然含水率在16%~22%,部分土含水率過高不能直接用于填筑,選擇就地晾曬至最優(yōu)含水率附近時開始填筑碾壓。
設備選用18t振動平碾及18t凸塊振動碾,振動頻率28Hz,行駛速度控制為1速2km/h,激振力(高/低)340/240kN。
經(jīng)過現(xiàn)場試驗,結論如下:①本段泥礫料粒徑大于5mm的顆粒含量為65.1%,最大干密度值2.12g/cm3,最優(yōu)含水率8.2%左右;②鋪料厚度45cm厚度,8 t振動平碾靜壓2遍,18 t凸塊振動碾動壓10遍,或18 t振動平碾靜壓2遍后再動壓8遍,最后再18 t凸塊振動碾動壓2遍,泥礫鋪土層干密度2.07~2.14g/cm3,達到填筑壓實度要求。壓實后泥礫料的滲透系數(shù)為9.9×10-5cm3/s,符合均質(zhì)壩的填筑料滲透系數(shù)指標要求[7-10]。
施工過程中,磁縣段共開挖泥礫241萬m3,根據(jù)實驗成果,對開挖的泥礫料進行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1)分布在樁號0+000~15+190之間的開挖泥礫85萬m3,該部分泥礫粒徑較大,經(jīng)現(xiàn)場試驗,不滿足滲透要求,但可填筑地基或作為壩殼料進行渠堤填筑,其具體利用情況為:①渠道地基填筑,總干渠樁號0+580~1+180渠段“大深坑”部位,該段填高最高達16m,依據(jù)泥礫現(xiàn)場試驗成果,確定采用泥礫填筑渠底2m以下部位的堤基部分?,F(xiàn)場施工按干密度不小于2.18g/cm3進行質(zhì)量控制,碾壓工藝按照現(xiàn)場試驗確定,該段共利用泥礫45萬m3;②斜墻壩分區(qū)填筑,泥礫料作為壩殼料填筑在渠堤的外側,內(nèi)側填筑2.0m厚的粘性土防滲層。粘性土與相鄰泥礫平起填筑、跨縫碾壓,內(nèi)側粘性土填筑時,要保證粘性土的厚度,然后再鋪設泥礫料。樁號13+483~14+268渠段,采用斜墻壩分區(qū)填筑,共利用泥礫30萬m3。
(2)分布在15+190~29+056渠段之間的開挖泥礫156萬m3,粒徑較均勻,可直接用于筑堤。樁號18+400~29+056渠段的填方渠道,全部采用泥礫進行均質(zhì)壩填筑方案,利用泥礫110萬m3。
磁縣渠段實際利用泥礫料共約185萬m3,利用泥礫開挖料替代壤土,進行渠堤填筑試驗及應用,不但減少了大量取土場、棄土場征地,節(jié)約了工程投資,而且加快了工程建設進度,為保證工程順利通水創(chuàng)造了條件。
經(jīng)過近2年的通水運行,采用泥礫填筑渠段狀況良好。
[1]河北省水利水電第二勘測設計研究院.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總干渠河北省南段泥礫替代回填土料試驗研究報告[R].2002.
[2]SL237-1999.土工試驗規(guī)程[S].
[3]黃河水利委員會勘測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實驗中心.檢測報告[R]. 2001.
[4]GB50286-98.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S].
[5]SL251-2000.水利水電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規(guī)程[S].
[6]付明軍,勞道邦.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河北省磁縣段泥礫土筑堤方案研究[J].南水北調(diào)與水利科技,2011(04).
[7]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邯邢渠段泥礫開挖料填筑利用試驗研究-磁縣段階段性成果報告[R].2010.
[8]李聚興,韓勝杰,周鵬程,等.土體抗剪強度指標的確定方法[J].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2014(12).
[9]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水北調(diào)中線直管工程磁縣段二標項目部.泥礫填筑試驗總結報告[R].2010.
[10]趙繼成.土石壩粗粒料碾壓前后級配變化試驗研究[J].水利技術監(jiān)督,2013(05) .
TV68
B
1672-2469(2017)03-0060-03
DO I:10.3969/j.issn.1672-2469.2017.03.023
2017-01-17
馬述江(1965年—),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