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太
手游如今需要聯(lián)網(wǎng)的作品越來越多,對個人操作和團隊合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水平比較“菜”的同學的來說,以前叫“豬隊友”,現(xiàn)在都統(tǒng)稱“小學生”了。“小學生”,可不單單是說年齡,還指與人交往的心智和在游戲里的操作水平。那么游戲世界里提到的“小學生”,到底有些什么囧事?
有“韓信”的男人
小浪的班級總共有55個人,其中有30人左右玩過《王者榮耀》,大約有10個人每天都玩,都有充值經(jīng)歷。學校并不允許學生帶手機上學,為了能夠繞開這個規(guī)則,小浪每天中午就在廁所中帶著自己好友小東,一起玩幾盤《王者榮耀》。而小浪最為驕傲的,就是自己抽到了英雄“韓信”。
在這款游戲中,金幣可以購買游戲內(nèi)幾乎所有的英雄,韓信是例外,只能通過奪寶抽獎獲得,60鉆一次,270鉆五連抽。小浪父母每天給他5元人民幣零花錢,但他既不買零食,也不喝可樂,只蹭同學的吃。兩個月下來攢了200元人民幣,加上游戲活動送的鉆石,攢了3 000鉆抽到了韓信。在抽到韓信之后,男生女生一有空就湊到他身邊,塞零食的、給作業(yè)抄的,都只有一個目的—求借韓信給玩玩。小浪也來者不拒,一瓶可樂或者一份英語作業(yè)都成為換取韓信暫時使用權的籌碼。
但好景不長,小浪在廁所里玩《王者榮耀》的時候,被班主任逮了個正著,甚至手機也被沒收。這一消息在年級中傳開之后,他的班長小偉首先擔心的是下周班級賽,小浪能不能如約出席。對于他們來說,《王者榮耀》班級賽的勝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榮譽,只要獲得了勝利就可以成為全年級“玩《王者榮耀》最厲害的班級”。
而最終,憑借著小東表哥這個外援的幫助,小偉的戰(zhàn)隊拿下了班級賽的勝利。雖然這一勝利沒有任何物質(zhì)獎勵,但是對于他們來說,這份榮譽卻是千金不換的。
而在拿回了自己的手機之后,小浪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新的目標:攢錢買白龍吟,這不僅僅是因為白龍吟是韓信最貴的一個皮膚,還因為小浪心儀的女孩子也最喜歡穿著白龍吟的韓信。而他現(xiàn)在正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之中。
這樣的情況,在諸多小學生中數(shù)不勝數(shù),一個游戲水平稍高的“大神”,甚至能比有作業(yè)可抄的學霸更招人喜歡。
游戲圈中的“鄙視鏈”
其實每個人心里都明白,在游戲中稱呼對方“小學生”時,是帶有一定“鄙視”態(tài)度的。游戲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圈子,因為人數(shù)眾多,所以有著密密麻麻的鄙視鏈。比如不同游戲玩家之間就存在互相鄙視—當初一句“抄襲CF”紅遍各大彈幕網(wǎng)站,讓《穿越火線》玩家儼然因為小部分玩家的言論成為了鄙視鏈的底層。而玩《魔獸世界》的則多半看不起玩《劍俠情緣三》的玩家,時不時就要用什么“起源三”、“情緣三”來刺他們幾下。除了不同游戲玩家之間的互相鄙視外,在同一個游戲中,玩家與玩家之間也并非是鐵板一塊。由于“小學生”這個群體普遍有低智、低齡、摳門以及操作低能等特征,于是乎,“小學生”就成為了“噴子”發(fā)泄的對象。
對于這樣的稱謂,游戲中真正的小學生們似乎并不在意。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渴望成長”是一種常見的訴求,他們中的不少人,以得到一句“你不像小學生”之類的評語為榮。而他們中的另外一部分,則干脆有一種“我是小學生,我干啥都行”的熊孩子情緒。于是乎,在龐大的“小學生”群體中,真正的小學生和普通玩家就被混雜在了一起。
必須要指出的是,在游戲中,“小學生”群體的主力并不是現(xiàn)實中的小學生,而往往是心智健全的成年人。這個原因很簡單:小學生往往經(jīng)濟支配能力沒有成年人那么自由,在很多游戲中,甚至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很多游戲連在世界頻道說話都要花出去1元人民幣,對于小學生來說這太奢侈了。能夠在游戲中拿著人民幣英雄,一邊花錢一邊大吵大鬧的往往是成年人。雖然他們在現(xiàn)實中可能看來一派和氣,但是在網(wǎng)絡這個誰都可以戴上面具的舞臺上,有些自控能力比較差的人,就開始暴露出自己的真實性格。
最有意思的是,因為有寒假檔和暑假檔的存在,每到這兩個時間,真正的小學生就會加入“小學生”陣營之中。尤其是寒假檔,因為不少人手里還攥著壓歲錢,充值頻率絲毫不遜于成年人,所以在這時候,一遇到各種游戲中的糾紛,總有人以“小學生放假了”作為調(diào)侃。
結束語
游戲中“小學生”群體的出現(xiàn)與壯大,其實根源并不在小學生本身,而是在于網(wǎng)絡。近年來有關部門對于網(wǎng)絡監(jiān)管雖然日趨完善,但是對于玩家與玩家之間的糾紛卻盡量不會去干涉。所以玩家依舊可以隨心所欲地去互相扣“小學生”的帽子給對方。但是也不要忘記,就算是真正的小學生群體,他們對于游戲也有自己的榮譽和信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純粹的感情,反而是在成人世界中難以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