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榮華
黨的紀律是鐵的紀律,全體黨員必須無條件嚴格執(zhí)行,這是無需贅述的基本道理。然而,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仍有個別黨員以各種奇葩理由為不守紀律狡辯開脫。比如,湖南長沙市疾控中心原主任陳發(fā)明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為借口自我放縱,腐化墮落,被查后竟大言不慚“黨紀條規(guī)只有圣人才能做到”,邏輯之荒謬,令人不齒。
誠然,“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但此處的“過”絕不能與違紀違法相提并論。有道是,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斑^”,通常是因不知、疏忽、麻痹或探索前人未經(jīng)之事而犯下的無心之失,絕不等同于明知故犯、目無法紀、刻意掩飾的“錯”。更何況,先賢所說的“過”,很重要的是“過而知恥,繼而改之”。正所謂“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有了過錯卻拒不改正,便是錯上加錯。以“誰人無過”粉飾違規(guī)違紀行為,是將傳統(tǒng)文化拆解搓揉、刻意曲解,根本站不住腳。
對共產(chǎn)黨員而言,紀律是不可逾越的底線,絕不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珠峰之巔”。每一名黨員舉起右手攥緊拳頭、面向黨旗宣誓,就表示完全認同黨的章程,無條件接受黨規(guī)黨紀的約束。錚錚誓言,是一輩子的鄭重承諾,可不是口頭表態(tài)而已。入黨不是拿到一張體制內(nèi)當官的“門票”,而意味著成為對黨無限忠誠、為民無私奉獻的終身“志愿者”。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卻游離于組織之外,幻想一邊享受黨員身份帶來的光環(huán),一邊卻不受紀律和規(guī)矩的約束,當“自由人”“特殊人”,這是非常危險的,倘若執(zhí)迷不悟,終將鑄成大錯。
在我們黨內(nèi),從來不乏嚴守紀律、嚴格自律的光輝典范。周恩來同志曾經(jīng)手書一份“黨員守則”,對自己提出幾項要求,如不送禮、不拜壽、不迎送等。有一次,他過去的秘書、后任福州軍區(qū)副司令員的龍飛虎送來一筐新鮮橘子。周恩來知道后表示不需要。了解到橘子價值25元后,他囑咐秘書給龍飛虎寄去50元錢,“多余的讓他處理,不這樣做就制止不了他,這樣以后他就不再送來了”。新時期好干部典型廖俊波,全心全意為企業(yè)家排憂解難,卻對上門送禮的客商毫不客氣,他說“我要是收下,我們就不是朋友關系而是利益關系……這么做不僅是侮辱你自己也是侮辱了我”??梢?,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地尊崇、認同黨章黨規(guī)黨紀,才能使思想堡壘堅不可摧、廉潔堤壩牢不可破。反之,總覺得紀律過于嚴苛細致,令人不舒服不自在,實際暴露了內(nèi)心深處對紀律的牢騷和抵觸,外界一有誘惑,就可能蠢蠢欲動,以“誰能無過”為由放縱自我,直至錯誤越積越多,回不了頭。
黨員只有把紀律和規(guī)矩意識刻印在心,時時事事檢省自身、知過即改,才能不斷拂思想之塵、祛作風之弊、除行為之垢。同時,還應主動把自己置于組織和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中,晾曬于陽光之下,不給病毒細菌侵染的機會。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做一名合格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