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蘋果
劉若英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即戀人間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窩在愛人懷里孤獨”。
兩人無話可說并不可怕,聚少離多也不可怕,雖然物理距離遠,心卻那么近。
對于和先生的關系,劉若英總結,他們心里是親密的,生活是獨立的。他們在家里各自擁有獨立的空間,各做各的事,互相尊重,互不打擾,自得其樂。
劉若英結婚后也一直在工作,滿世界飛,經常出門半個月不回家,而先生也不會過多聯系她。
在節(jié)日的時候,劉若英有時候會選擇和朋友小聚,而不是和先生在一起。
他們都認為,只要對方心里有彼此,大可不必如此頻繁地聯系。
他們經常同時出門,卻到不同的電影院看各自想看的電影。
回到家也是一個往右走一個往左走,共同的空間是中間的廚房和餐廳,他在他的空間做事、講話,她不受影響,而她也擁有屬于自己的空間。
他們曾計劃兩人共用一間書房一個大書桌,一人在一頭,但她感覺那樣比較像網吧,最終選擇把兩個人的書房安排在距離最遠的對角線。
他們去咖啡廳,兩個人面對面坐著,咖啡一上來,先生便拿手機滑起來。劉若英不會覺得受到了冷落,因為她接受了先生的這個習慣。
她不認為兩人坐在一起就一定要說點什么,她放任自己的思緒在咖啡廳里游蕩,想想這個考慮下那個,與先生一起在咖啡廳里各自“自處”起來。她覺得這樣的關系很和諧,總好過隔壁那些老夫妻以冷淡的語氣交談起無聊的話題。
他們的相處模式,充滿距離感,總是給人一種不夠親密的感覺,不像是正常的夫妻那樣出雙入對,你儂我儂。但他們的感情卻日益深厚,心理上的默契也在增加。
劉若英回憶在生兒子之前有點憂郁,不知道能否做一個好媽媽,有一天站在先生的書房門口,看著他,先生的第一反應是“你怎么會來”,因為沒事她不會進到他的書房。
在得知原因之后,劉若英的先生沒有說什么,只是淡定地請她幫忙做午飯,聽完這個話劉若英轉身進入廚房,開始集中精力做飯,憂郁的情緒就逐漸消散。
他們之間有距離,但是心很近。有距離,說明他們尊重彼此,優(yōu)雅地不去探求對方的隱私。
心很近,是因為他們信任彼此,對他們的感情充滿信心。他們的感情有緩沖區(qū),即使有矛盾,也有空間去修復。
泰國電影《永恒》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富有的叔叔娶了年輕漂亮的妻子,而叔叔恰巧有個侄子,電光石火間,年輕的嬸嬸和侄子跨越了防線,他們相愛了。
低俗又爛套的橋段,讓人覺得這是部爛大街的情色電影,但重點不在這里,因為這是個悲劇。
叔叔發(fā)現兩人的奸情后,沒有殺掉他們,他選擇了不可思議的懲罰方式。他將兩個人的手臂用鏈條鎖在一起,他們被綁在一起,他要他們永永遠遠在一起。
剛開始的時候兩人心滿意足,想想也是。男的英俊儒雅、氣質不凡,女的年輕漂亮、性感嫵媚,俊男靚女,天造地設的一對。兩個年輕的身體,在荷爾蒙的刺激下,纏綿繾綣,他們很快活。
他們發(fā)誓,要永遠相愛。
隨著在一起的時間日漸增多,他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
時刻在一起意味著,一個人洗澡上廁所刷牙吐痰等各種不堪的行為都被另一個人看在眼里。也意味著褪去了朦朧的面紗,彼此的真實面目逐漸顯現,各自的不同也在互相打架。
愛情還新鮮的時候,他們還能忍,但隨著時間的累積,他們的耐心慢慢被耗盡。摩擦漸生,爭吵不斷并且日漸升級。愛與恨交纏,輪番上陣。
歡愉后就迎來了互相的憎恨,愛恨糾纏在一起,想要逃脫卻又不能,真的應了薩特的那句預言“他人就是地獄”。
女人忍無可忍,最后她選擇了自殺。但情形依然沒有好轉。
因為被綁在一起,男人仍然要和她的尸體在一起。
不管他去哪里,做什么,都要帶著女人的尸體。相愛的時候,他們就互相憎恨,現在她更是他的絆腳石。最終他精神失常了。
愛的時候,死去活來,山盟海誓,發(fā)誓說永遠在一起,但是真的在一起了,未必能忍受得了如此近的距離。
愛情里流行一句話,叫相愛相殺,大意類似于最愛的人傷你最深吧。
別人用大頭針扎我們,我們可能不覺得很疼,但是愛人拿著大頭針扎我們,卻可能會讓我們心碎。
因為戀人是走入對方心靈深處的人,關系如此親密,對方的一舉一動都比其他人的傷害有更大的殺傷力。愛人每扎一針都是扎在了心臟上,這是致命傷。
很多沒能走到最后的親密關系,是因為他們之間沒有了界限,距離太過親近,彼此干涉太多,所以摩擦漸生。
而走得太近,也可能是因為對這段感情信心不夠,彼此之間不夠信任。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從距離著手。
琴弦并行,各自發(fā)出不同的聲音,保持適當的距離,能彈出好聽的旋律。如果糾纏在一起,就沒法彈奏。
同樣,相愛的兩個人也要保持適當的距離,這個距離主要是心理距離。讓這段距離成為這段感情中的緩沖區(qū),發(fā)生矛盾的時候,不至于擦槍走火,傷筋動骨。
為了讓感情長久,最親密的愛人,也要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