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龍欽
(福建省南平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福建建陽 354200)
雜交稻新品種科優(yōu)16親本特征特性及高產(chǎn)制種技術
劉龍欽
(福建省南平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福建建陽 354200)
科優(yōu)16系福建省南平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配組選育的三系雜交中稻新品種,具有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熟期適中、廣適應性等特點,于2013年通過國家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介紹了科優(yōu)16親本特征特性及高產(chǎn)制種技術。
雜交稻;特征特性;高產(chǎn)制種技術
科優(yōu)16系福建省南平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用科豐A與自育恢復系南恢16配組的雜交稻新品種,于2013年通過國家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國審稻2013016)。為了促進科優(yōu)16的推廣應用,從2013年開始對科優(yōu)16的親本進行特征特性觀察及制種經(jīng)驗的摸索,通過3 a觀察,基本了解其親本的特征特性,結合閩北氣候的特點,總結科優(yōu)16高產(chǎn)制種技術。2013—2015年在建陽、武夷山、松溪進行少量制種,經(jīng)過3 a三地試制種的平均產(chǎn)量達2 412.0~3 757.5 kg/hm2,其中在建陽水吉制種最高產(chǎn)量達到4 512.0 kg/hm2?,F(xiàn)將科優(yōu)16的親本特征特性及高產(chǎn)制種技術小結如下。
科豐A屬感溫遲熟型不育系,育性穩(wěn)定,不育株率達100%,不育度達99.99%以上。經(jīng)多年觀察,科豐A生育期比龍?zhí)仄諥短2~3 d,在福建建陽5月上、中旬播種,播抽歷期76~80 d,6月上、中旬播種,播抽歷期72~75 d;分蘗力中等,平均單叢有效穗8穗,穗長17~21 cm,不育系包頸粒率26.3%,柱頭外露率達62.88%,其中雙外露率35.62%,單外露率27.26%。平均每穗粒數(shù)120~125粒,谷粒呈橢圓形,千粒重28~29 g。開花習性好,花時早,較集中,父本花藥較大而飽滿,花粉量充足,制種有利于獲得高產(chǎn)[1]。
恢復系南恢16具有早生快發(fā)、根系發(fā)達、分蘗力強、穗大粒多、花粉量足的特點,制種易獲高產(chǎn)。株高120 cm,株型適中,株葉形態(tài)優(yōu)良,莖稈粗壯,主莖總葉片數(shù)16~17葉,谷粒呈中長粒,千粒重28.5 g,平均每穗粒數(shù)175.5粒,平均穗長27.3 cm。在南平市農(nóng)科所試驗基地進行分期播種,5月5日、5月15日、5月25日分3期播種,播抽歷期分別為96 d、93 d和90 d,主莖葉片數(shù)分別為17.5、17.1、16.4葉。南恢16花時集中,花粉量大,單叢從始花到終花約為6~7 d,始花到盛花約3 d。
雜交稻制種選擇田塊時應考慮以下因素:選擇排灌方便的肥沃田塊,耕作性能好,旱澇保收,盡量避免用深冷浸田、銹水田、爛泥田,同時病蟲害重的田塊不宜選擇;選擇交通便利,集中連片,適宜機械化操作且地勢平坦田塊。
在安排制種之前,應充分考慮隔離條件,好的隔離條件是種子純度保證的前提條件。在制種田周圍的200 m之內(nèi),不宜有其它花粉源,粳稻、糯稻需要保持安全距離在500 m以上。采用時間隔離和空間隔離、屏障隔離相結合。
根據(jù)父、母親本生育特性及閩北的氣象資料分析,閩北8月上旬溫度較高,甚至達到38℃以上高溫,應避過在這個時段揚花??曝SA在遇38℃以上高溫易導致結實率下降,經(jīng)過建陽、武夷山、松溪等地3 a制種經(jīng)驗得出,單季制種最佳揚花期是8月中、下旬,此時段日均氣溫28℃以上,最高溫度不超過32℃,相對濕度70%~80%,母本抽穗整齊,父本散粉集中,花粉密度大,制種產(chǎn)量高。據(jù)此,確定父本5月中、下旬播種,母本于6月上、中旬播種,母本與Ⅰ期父本時差25 d,父本I期與Ⅱ期時差10 d。
3.2.1 精心培育多蘗壯秧 培育壯秧是制種高產(chǎn)的前提,選擇肥力中上的秧田,父本播種量120 kg/ hm2,母本播種量240 kg/hm2,秧苗1葉1心噴施300 mg/kg多效唑促蘗,秧田時期施足基面肥,3葉期追施尿素75 kg/hm2促分蘗,移栽前2 d追施120 kg/hm2尿素和復合肥120 kg/hm2作送嫁肥,做到4葉期前干干濕濕跑馬水,4葉后灌淺水上秧畦,以利拔秧。
3.2.2 合理密植,移栽足基本苗 制種田做到群體結構合理,父母本長勢平衡,父本秧齡25~30 d,不宜超過30 d,母本秧齡20~25 d,母本秧齡不宜超過25 d,父本帶3~4個分蘗,母本帶2~3個分蘗;父本采用二期,父母本行比以1∶(9~10)為宜,父母本株距27~30 cm,父本每穴栽1~2粒谷,基本苗20萬/hm2以上;母本移栽植規(guī)格15 cm×15 cm,叢移栽1~2粒谷,基本苗270萬/hm2以上。
3.2.3 加強肥水管理 父母本移栽前1 d,施足基肥,碳酸氫銨750 kg/hm2,過磷酸鈣750 kg/hm2,父母本移栽7 d左右后,用尿素60 kg/hm2和氯化鉀112.5 kg/hm2在父本行間條施,移栽后15 d進行第2次追肥,尿素和氯化鉀各75 kg/hm2,過磷酸鈣112.5 kg/hm2,劍葉露尖至葉枕平時看稻再施1次?;ǚ?,以防早衰,提高花粉量與活力。為異交結實提供保障。
在水分管理上做到以淺水灌溉為主,寸水移栽、深水返青、薄水促蘗;長至分蘗盛期,開溝烤田,促進根系發(fā)展,并控制無效分蘗,直至出現(xiàn)雞爪紋后復水;孕穗至揚花期保持淺水,揚花授粉期灌深水降溫增濕以利結實;灌漿后期干濕交替至成熟,強根養(yǎng)葉,提高千粒重。
3.3.1 及早花期預測,科學調(diào)整花期 父母本幼穗分化Ⅲ期前認真做好花期預測,在不同肥力類型的田塊分別對父母本進行剝查,根據(jù)科豐A 幼穗分化期長的特點,幼穗分化Ⅲ期前,母本比父本快半到Ⅰ期,至Ⅵ期時母本與父本發(fā)育進度相同或略快為宜。在父母本幼穗分化Ⅱ-Ⅲ期時,要及早剝查,出現(xiàn)偏差,及早調(diào)節(jié),爭取主動。調(diào)花措施以磷、鉀、水促為主,氮、旱控為輔,促控結合。
3.3.2 適時適量噴施“九二○” 科豐A由于肥力不均容易抽穗不齊,不宜太早打“九二○”,田間見母本抽穗10%~15%時第1次噴“九二○”45 g/hm2,次日再噴“九二○”90 g/hm2。間隔1 d即第4天(看穗發(fā)育進度)第3次噴父母本“九二○”90 g/hm2,看父本長勢情況,父本一般多噴1次,使父本略高于母本,以利于趕粉。
根據(jù)當?shù)刂脖2块T的病蟲預測預報,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病蟲害。在整個生長過程應重點防治“二病四蟲”:紋枯病、稻粒黑粉病和稻薊馬,稻飛虱、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移栽前秧苗噴施1~2次,主要是稻薊馬為主,在分蘗期、始穗期、灌漿期各噴施1次防治稻飛虱、二化螟、稻縱卷葉螟。同時預防紋枯病和稻粒黑粉病。
為了確保種子純度,首先抓好源頭,親本純度應達到國家標準;最好在大田制種之前先將母本種植田間進行驗雜,掌握其純度,了解母本雜株類型,為大田生產(chǎn)除雜提供較為準確依據(jù);其次是在苗期、始穗期、齊穗期、成熟期等不同時期分別除雜。根據(jù)株型、葉鞘顏色、葉色及分蘗等特征特性將不同類型的雜株去除,重點抓好始穗至齊穗的關鍵時期,最后在收獲前檢查父本行是否有遺漏的父本稻穗,母本行里有異常雜株均應認真拔除,以確保種子純度。收獲前幾天,關注天氣變化,預報異常天氣,應及時組織搶收,防止穗上發(fā)芽,做到單收、單曬、單貯、及時入庫,杜絕機械和人為混雜,確保種子質(zhì)量。
[1]劉龍欽,周仕全,江文清,等.秈稻不育系科豐A特征特性及其利用與高產(chǎn)繁殖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4,32(4):7-9.
南安市稻草應用微生物腐稈劑腐熟還田效果好
南安市稻草資源豐富,是重要的有機肥資源之一,直接還田利用,對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維持土壤養(yǎng)分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稻草不易腐爛,不利晚稻土壤犁翻耕種,農(nóng)民直接將稻草直接還田作為肥料的積極性很低,甚至直接焚燒,既浪費資源又造成環(huán)境污染。為了推進南安市秸稈還田的工作,七月中旬在南安市碼頭鎮(zhèn)的“南安市圓夢農(nóng)業(yè)專業(yè)合作社”和“南安市聯(lián)興家庭農(nóng)場”推廣應用由上海聯(lián)業(yè)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谷霖”牌微生物腐稈劑,結合機械收割粉粹稻草,將稻草平鋪、緊壓于田面,撒上2 kg腐熟劑(配合5~10 kg尿素調(diào)節(jié)碳氮比),灌水10~15 cm,效果很好,7~10 d即可完全腐爛,不影響晚稻插秧。
微生物腐稈劑的特點與功能:微生物腐稈劑具有分解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zhì)素和其它生物有機物質(zhì)的微生物菌群,能快速腐熟農(nóng)作物秸稈等有機廢棄物,使秸稈中所含的有機質(zhì)及磷、鉀等元素成為植物所需的營養(yǎng),并產(chǎn)生大量有益茵,刺激作物生長,提高土壤有機質(zhì),增強植物抗逆性,減少化肥使用量,改善作物品質(zhì),實現(xiàn)農(nóng)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南安市將實施秸稈還田示范項目:為了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實現(xiàn)糧食安全、農(nóng)產(chǎn)品安全和農(nóng)業(yè)生態(tài)安全目標,以提升南安市耕地質(zhì)量為導向,通過技術物質(zhì)補助方式,依托新型經(jīng)營主體,構建耕地質(zhì)量保護和提升長效機制。根據(jù)泉州市財政局、農(nóng)業(yè)局下達的計劃,我市將在“南安市圓夢農(nóng)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等4個農(nóng)業(yè)規(guī)模種植大戶開展水稻、玉米、馬鈴薯等作物秸稈還田示范片建設,投入資金4.95萬元,示范面積550畝。
(信息來源:福建農(nóng)業(yè)信息網(wǎng)[2017-08-14])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ents and High Yield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New Hybrid Rice Keyou16
LIU Long-qin
(Nanping City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 Jianyang, Fujian 354200)
A new three lines mid-season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Keyou 16 was developed by Nanping City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 and passed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by National Variety Certification Commission in 2013.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 and stable yield, moderation maturation period, extensive adaptability, and so on. This paper introduc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ents and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Keyou16
hybrid rice; characteristics; high yield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S511.038;S339.5
B
1008-9799(2017)03-0016-03
2017-06-27
福建省科技計劃星火項目“水稻新品種科優(yōu)16配套技術研究集成應用”(2017S0044)
劉龍欽(1981- ),男,農(nóng)藝師,研究方向:水稻育種(E-mail:goodq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