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蓮英
(云南省昭通市鎮(zhèn)雄縣人民醫(yī)院婦產科,云南 昭通 657200)
對于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治療,臨床多主張加強宮縮,作為控制病情、減少產后出血量的關鍵所在[1]。目前縮宮素仍作為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一線藥物,但部分患者單純采取縮宮素治療的效果不滿意。對此,為避免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因治療不足,導致不良預后,有必要聯(lián)合卡前列酯栓,進一步增強子宮平滑肌收縮,提高療效。而本研究旨在分析卡前列酯栓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
回顧性分析93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均為我院自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所接診的,根據是否采用卡前列酯栓治療進行分組;對照組占48.39%(45/93),年齡:最小23歲,最大35歲,平均(29.8±3.4)歲;孕周:最短35周,最長42周,平均(40.2±1.5)周;觀察組占51.61%(48/93),年齡:最小22歲,最大36歲,平均(28.9±3.8)歲;孕周:最短36周,最長41周,平均(40.4±1.2)周;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僅采取縮宮素治療,在胎兒娩出后靜脈注射縮宮素(1ml:10單位),滴速為0.05~0.08單位/min,待胎盤完全娩出后肌內注射10~30單位縮宮素;觀察組在縮宮素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卡前列酯栓治療,在胎兒娩出后置入1mg卡前列酯栓于陰道內;若產后出血量超過500mL,可放置1~3mg卡前列酯栓于陰道內。
記錄兩組產后2h及24h出血量、產后出血時間,對比兩組輸血率。
采用SPSS18.0 軟件進行分析,采用x2檢驗,采用t 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后2h出血量、產后24h出血量、產后出血時間、輸血率分別為(189.63±24.5)mL、(279.6±35.6)mL、(4.11±1.30)h、14.58%(7/48);對照組分別為(290.5±28.6)mL、(396.5±54.2)mL、(7.47±1.45)h、44.44%(20/45);兩組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均較為輕微,無需特殊處理且停藥后顯著緩解。
對于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治療,本研究觀察組在縮宮素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卡前列酯栓治療,旨在加強宮縮治療,通過不同藥理機制的宮縮劑,產生減少產后出血量的協(xié)同效應[2]。眾所周知,縮宮素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效果確切,而單純采取縮宮素治療難以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但聯(lián)合卡前列酯栓治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仍存在爭議??ㄇ傲絮ニň哂星傲邢偎氐纳砘钚裕韧毡橛糜诮K止妊娠,原因在于該藥可興奮子宮平滑肌[3]。黃靜瑩[4]等將卡前列酯栓用于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在減少產生出血量方面能獲得滿意的效果。亦有研究表明,卡前列酯栓較縮宮素具有更明顯的子宮收縮效應,應用小劑量卡前列酯栓即可顯著縮短產后出血時間,減少產后出血量。同時,本研究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均較為輕微,無需特殊處理且停藥后顯著緩解,未發(fā)現(xiàn)觀察組因聯(lián)合卡前列酯栓治療,而顯著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此外,觀察組產后2h及24h出血量均顯著少于對照組,產后出血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輸血率顯著小于對照組;這充分說明了卡前列酯栓可控制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病情,對于減少產生出血量、改善預后均具有積極作用,且安全性尚可,值得進一步研究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紅燕,張世昌,陳 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剖宮產后出血高危產婦的臨床效果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7,46(33):4628-4629+4632.
[2] 宋小俠,盧燕玲,翁廷松,等.馬來酸麥角新堿、卡貝縮宮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和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效果的比較[J].廣東醫(yī)學,2017,38(18):2850-2852.
[3] 張雪燕,李鳳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療效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15):31-34.
[4] 黃靜瑩,陳 萱,呂育純.卡前列甲酯栓對減少普通足月陰道分娩患者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7,33(06):50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