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賀全 (河北省遵化市農業(yè)畜牧水產局 064200)
秋冬季節(jié)豬病防控措施
席賀全 (河北省遵化市農業(yè)畜牧水產局 064200)
秋冬季節(jié)晝夜溫差較大,天氣多變,忽冷忽熱,增加了疫病發(fā)生的幾率,并常導致多種疾病混合感染,增大了治療難度。一旦發(fā)病,就會給養(yǎng)豬戶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為提升豬場的抗病能力,努力降低疫病的發(fā)生,筆者通過多年的養(yǎng)豬及臨床經驗,認為豬場應該扎實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防控措施:
1.1 注意防寒保溫與通風 豬群的最適宜溫度為20~ 27℃,乳豬可提高30~32℃,因此秋冬季節(jié)必須及時啟用保溫設施,重點加強保育舍和產房的恒溫控制,避免賊風;及時排除豬舍內的有害氣體和塵埃,保證豬只生存的適宜環(huán)境,做到環(huán)境穩(wěn)定、空氣新鮮。
1.2 加強營養(yǎng) 季節(jié)性地調整飼料配方,冬季適度增加能量、維生素水平,有條件的豬場還可以為種豬增加胡蘿卜等青綠飼料的供給。
1.3 加強生物安全措施 每周嚴格帶豬消毒一次,做到不留死角死面,徹底殺滅外界病原微生物;規(guī)模場(小區(qū))做到封閉式管理,嚴禁外來人員、車輛進出;減少生豬流動,采取全進全出飼養(yǎng)模式;購進生豬及種豬時應經過嚴格檢疫并隔離觀察1個月以上,確認健康無病后才能入場飼養(yǎng)。
(1)常見的細菌性疾病有:胸膜肺炎、支原體、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丹毒、大腸桿菌、巴氏桿菌等。(2)常見的病毒病有:豬瘟、口蹄疫、藍耳病、圓環(huán)病毒、偽狂犬、細小病毒、乙腦、傳染性胃腸炎與流行性腹瀉等。(3)免疫時要做到應免盡免,防止漏免,同時規(guī)范免疫操作程序,確保免疫質量。
(1)預防仔豬腹瀉及呼吸道疾病,可于3、7、21日齡用長效土霉素、長效頭孢噻呋鈉、氟苯尼考等進行保健預防,但應與細菌性疫苗免疫相錯開。(2)預防母豬乳房炎-子宮炎-無乳綜合征、仔豬斷奶后多系統(tǒng)衰竭綜合征、育肥豬呼吸道綜合征,母豬可于產仔前一周和產后一周、仔豬斷奶前一周和斷奶后一周、育肥豬采取脈沖式給藥,在飼料中加入泰妙菌素、阿莫西林、多西環(huán)素、氟苯尼考、黃芪多糖、黃連解毒散、扶正解毒散等抗菌抗病毒藥物進行預防。(3)有效提高公豬、母豬、仔豬、育肥豬的生產性能,提高飼料利用率,增強機體免疫力,可在飼料中添加微生態(tài)制劑(乳酸菌)、酶制劑、復合維生素、牛至油、激生肽、盛育酚等無殘留、毒性低、使用安全、效益高的產品。(4)減少霉菌毒素的危害,要盡量選購優(yōu)質原材料,可根據原料狀況在飼料配制過程中添加高效脫霉劑1~3kg/t。
正確評價豬群的健康狀態(tài),及早發(fā)現豬只的健康問題,可以通過血清學免疫監(jiān)測,及時掌握豬群的整體抗體水平,提供針對性解決措施與方案,同時根據疫苗的抗體監(jiān)測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比如,對豬瘟的抗體監(jiān)測,抗體滴度達到1:32為合格,如果低于此值,就應該及時進行補免。但要注意在采樣送檢時,不論豬群大小,每次必須采集30個血液樣品才算合理,送樣時填好送樣登記表,根據豬場檢測的目的確定檢測項目。
S858.28
B
1007-1733(2017)01-0075-02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