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同濤 李萬富
一起雛雞傳染性喉炎的診治體會
楊同濤①李萬富②
(①齊魯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山東 濟南250100 ②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qū)畜牧獸醫(yī)局)
傳染性喉氣管炎(ILT)是由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ILTV)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fā)病雞群表現(xiàn)為流淚、腫眼、呼吸困難、咳嗽和咳出含有血液的滲出物。各日齡的雞均可感染,但以成年雞的癥狀最為特征。本病傳播快,一旦發(fā)病會造成巨大損失。本文就一例雛雞感染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的案例從發(fā)病過程、臨床癥狀、診斷及防治措施進行闡述。
2016年11月份,德州籠養(yǎng)蘆花雞,12000只,38日齡。28日齡有呼吸道,氣管有粘液,個別雞腺胃肌胃交界處出血,小腸彌漫性出血,用扶正解毒散+呼吸道藥物好轉,后見有流淚,單側或雙側眼瞼黏連,有黃綠糞,張口呼吸,34日齡后死亡明顯增加,從60到100多只。
2.1 臨床癥狀 發(fā)病雞群出現(xiàn)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現(xiàn)場雞群有“咯”怪叫,張口呼吸,眼瞼黏連、流淚,有咳血的雞只,個別見籠底部有血。
2.2 剖檢癥狀 剖檢2只活雞,氣管有條狀血絲,腸道出血,其他臟器基本正常;剖檢4只死亡雞只,喉頭、氣管有黃色干酪物。有的氣管有粘液,肺臟、肝臟、胰腺、腎臟、氣囊基本正常,腸道出血。取6只發(fā)病雞帶回實驗室剖檢癥狀一樣。
根據(jù)發(fā)病情況、臨床及剖檢癥狀,懷疑傳染性喉炎,并分別取氣管粘液和干酪物,氣管、肺、脾臟、胰腺混合,進行PCR,結果顯示樣品1和樣品2均為陽性。確診為傳染性喉氣管炎。
(1)挑出發(fā)病雞進行隔離,單獨飼養(yǎng),全群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適當加強通風。(2)全群1~1.5倍量點眼緊急接種,同時應用強力霉素+泰樂菌素,防治繼發(fā)感染,緊急免疫24h后添加抗病毒中藥。(3)雞舍周圍消毒,防止疾病傳播;緊急接種2~3d后帶雞消毒。
(1)根據(jù)發(fā)病情況、臨床及剖檢癥狀、實驗室檢測,該病例確診為傳染性喉氣管炎。(2)后期回訪病情得到控制,逐步恢復,一旦發(fā)生該病,單純用藥效果不顯著,緊急接種是切實有效措施。(3)雞傳染性喉炎多發(fā)生于成年雞,通過該案例,應該加強育雛期對該病的防控,做好生物安全和加強飼養(yǎng)管理是育雛期防控該病的關鍵。(4)注意與黏膜型雞痘的鑒別診斷,雞痘眼睛腫且扒開眼瞼有干酪物,雞痘喉頭、氣管也會有干酪物,但剝離后可見出血糜爛,雞痘無咳血過程。
S858.31
B
1007-1733(2017)08-0069-02
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