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盛世才主政新疆的文教措施及其價值取向

        2017-04-02 18:37:44朱江華栗洪武
        關鍵詞:盛世才文教新疆

        朱江華,栗洪武,王 欣

        (1.陜西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2.陜西師范大學 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陜西 西安 710062)

        盛世才主政新疆的文教措施及其價值取向

        朱江華1,栗洪武1,王 欣2

        (1.陜西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2.陜西師范大學 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陜西 西安 710062)

        民國時期軍閥盛世才主政新疆時期,其文教措施在前期與后期呈現鮮明的反差,由開明充實走向獨裁反動,文教措施的價值取向前期有明顯的民主性進步性,后期凸顯其專制性壓迫性。這種兩面性既有其軍閥投機主義思想的內在個人因素,也有新疆內外多方力量角逐的外在客觀因素,其實質則是盛世才軍閥投機政治的必然選擇,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國民政府對邊疆民眾既著意于控制和馴化,又無視當地群眾真正需要的政治態(tài)度。其中的啟示是,在邊疆獨大一方的軍閥政權,雖然其文教措施可能具有一定的開明性但均無法擺脫為其獨裁統治服務的命運,因而是不可靠的;可取的做法是,開展長期的、廣泛的和深厚的群眾工作,團結各族群眾以爭取邊疆人民的普遍信任和支持。

        盛世才;新疆;文教措施;價值取向

        在邊疆治理問題上,我國歷代中央王朝的傳統做法是:治變戡亂采用武力征服,謀安求穩(wěn)則訴諸文教措施,最終總歸于羈縻統治。然而,這種做法到民國時期已經行不通了,中央政府對邊疆已無力掌控,邊疆地方政府治邊主導權和決斷權日益增強。其原因在于,國家遭逢帝國主義強權侵犯,中央政府沒有余力兼顧;內地派系政權紛爭,中央權威弱化;邊疆地理殊為不便、交通經久費時;邊疆軍閥勢力獨大一方,難以駕馭等。

        由于上述原因,民國時期的新疆“一切行政幾全離中央而獨立”[1],從楊增新、金樹仁到盛世才,三屆政府的文教措施并不與內地同步并行,而是依其施政立場和統治需要相機辦理。雖然依靠文教措施加強自身統治是楊、金、盛三屆新疆地方政府的相同的政治選擇,但三人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舉措并不一致。這種差異明顯地表現為盛世才政府與楊、金政府的不同,盛的文教措施所發(fā)揮的社會作用是楊、金時期所不可比擬的,一度對新疆的民眾生活以至國內抗戰(zhàn)形勢產生著積極和富有成效的促進作用,然而最終卻并沒有延續(xù)這種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反而走向了消極反動的一面。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其文教措施的內容、價值取向的兩面性及其原因等進行探討,以總結其中的歷史教訓。

        一、盛世才執(zhí)政前期新疆的文教措施從保守虛化轉向開明充實

        客觀地講,盛世才作為民國時期新疆軍政大權的掌握者,從其執(zhí)政前期對新疆的治理來看契合歷史發(fā)展的脈搏,尤其是“六大政策”及較為完善和體系化的文教措施的推行,改善了新疆文化和教育落后保守的面貌。

        (一)楊增新和金樹仁文教措施的保守和虛化

        民國前期,新疆先后處在楊增新、金樹仁統治下,二人均為科舉出身的舊式文人,封建思想決定了其文化教育態(tài)度。楊增新推行愚民政策,實行封建等級管理,培植“忠孝”思想。他害怕民智啟發(fā),極力提攜各族上層貴族以鉗制民眾思想,實行封閉的文化以因俗而治。一方面將少數民族經堂活動局限化,“僅允許念誦《古蘭經》《圣訓》兩部經書”[2]33;另一方面弱化學校教育,省城迪化(今烏魯木齊)除小學外,只有中學、師范各一所;各縣只有一二規(guī)模簡陋的初級小學,借以裝潢門面,“點綴升平”……灌輸的仍是封建道德倫理那一套。至于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和科學文化知識的課本,幾乎沒有[3]53-54。他以“限于財力”“限于人才”“礙于交通”及“百姓視學堂如桎梏,相率逃避”向上呈報;并且堅決禁止一切文化社團活動,只允許發(fā)展農業(yè)和紡織等關乎生計的組織。在愚民政策下,新疆的文化教育事業(yè)呈萎縮之勢,較之晚清時期大為衰落。當時,新疆雖然照北洋政府令設立了教育廳,但主導權仍掌握在楊增新手中,他對教育機構的規(guī)劃和人員配備獨斷專行,學校及教育行政機構沒有實權,文化與教育活動完全受制于他的政治統治。

        金樹仁是楊增新的門生,他執(zhí)政后面對百廢待舉的新疆社會現狀,提出“開辦教育、疏通民智”,然而只是局部的改良,學校教育進展十分有限。雖然教育經費略有增長,1930年已達到710488元,但是教育經費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很少,仍保持楊增新統治時期2%的水平[4]53。加之,通貨膨脹及金后期民族壓迫引發(fā)新疆內部戰(zhàn)亂,教育受到嚴重破壞,學生人數驟減,受教育的學齡兒童僅占全部兒童的3%左右,少數民族學生更是寥寥無幾。在民族文化方面,金樹仁對少數民族民間風俗、生活習慣及宗教信仰無多少研究,不予以尊重。他在治疆事務上多倚重同鄉(xiāng)、同族、同僚、同學,即推行“四同”政治,加緊對各族人民的剝削,后因其同鄉(xiāng)小軍官欺壓少數民族太甚并大肆侵犯民族禁忌而引發(fā)民族暴動,以至席卷全疆,加之金集團內部的倒金政變最終導致其政權覆滅。楊、金二人的政治統治有明顯的壓制性,教育行政機構也幾乎沒有發(fā)揮應有作用,文化教育措施流于保守和虛化。

        (二)盛世才文教措施的開明和充實

        1933年“四一二”政變時,盛世才通過倒金起義攫取新疆軍政大權,成為新一代“新疆王”。政變之后,國民黨政治勢力借機入新疆成立省黨部,召開會議……增選盛世才、閻毓善、張培元等人以及維吾爾、回、蒙古、哈薩克、錫伯等少數民族代表人物為臨時省政府委員……[3]171黨部會議決定依三民主義建國方略制定了治疆十大綱領,其中第二條提出給人民以集會、結社、出版、言論等自由,但第九、十條卻要施行黨化教育、財政與中央統一,包藏著削弱地方政權的企圖,達到控制新疆的目的。在行動上,南京政府派員以“宣慰”為名行奪權之實,由此而引發(fā)新疆新的勢力割據和紛爭。鑒于形勢,盛世才發(fā)表告全省民眾書,表示“實施民族平等政策和保障信教自由,同時還要發(fā)展本省經濟和文化”,決心聯合蘇聯重新振興新疆,提出了對內對外的八大宣言和九項任務,其中包括擴充教育和發(fā)展經濟與文化,表現其積極治疆的態(tài)度。

        盛世才實施一系列文教措施以改善新疆的教育面貌,尤其是推行“親蘇聯共”以來,得到蘇聯、中共黨人的幫助,在其“反帝、親蘇、民平(民族平等)、清廉、和平、建設”六大政策(以下簡稱“六大政策”)的倡導下,全疆教育事業(yè)得到了實質性的發(fā)展。

        1.頒布一系列地方性法令及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組織機構,敦實文化教育基礎

        1934年,盛世才在“八大宣言”中提出“擴充教育”,1935年在“九項任務”“十大綱領”中提出“提高文化”,由此形成文化教育方針,并與政治教育相推動[5]。由于他提倡發(fā)展各民族固有文化,從省政府到教育廳再到各區(qū)教育局普遍設立教育機構,新疆的文教事業(yè)發(fā)展迅速。1936年春,在伊犁、塔城、阿山、阿克蘇、喀什各區(qū)成立了教育局,各縣普遍創(chuàng)辦縣立小學,鼓勵各族男女兒童上學[3]224。省政府制訂《新疆省義務教育委員會大綱》《新疆省各縣義務教育委員會組織大綱》及《新疆省小學暫行法》;針對小學規(guī)章制度不全,管理混亂的狀況,省教育廳下發(fā)《新疆省小學暫行規(guī)程》,1939年6月又頒布《新疆省小學行政組織標準大綱》。同時,成立新疆教育會,制訂《新疆教育會研究組組織條例》,頒布了《新疆省縣教育研究會標準簡章》,提出“以民族為形式,以六大政策為內容的文化教育政策,團結全縣各族教職員,研究一切教育理論和實際問題,以促進教育發(fā)展。”此外,在社會教育方面,各民族文化促進會紛紛成立,主要團體計有維吾爾族文化促進會(簡稱“維文會”)等8個各民族文化促進會[3]224。政府鼓勵舉辦民眾夜校和各族文化促進會創(chuàng)辦學校。這樣,教育組織呈網絡化和體系化狀態(tài),同時教育活動大多具有規(guī)章制度及法令的保障,確保大多數各民族、各年齡層次、各種文化程度的民眾可以接受文化教育。

        2.明確制定和實施教育規(guī)劃,著力總結和提高,加大經費投入提升教育質量

        自1936年起,在聯共黨人(當時的蘇聯共產黨)和中共黨人的幫助下,盛世才政府連續(xù)實施兩期三年計劃。第一期三年計劃自1936年起到1939年止,由基本任務、教育行政和實施計劃組成。其中,基本任務提出“提高各族人民文化水準,培養(yǎng)各族的新干部”,“克服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以便鞏固新疆各民族間的永久和平與親睦團結”等,深得各族人民群眾的認同。教育行政工作上,嚴格編譯和使用教科書制度,各民族學校教科書須由教育廳自行編印、審定、選購、頒發(fā),充分發(fā)揮了教育行政機構的統籌性和計劃性職能。值得關注的是創(chuàng)設了幼稚園,加速邊遠農牧區(qū)小學建設等等,在財政整理完善后,每年教育經費支出要占到全省收入的25%[4]54。第二期三年計劃包括新疆教育的政治任務、中心工作和發(fā)展規(guī)劃。其中深入“反帝”“民平”政策理論思想的教育與宣傳,堅持抗戰(zhàn),堅定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加強民族團結力,將“六大政策”深入各級學校和社會教育中去等符合當時全面抗戰(zhàn)的需要。另外,中共黨人還提出“在各民族中推廣職業(yè)教育,普及科學常識與技能”,“注重中小學的銜接,加強師資培養(yǎng)”,“民眾教育應突破民眾學校的局限,采取多種形式進行”,“百分百健全教育局組織,認真建立縣教育科工作,發(fā)揮機構職能作用”等等。兩期教育計劃的實施使教育得以迅速發(fā)展,管理日趨規(guī)范化。

        3.完善教育行政人員配備,加強教育檢查和視導

        兩個三年計劃的有效實施,還離不開新疆兩次全省教育行政會議的總結與反思。教育行政會議明確了國防的教育、建設的教育、團結的教育、大眾的教育四個方針,并提出了改善和發(fā)展措施。其中,第一次會議提出“教育廳或行政公署每年須到未設教育局之區(qū)縣學校視導一次到兩次,各教育局必須健全督學工作,每學期均須落實學校視導工作,并加強對該區(qū)縣文化團體的領導”。第二次會議提出“統一教育行政系統……縣政府、設治局之一切工作必須經過教育局,全部建立縣政府之教育科(第三科)并健全教育科之人選……各教育局酌增督學以加強視導工作”。

        4.鼓勵和提倡各社團開展文化教育活動

        在協調教育與其他部門和社會其他方面的關系上,抗戰(zhàn)教育作為一大教育方針始終成為教育部門和社會文化團體的主題,“六大政策”是教育和社團活動均要落實的。文化界在何語竹等進步分子倡導下成立新疆民眾反帝聯合會,通過《新疆民眾反帝聯合會章程》,鼓勵各民族充分運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發(fā)展以民族為形式以六大政策為內容的民族文化,自覺成立崇尚團結和民主的文化團體,自1934年始新疆陸續(xù)成立了各民族文化促進會,各族文化促進會的辦學也取得顯著成績。維吾爾族文化促進會1934年8月5日成立,總會設在迪化,到1936年共有8個區(qū)分會,41個縣分會,23個鄉(xiāng)村支部[6]。截至1942年,全疆各族文化促進會多達295個,會立學校達1 883所[7]。如1936年維吾爾文化促進會辦有小學1 736所,在校生124 174人;中學3所,在校生440人;師范訓練班10個,學員535人[4]54;其他各團體的辦學數量和學生人數也明顯增加。

        5.在社會上營造相對進步的文化氛圍

        盛世才時期,為了表明自己的進步,以爭取蘇聯的大力支持,他本人也倡導抗戰(zhàn)和反帝等進步思想及相關文化活動。例如,他安排一些中共黨人和各族民主進步人士擔任《新疆日報》的領導和編撰工作,對當時社會正向輿論引導有積極作用?!缎陆請蟆房偛吭诘匣媳苯鞯剡€設有分報社,報紙分別以漢、維、哈等多種文字出版發(fā)行,全疆權威的官方報紙成了宣揚進步思想和文化的陣地,在新疆本土極大地弘揚了抗戰(zhàn)反帝文化。大量來自延安的紅色電訊得到及時報道,令全疆各族人民開闊了思想和眼界。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的著作和文章常可見之于報端,如《論持久戰(zhàn)》《關于目前國際形勢與中國抗戰(zhàn)的談話》《太平洋戰(zhàn)爭與世界戰(zhàn)爭》等[8]。此外,1939年4月在各族文化促進會的基礎上成立了新疆文化協會,開展了許多以自由和進步為主題的形式多樣的活動。在進步和自由的社會文化氛圍下,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形式與祖國的歷史主題緊密結合起來,給各族人民呈現了充實而富有感召力的文化內容,如維吾爾族文化促進會將《義勇軍進行曲》《流亡三部曲》《大刀進行曲》等譯成維吾爾歌詞……在全疆廣為傳唱[9]。

        二、盛世才政府文教措施價值取向的兩面性

        從上述情況看,盛世才政府前期的文教措施是開明充實的,符合當時新疆經濟社會亟待重振與發(fā)展的現實需要,價值取向具有民主性和進步性。但是,其后期的文教措施卻背離了自己一度倡導的“六大政策”精神,逐漸走向獨裁與反動,具有赤裸裸的專制性與壓迫性價值取向。

        盛世才主政新疆時期,國內革命戰(zhàn)爭局勢復雜多變,盛世才在金樹仁殘暴統治結束之后留下的軍閥割據爭權、民族分裂勢力猖獗、英日等帝國主義插手邊疆政務的錯綜復雜形勢下,一方面并沒有脫離與南京國民政府的聯系,另一方面又審時度勢借助于蘇共,并一度向中國共產黨示好。他對治理新疆的態(tài)度、立場表現出其兩面性和投機性,與此相應其教育措施的價值取向也呈現出了同樣的特點。

        (一)民主性和進步性的價值取向

        盛世才能奪得新疆政權“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著投機革命、換取境外蘇聯勢力及中國共產黨人的幫助得以實現的”[10]。因此,他主政前期的政治立場需要吸取楊、金二人之教訓,要迎合蘇聯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和國內革命形勢發(fā)展。相應地,他的文教措施在價值取向也具有一定的進步性、民主性。

        其一,在思想文化的引領上積極表現出親近學習蘇聯、趨向民主進步的態(tài)度。他看清了當時反帝的時代情形和新疆內部民族矛盾的現狀,適時提出“六大政策”,力求建設一個民族團結、開明進步、民主科學的新疆。盛世才還積極吸納思想先進、學識卓著的中共黨人和社會進步人士到新疆學院(前身為新疆俄文法政學院)。中共黨員林基路和民主人士杜重遠等赴新疆學院就職,宣傳革命民主思想,興辦進步刊物,在思想上影響了一大批各族優(yōu)秀青年。其二,在全疆教育發(fā)展理念上,盛世才政府普遍地實施全疆各地中小學校教育,教育普及開始在政府層面得以重視。他邀請中共黨人入疆協助建設,新疆的教育快速發(fā)展,各中小學校數及學生數持續(xù)增長。依據社會民生需要,職業(yè)教育、婦女教育等也興盛起來,民眾教育具備一定的新民主主義特色,形式靈活的識字組、讀報會、冬學運動等活動開辦得有聲有色。人們不僅從中學到實際知識和技能,更主要的是初步具有人民的、大眾的、反帝和團結等文化觀念。盛世才的同鄉(xiāng)、國內知名民主人士杜重遠先生曾應邀來新疆考察,特別撰文對盛世才的文教措施大加贊賞,稱“這種情形,是‘四一二’革命以前所夢想不到的”[11]。

        此外,盛世才提倡青年培養(yǎng)的全面性以備新疆建設之用,他安排中共黨員和進步分子承擔起新疆學院的重要工作。學院相繼增設了稅務專修科、政治經濟系、語文系、教育系,并依新疆地方實際設置地方性課程,總科目達41門。為加強高水平人才的培養(yǎng),盛世才政府還加強留學生教育,僅1934年、1935年、1937年即經教育廳選拔分別向蘇聯派遣新疆各族留學生人數84名、90名和84名[4]85,其數量遠遠超過以往。

        (二)專制性和壓迫性的價值取向

        盛世才文教措施的另一種價值取向是其專制性和壓迫性,而且這種價值取向逐漸占領了他思想的上風。自主政新疆以來,盛世才就一直伺機向蔣介石為首的買辦官僚及地主階級組成的南京國民政府靠攏。盛氏“六大政策”沒有提出反封建,其實就是為自己的統治利益留有后路。可見,盛世才“親蘇”很大程度上是客觀局勢下的“權宜之計”,借助蘇聯力量鞏固其統治是根本的原因。對于中國共產黨,“從盛世才的內心來講,他是不甘于共產黨在新疆影響的日益增長和革命形勢的發(fā)展的。因此,盛建立了特務機構,專門暗中監(jiān)視共產黨員的行動”[12]266,尋機炮制所謂“陰謀暴動案”。將他認為會削弱其統治的民主進步人士、共產黨員甚至其親信骨干殘酷迫害,乃至大行殺戮。“羅織罪名、株連無辜,從1937年以來直到盛世才去職離新,就一直沒有中斷過”[12]269。

        盛世才根子上的獨裁反動對其文教措施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其主政新疆的后期將新疆文化教育發(fā)展引入了歧途。首先,對進步人士及師生猜疑、排斥,甚至極力迫害。共產黨人及民主進步人士共同領導的教育界,重要成就是把大中小學生的讀書同祖國命運和肩負責任結合了起來。盛世才唯恐這樣的發(fā)展勢頭有損于自己的統治權威,聲稱“對于我的存在,赤色分子是難以容忍的,陰謀暗殺我和顛覆我的政權的滲透活動一年比一年加劇”[13],這實際是欲蓋彌彰的大謊言,共產黨掌握下的一些先進報刊宣傳進步文化思想和國內外革命斗爭形勢,啟蒙了各族人民對黨的認識,這是盛世才無法容忍的,他的獨裁心理在不斷作祟。典型的例子是,盛世才對新疆學院干部及教員尤其是共產黨員的清除和迫害。越是思想進步的師生越容易成為其打擊的對象,以致造成新疆學院院長被頻頻更換,最后自己兼任之。1939年,因盛世才的同學加同鄉(xiāng)杜重遠與共產黨關系密切,思想進步、鼓舞青年,同時對其做法直言不諱地批評,被盛世才視為眼中釘,尋機制造了“杜重遠陰謀案”,將其監(jiān)禁并最終殺害。在1941年至1942年的大肅清行動中,很多青年知識分子被捕,“若干師范生、中學生也被捕入獄,許多人都未受審訊,但罪名已定”[14]48。

        其次,取締進步社團,破壞進步組織的活動。新疆民眾反帝聯合會,是盛世才上臺后于1934年成立的政府領導下的群眾社團,在開始時盛世才曾擔任秘書長并發(fā)揮了領導作用。反帝會自成立以來,開展了許多有重大意義的社會活動,例如辦起了民主進步的刊物《反帝戰(zhàn)線》,組織各族人民進行抗戰(zhàn)捐款捐物,舉行各種反映愛國和民族團結的文藝展演等。但由于盛世才在其主政后期逐漸向蔣介石靠攏,存在9年的反帝會最終于1942年被取締。他對于各族文化促進會也開始加緊監(jiān)視和打擊,例如,1942年“漢族文化促進會科長以上人員均被捕入獄”[14]57,許多人受盡毒刑,被殘忍地殺害。此外,盛世才后期由“親蘇”而轉向“反蘇”,不但封禁了中蘇文化協會,而且連自己派出的留蘇學生也不放過,凡各期留蘇生及與蘇方教官關系密切的軍校畢業(yè)生統統被遭捕投獄。

        最后,迫害各族熱衷于文化教育的官員和開明人士。典型的案例是盛世才對哈薩克族進步人士沙里福汗的迫害。沙里福汗·精思汗祖上是哈薩克中玉茲部落12個阿巴克克烈的首領,在清朝時期就擁護國家統一,威望甚高“為哈薩克人民愛戴”[15],由此其家庭被封為公爵直到民國一直世襲。沙里福汗生于1900年,是民族文化與教育的倡行者和愛國人士。他早年曾在蘇聯齋桑求學,親眼目睹了十月革命后蘇聯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回國后,他在1927年任阿山區(qū)布倫托??h長時,大力興辦各類新教育,請進步人士教授科學文化知識,有效提高了當地牧民的文化水平。1934年,沙里福汗任阿山行政區(qū)長,他積極開展教師培訓活動,辦孤兒院,推動掃盲教育等等。在他的支持和領導下,阿山區(qū)各族文化促進會及民眾反帝聯合會分會,得以發(fā)展壯大,起到了良好的社會影響作用。而沙里福汗在少數民族群眾中的影響力成為盛世才的心頭病,盛世才借1940年“阿山暴動案”,借機對沙里福汗羅織罪名并將其逮捕關押三年,最終將其殺害。另外,盛世才還對各民族開明宗教人士大肆捕押,將回族宗教名望及教育改革家馬良駿炮制成“回族反動組織的首腦”[16]而捕押。

        總之,盛世才后期的文教措施的專制性和壓迫性瘋狂至極,蓄意迫害不斷升級,甚至殺害了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等中國共產黨在新疆的領導骨干,其中林基路是共產黨的知名教育家。盛世才最終向蔣介石封建獨裁的“黨化教育”一邊倒,而否定了之前的一切主張。

        三、盛世才文教措施價值取向兩面性的原因

        盛世才主政新疆的文教措施在價值取向上的兩面性,一方面有其個人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客觀形勢的驅動,但是其軍閥投機政治的實質是根本的動因。對此,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一)個人因素:盛世才的軍閥投機主義思想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相互爭奪地盤為常態(tài)。盛世才自其棄文從武到留學日本再到投身國民黨軍一直尋機成為軍政大員,直到遠赴新疆成為金樹仁部下,他認為機會來了。“他看到新疆閉塞落后,金家統治腐朽衰敗,決難持久,就準備條件和尋找機會施展抱負”[3]169。直到金的統治遭遇政變,盛世才乘機出兵并成為新疆督辦。針對金暴虐統治造成的民怨鼎沸的情況,國民黨新疆省黨部在第二次臨時維持委員會上提出十大綱領,其實質是國民政府借以收買和安撫邊疆人民的手段,試圖借機將新疆納入自己控制范圍。其中,黨化教育推行國民黨封建買辦式的專制教育,實質是想控制邊疆地區(qū)人民的思想意識。當時,盛世才等人不時光顧省黨部,以國民黨和南京政府為靠山,取得支持。

        然而,盛世才向南京國民政府表忠之心未能如愿,蔣介石不容盛世才在新疆一家獨大,對主新人選另有打算。此時,盛世才面臨親日派馬仲英及軍閥張培元侵擾,同時又要對英帝國主義扶持下的南疆分裂政權進行戡亂。審時度勢之下,他采取“親蘇”策略,爭取蘇聯幫助,一方面幫他取得軍事勝利;另一方面助他恢復經濟、鞏固政權;還可以此與南京政府制衡,令蔣介石重新考量其在新疆的地位,撈取政治資本。此后,盛世才為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偽裝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密切與蘇聯的關系,同時邀請中共黨人到新疆發(fā)展一系列事業(yè)。就教育而言,投入力度和建設規(guī)模都是空前的,在“六大政策”的推行下,反帝、愛國、民族平等等思想教育也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反帝聯合會、文化促進會抗日宣傳活動高漲。

        但是,由于其投機主義思想,盛世才并未全心全意將自己與新疆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結合起來,真正信任和依靠中共黨人。在上臺之后,為穩(wěn)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盛世才設立特務機構和情報機構,監(jiān)視革命和進步群體、刺探南京國民政府意圖。在南京國民政府拉攏下,盛世才徹底投靠國民黨反動派,斷然拋棄其“親蘇聯共”主張,公開反蘇反共,大批捕殺民主人士和中共黨人,甚至為了根除隱患向蔣介石表忠,竟因其胞弟——機械化旅旅長盛世騏思想進步、主張親蘇而派人刺殺[3]172,可見其軍閥投機主義思想之深。

        (二)客觀因素:新疆內外多方力量角逐的社會形勢

        民國時期,邊疆地區(qū)社會多動蕩不安,新疆則更是國內外各派勢力爭奪和混戰(zhàn)的區(qū)域,因此新疆社會長期伴隨著內外多方勢力的角逐。

        其一,南京國民政府始終不放棄對新疆的控制意圖。盛世才上臺后,國民黨先派黃慕松進入新疆以“宣慰”之名進行奪權,后又支持馬仲英、張培元集團,以弱化盛世才的統治。國民黨施行的牽制與拉攏手段,以及其對待抗戰(zhàn)和共產黨的態(tài)度變化一直影響著盛世才的行動。正如有學者所言“國民黨沒有直接統治這個省,但它所代表的思想卻傳播到新疆的漢族統治階級”[17]。可以說,其前后從倡導反帝的進步的民主的教育到反共反蘇屠殺思想進步的文化和教育界人士,如此明顯的變化出于一種微妙的與南京國民政府既有抗衡又有迎合的策略驅使,最終是欲在國民政府內贏得預期的權力地位和實際利益。

        其二,蘇共與中共欲幫助盛世才抗擊反動勢力和帝國主義。蘇聯與新疆毗連數千里,其所轄中亞地區(qū)又與新疆如此接近,當然希望其邊界外的政權是友好的。因此,在盛世才提出“親蘇”“反帝”之后,蘇聯數次施以援手。在文化和教育方面,幫助盛世才加強建設,加快培養(yǎng)技術人才,愿意接納各族留學生學習和深造。中共黨人進入新疆之后,極力宣傳先進知識與文化,使各種教育得以全面普及,各種職業(yè)教育也興盛起來。這對當時的反動勢力、分裂勢力的沖擊很大。以致消息傳到內地去,一般人把新疆看成為政治上的先進省份,而反動派則造謠說新疆已經“赤化”了[12]194。但這與國民黨反動派欲將新疆納入其控制的想法相沖突,這無形使盛世才背負了壓力,覺察到自己的統治受到了影響,其“新疆王”的地位面臨潛在危險。盛世才曾向張義吾透露,如果當時蘇聯不愿意幫助他的話,他是準備放棄迪化,帶領部隊去塔城經蘇聯返回內地去的[12]188??梢姡湔嬲裏嶂缘牟皇切陆耐恋睾透髯迦嗣?,而是以新疆作為政治資本而撈取權力地位。

        其三,疆內割據和分裂勢力與帝國主義勾結,妄圖將新疆據為己有。沙比提大毛拉、麻木提等在英帝國主義的支持下試圖在新疆建立所謂的“東土耳其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伊斯蘭教維吾爾國”等[9]198,240,加之親日派馬仲英、馬虎山勢力打著宗教旗號進入新疆,實為搶占地盤、攫取利益,新疆的局勢既繁復又危急。除了軍事斗爭,思想文化及意識形態(tài)教育在當時的新疆十分重要,民族平等、抗戰(zhàn)反帝等進步思想文化與“大土耳其主義”“大伊斯蘭主義”斗爭劇烈,此外還存在著南京國民政府推行其法西斯意識形態(tài)的“黨化教育”對一些官員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如此種種更加劇了盛世才的危機感。在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后,盛世才錯估形勢,決心重新選擇靠山,就避繁就簡地走上投蔣的道路。

        四、結 語

        盛世才在新疆一度呈現良好的發(fā)展勢頭,但由于其價值取向的兩面性,新疆的教育事業(yè)半途而廢,留下了爛攤子。透過盛世才對新疆的文教措施及其價值取向的分析,我們能夠發(fā)掘其實質是軍閥投機政治的必然。而且,我們從側面能夠透視當時以“合法政府”自居的南京國民政府對邊疆既意欲控制,而又忽視其當地群眾的真正需要的政治態(tài)度。應該認識到,作為獨大一方的邊疆軍閥政權,盛世才地方政府的教育措施不論一度如何開明進步,最終還是為自身的獨裁統治服務,總體來講是不可靠的??扇〉淖龇ㄊ牵瑘F結和爭取新疆各族群眾的信任和支持,開展長期的、廣泛的和深厚的群眾工作。

        [1]馮有真.新疆視察記[M].上海:世界書局,1934:78.

        [2]楊增新.補過齋文牘(一)甲集上[M].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

        [3]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新疆簡史:第三冊[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

        [4]馬文華.新疆教育史稿[M].烏魯木齊:新疆教育出版社,2006.[5]周泓.民國時期新疆民族宗教教育與國民教育的并行[J].西北民族研究,2001,(2).

        [6]吳明海.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史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

        [7]張大軍.新疆風暴七十年:第七冊[M].臺北:蘭溪出版社,1980.

        [8]陳超.新疆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中的地位與貢獻[J].西域研究,1995,(2).

        [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化廳史志編輯室.新疆文化史料:第3輯[M].內部資料,1990.

        [10]馬大正.新疆史鑒[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92.

        [11]杜重遠.盛世才與新新疆[M].全國各地生活書店,1938:81.

        [12]包爾漢.新疆五十年——包爾漢回憶錄[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4.

        [13]Whiting,Allen S.amp;Sheng Shih-ts’ai,Sinkiang:Pawn or Pivot?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58.

        [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新疆文史資料:第六輯[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

        [15]周學軍.清末哈薩克公爵哈斯木汗病卒日期及其長子精思汗出生年份考[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1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新疆文史資料:第七輯[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

        [17]歐文·拉鐵摩爾.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M].唐曉峰,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趙旭國)

        Sheng Shi-cai’s Measures For Culturalamp;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Xin Jiang and Their Value Orientation

        ZHU Jiang-hua1,LI Hong-wu1,WANG Xin2

        (1.School of Educ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Shaanxi,China;2.Institute of China Western Frontier,studies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Shaanxi,China)

        Asforwarlord Sheng Shi-caiin theera ofRepublic ofChina,measuresforculturalamp;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are evidently different between his earlier period and later period,that is,from open-minded and substantial to authoritarian and retro-acting,The value orientation shown in these measureshasbeen twofold,changing from being democratic and progressive to being despotic and oppressive accordingly.To find the reasons,it could be seen that there are not only personal factors as warlord opportunism but also the external factors as competing from domestic or foreign forces.Its nature is certain opportunism of warlord politics.Sheng Shi-cai’s measures for culturalamp;educational devopment in Xinjiang reflect that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 intended to control and discipline the border people,

        while ignoring people’s true demands.We can get the enlightenment that whatever the measures once have been performed,they were always serving for the warlords and could not be trusted.The only worthwhile way is to unite all ethnic groups and gain people’s trust and support and to do consolidated work on people’s welfare in long-term,extensive and profound ways.

        Sheng Shi-cai;Xinjiang;measures for culturalamp;educational development;value orientation

        K26

        A

        1671-0304(2017)05-0118-07

        URI: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71020.1323.002.html

        2016-12-20 [網絡出版時間]2017-10-20 13:23

        陜西師范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文化生態(tài)視域下的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育發(fā)展研究”(2016CBY009)。

        朱江華,男,江蘇邳州人,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主要從事教育史、教育基本理論研究;栗洪武,男,陜西榆林人,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督學,主要從事教育史、教育理論、高等教育研究;王欣,新疆人,陜西師范大學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法學、民族史、邊疆學研究。

        猜你喜歡
        盛世才文教新疆
        王文教 中國羽毛球事業(yè)的奠基人
        海峽姐妹(2020年6期)2020-07-25 01:26:12
        “開漳圣王”陳元光的文教思想及其實踐
        戶外大型定制樹屋
        盛世才的“親蘇聯共”與“反蘇反共”
        百年潮(2018年4期)2018-06-25 09:19:02
        1933—1944年蘇聯在新疆的文化工作述論
        西部學刊(2017年7期)2017-08-24 06:34:38
        明代前中期武官“文教化”現象初探
        新疆多怪
        絲綢之路(2014年9期)2015-01-22 04:24:46
        “新疆王”盛世才
        財經文摘(2014年4期)2014-04-29 16:15:50
        新疆對外開放山峰
        新疆對外開放一類口岸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 久久中文字幕日韩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色播| 狼色在线精品影视免费播放| 亚洲av有码精品天堂| 一本到亚洲av日韩av在线天堂 | 综合成人亚洲网友偷自拍|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 97人妻熟女成人免费视频| 动漫在线无码一区| 免费高清日本一区二区|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先锋中文字幕在线资源| 熟女人妻在线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播放第1页| 亚洲中文一本无码AV在线无码| 在线日本高清日本免费| 国产亚洲一本二本三道| 无码伊人66久久大杳蕉网站谷歌|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区精品自拍 | 国产色欲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午夜短无码| 伊人99re|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杨幂|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熟女|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大全|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美女av|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影院软件介绍 | 中文字幕亚洲乱亚洲乱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