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光潛
連日陰雨,剛到小雪氣溫便陡然下降,不僅身體適應不了,就連心理也一下子失衡,猶如機器的啟動或驟然減速,加速度太大,這心臟受不了,各個器官都不能協(xié)調(diào)運轉(zhuǎn);也像我們的社會,大家習慣了一種人浮于事的行事風格,突然來了一個雷厲風行的領(lǐng)導,讓你跟不上節(jié)拍,這只腳還沒站穩(wěn),那只腳就踢了過來,人心惶惶的,少不了發(fā)一些不管用的牢騷。也是因為連續(xù)的陰雨天,不知晴為何物,我感覺這冬天還很漫長似的,小陽春大概也不復再來了。面對這樣的冬天,江南的冬天,真的叫人不知如何說好。
江南好,江南確實好,可這冷是北方人少有感受的。我們總以為北方是冷的國度,有雪花的浪漫和積雪的豐厚,是個冷颼颼的世界,生活在那里肯定有諸多不便。其實不然,南方人到了北方,過起冬天來還是能夠很快適應的,外面天寒地凍,室內(nèi)卻暖意融融,沒有半點寒意的感覺。我去過北方多次,總在春暖花開之際,有兩次例外。一次是2008年底因公出差,參加一個頒獎儀式,一次是2013年底因內(nèi)子患疾,入住阜外醫(yī)院。兩次北京之行,都是寒冬臘月。我們做了充分的御寒準備,事實上確是多余。除了戶外活動要加一件外套以外,室內(nèi)多穿一件衣裳都會讓你汗流浹背的。如果真的要說有什么不適應的,那就是進門脫衣,穿一件線衫都覺得多余。即便在戶外,氣溫零下10多度也沒有南方零度那么冷得令人砭肌噬骨。這大抵是因為北方的冬天是干冷,南方卻是濕冷,寒流帶著刀片似的,刮著人的肌膚,冷而疼。
相反的,北方人到了江南時,如果遭遇冬天的寒冷,那就慘不忍睹了。一是以為江南不會那么冷,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物質(zhì)準備;二是沒想到江南的冷是刺心錐骨的,不究其表,直往心肺里鉆。第一次于冬天到江南的北方人,十有八九要感冒流清鼻涕的,甚至因冷而發(fā)燒,身體的平衡一下子被南方的濕冷擊潰。好在我們江南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習慣了江南一年四季的變化。但,每個人的適應能力是不一樣的,有人怕熱,有人怕冷,還有人又怕熱又怕冷的。譬如我,最喜歡令身體透明的秋天,最不喜歡溽熱的夏天,其次是冬天的冷。
冬天在我的記憶里,有兩個字比較突出,即“冷”和“樂”。
冬天誰不怕冷呢?我卻特殊,怕也得捱著,因為家里太窮,別人家的每人一丈六尺布票不夠用,而我家卻多多有余,祖母總是拿它去討好一些能主宰我家生活的有用的人。其實他們也是不記人情的,總覺得你是應該的。單薄的衣裳在寒冷的早晨,最能考驗一個人的體質(zhì)和毅力。有時候冷起來,渾身顫抖,牙齒打戰(zhàn),邁半步都十分艱難。我的繼父老是罵我們兄妹:“那么怕冷,你就鉆到沙牛B里去。”這沙牛就是母牛,又叫牝牛。因冷而感覺最溫暖的是曬太陽,而太陽最好的地方應該是老屋的西垛墻下,由于老屋不是正向的坐北朝南,上午10點以后,太陽透過落光葉子的柿樹照在西墻垛上,再漫射下來,加上籬笆墻的避風,這里就成了一個暖塘。祖母喜歡搬個火桶過來,我們坐在里面,用力地搓凍米籽,然后攤開,晾曬。亮晶晶的凍米籽宛若潔白的玉粒,瑩瑩的,亮汪汪的,剎那生出明晃晃的暖意。柿子樹下還有一逢艾草和金蕎麥,它們間雜地生在一起,像似一男一女的孿生兄妹。雖然未刈的禾葉焦枯了,但土壤上方的根叢里依然閃耀著螢螢的綠光,最是冬天里的盎然的詩意,它們一直留存在我的貧困的記憶里。這是在冬天的寒冷里尋得的第一樂事。
這第二樂事便是堆雪和溜冰了。那些年里,江南的冬天總是要比現(xiàn)在冷得多,下的雪也比現(xiàn)在多,比現(xiàn)在大。堆雪不僅僅是堆雪人,而是毫無創(chuàng)意地堆積。誰家門前堆積的雪堆越大越高,那這家的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比的大約就是這個。雪一大,山邊的麒麟溪就結(jié)冰了,而且越結(jié)越厚,下面的水流越發(fā)遲緩,耳貼冰面也能聽到咝咝的淺淺的聲音。麒麟畈的成人及小孩,只要不怕冷的,就一齊涌向冰面,溜冰,滑行,打滾,更有甚者,有人臥伏冰面,另一人用力一推,那人的整個身體便在冰面上滑行至遠處,大家比誰滑行得最遠。這種游戲講究合作精神,既取決于推力的大小,也取決于臥伏者衣服阻力大小。不過現(xiàn)在的麒麟溪好像沒聽說過結(jié)冰了。即便有結(jié)冰的時候,這種游戲也肯定不復存在了——現(xiàn)在的孩子多嬌慣?。?/p>
這第三樂啊,就是雪地里圍麂與捕鴿了。由于長時間的冰雪封山,山上的食物越發(fā)稀少,野獸們少不了被凍死或餓死。野麂是麒麟畈山林里比較大的動物,一只成年的野麂都在三四十斤以上。它們在茫茫的雪林里沒得吃的,就下山尋覓??梢幌律?,它們更加茫然了。加上它們天生的雪盲,在雪野里仿佛無頭的蒼蠅到處亂撞亂跑。一旦被村民發(fā)現(xiàn),大家就樂呵了,男女老少,拿著扁擔,提著鋤頭,只要身邊能有的東西就抄起來,從四面八方向野麂圍攏過去,十有八九,這只麂成為村民餐桌上的美味。捕鴿很簡單,在竹簽上系固一根帶活扣的繩索,在牛欄和隊部的屋檐下挖一個個小坑,在小坑里放點金燦燦的稻谷,再將活扣套在小坑的邊沿。之后,人退卻,躲在不遠處觀望。餓得頭暈暈的野鴿(麒麟畈人稱之為普狗子)看到金晃晃的稻谷,一起飛來,毫無顧忌地啄食。此時,小朋友們一起拍響竹夾板,同時吆喝。野鴿子情急之下,倉皇起飛,必有脖頸被活扣套牢者,它便是我們冬天里的歡喜。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獵物,更是喜悅。
第四樂嘛,就是剜野菜和尋野食了。常見的野菜有蕺菜、青蒿芽、凍薺菜等,野食有霜草根和野核桃。蕺菜俗稱魚腥草,多生長在陰涼處,葉片有點像山芋葉,同是伏地生根。因其氣味近同魚腥臭,非荒年,少有人食,除非遵醫(yī)囑,當作藥用,譬如散熱、消腫、止咳、驅(qū)風等。即便食用,也是挖掘其芽根。它們很好看,潔白如銀條,節(jié)處有須根,褐紅色。剔須清洗,切成段條,以紅椒爆炸,即可。說實話,即便肚子再餓,我也是極少吃蕺菜根的。我討厭那股氣味,簡直令人頭暈目眩。青蒿芽雖然也有氣味,但它的氣味不同于蕺菜根,有一股帶藥味的清香,入腔通竅,渾身清朗。不過,冬天的青蒿芽極難尋覓的,往往生在避風而溫暖的枯草叢里,挑剔起來也是比較麻煩的,收獲也往往很少。獲之不易,自當珍惜。每每食之,總是余味無窮。凍薺仿佛是寒冬里的綠精靈,好像處處都有它們的倩影,可你彎下腰來,它又不見了,仿佛跟我們這些小孩子玩躲貓貓游戲。這些小精靈將我們折磨得死去活來之后,突然又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不是在倒伏的玉米秸下,就在朝陽的枯草里潛伏著。最為奇怪的是,那些看上去蔫頭蔫腦的、鐵青著臉蛋的凍薺,經(jīng)過溫水浸泡,嘿,棵棵都生出了生機,綠盈盈的,好可愛。有時候,真舍不得吃它們,覺得那是一種罪過。但感覺歸感覺,饑餓實在是難以阻擋的。于是,凍薺就成了冬季最好的美味了,恰如陸游所說:“凍薺此際值千金,不數(shù)清泉槐葉面?!?/p>
霜草根是田間地頭最為常見的盤根草經(jīng)過霜凍后生成的。寒冬里,它們在凍土下面做著春天的夢,還不時散發(fā)出裊裊的紫氣。我們麒麟畈的孩子們總是在冬日暖陽下,趴在田埂沿邊,用削尖的竹爿掘開表層的泥土,鄭重地取出暖融融的霜草根,等不及清洗,便在衣袖上擦拭幾下,即刻放到嘴里咀嚼起來,清香彌漫,余味無窮。如果剔得的凍草根比較多時,當然十分慷慨地帶一些回家,給大人也解解饞。大人們一邊咀嚼,一邊問:“是哪家田埂上的?”嘿嘿,保密。
物以稀為貴,野核桃十分難得。如果運氣好的話,拾得幾枚,定然奉若珍寶,遲遲舍不得吃。記得有一次,我和繼父到“旗子架”山上砍柴,偶爾發(fā)現(xiàn)一棵野核桃。遠遠地望去,樹上只剩下了幾枚。近前一看,地上比較多。低頭撿拾,才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已被野獸們嗑碎了。我想能夠嗑開堅硬的野核桃的,一定是野豬了。繼父肯定了我的猜測,我非常高興。在許多的殘骸中,我們還是尋得了三十幾枚比較完整的。實在難得,我們興奮得不得了。這是最富有的一個冬季,令許多小伙伴們嘖嘖稱羨,垂涎欲滴。我偶爾也施舍一二,胸腔中便充盈著喜悅與成就感。
責任編輯 譚 瀅