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軍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九十五周年大會的講話中連續(xù)講到八個方面堅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的問題。在象棋事業(yè)中,初心是什么?就是享受象棋這項愛好給我們帶來的純粹質(zhì)樸的快樂,初心就是“求棋趣、知棋德、找棋友、尋棋樂”。所謂初心是最初的理想和準則,在經(jīng)歷風雨的捶打和歲月的洗禮后是否能夠我心依舊,我心依舊就是能夠堅持最初的那顆本心,即善良、真誠、無邪和進取之心,這種心懂得感恩,能看清人生與自身,亦易于接受真理。
象棋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廣泛的棋類運動之一,是中華文化的精粹,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小時候,在父親的影響下,我學會了下象棋,不但自己學會,還教會了許多同伴,是班上的常勝將軍。馬走日,象走田,馬蹩腳不能走,象不能過河界,炮翻山打,車走直線,兵只能向前走,不能后退,卒子過河當車用。三十二枚棋子,九十個交叉點,各除以二,隔一條“楚河漢界”,一邊紅軍,一邊黑軍,兩軍對壘,就組成一個世界,有聲有色,令人神往、著魔、癡迷,這就是象棋。
象棋就這樣陪伴我整個兒童和青春期,上大學后,我的象棋水平已經(jīng)蠻厲害了,大三時我當選學校棋牌協(xié)會會長。當時協(xié)會會員就有150多人,平時我組織一些象棋比賽,也搞些培訓活動。當時網(wǎng)絡不像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也不懂在網(wǎng)上下棋?,F(xiàn)在工作了,經(jīng)常上網(wǎng)下棋。有時周末還約一些棋友到家里對弈品茗,人生幾何,“棋樂融融”也。
不忘象棋初心。我覺得象棋作為業(yè)余愛好,還是有不少好處,首先,可以排遣無聊、寂寞;其次,可以益智健腦,靈活思維;再則,可以陶冶情操,廣交朋友,一般通過下棋交的朋友,會平等相交,好說話,棋力相差過大就不一定了;下棋作為一種愛好,總比打麻將、打牌好得多,玩好了參加比賽還可以得獎;可以作為運動員,升學加分;最后下棋對于小孩子的智力開發(fā)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為傳統(tǒng)益智游戲的象棋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起源于先秦時期,發(fā)展于唐代(相傳牛僧孺所制),定型于北宋,盛行于明清,由于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我國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周恩來、朱德、彭德懷、董必武、賀龍等同志都非常喜歡下象棋。據(jù)統(tǒng)計,中國有超過8000萬人會下象棋。2006年5月20日,象棋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隨著亞洲象棋聯(lián)合會(1978年11月23日于馬來西亞沙撈越古晉市成立,目前有17個會員國)和世界象棋聯(lián)合會(1993年4月6日于北京成立,目前有20個會員國)的相繼成立,象棋在國際上的地位日趨明顯。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2008年10月北京)、第二屆世界智力運動會(2012年8月法國里爾)、三屆世界智力精英運動會(2011年、2012年、2014年的12月在北京舉行)均把象棋納入正式比賽項目之一。世界象棋文化之都——河南滎陽市打造的中國象棋文化節(jié)、亞洲象棋(個人)錦標賽暨首屆亞洲象棋嘉年華會活動受到海內(nèi)外國家的廣泛關(guān)注。目前,在歐洲、美洲、大洋洲、亞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都有象棋協(xié)會或組織,開展象棋活動異?;钴S。
如今在國內(nèi),象棋比賽更是層出不窮、琳瑯滿目。全國象棋甲級聯(lián)賽、全國象棋個人錦標賽、“碧桂園杯”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財神杯”象棋電視快棋賽、“淮陰·韓信杯”象棋國際名人賽、“句容茅山杯”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溫嶺長嶼硐天杯”全國象棋國手賽、“磐安偉業(yè)杯”全國象棋公開賽、“楊官磷杯”全國象棋公開賽、“威凱杯”全國象棋等級賽、“凈月杯”象棋全國冠軍南北對抗賽、“高港杯”全國象棋青年大師賽、全國象棋青年精英賽等眾多賽事每年都如約而至,給廣大棋迷帶來視覺上的饕餮盛宴。
不記得是誰先提出來“人生如棋”的觀點,而每次下一盤棋都讓我深刻地感受感悟到:下好一盤棋不容易,走好人生每一步是關(guān)鍵,棋諺說得好:“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只有不忘象棋初心,我們才能擁抱明天。愛好棋藝的朋友們,不要讓忙碌的快節(jié)奏生活干擾我們的人生旅程,內(nèi)心感到壓抑時,不妨也給心情放個假,和棋逢對手的棋友殺上幾盤吧,輕輕松松自己的心情,豐富業(yè)余文體活動——樂在棋中,棋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